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多少钱

发布时间:2017-08-08 所属类别:教育期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多少钱

期刊名称: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级别:核心级

期刊周期:双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32-1117/TV

国际标准刊号:1000-1980

主办单位:河海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简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办于1957年,双月刊,每逢单月25日出版,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重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近年来已多次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和“江苏省优秀期刊”等诸多奖项。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河海大学在水资源、水文、水利水电工程、水运工程、海洋及海岸工程、环境科学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岩土工程、工程力学等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论文,也刊登国内其他高校及研究机构相关学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优秀论文。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机电与信息工程等。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与上述学科有关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聘请了海内外水科学与水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担任本刊顾问或编委。本刊入编的数据库和文摘有:荷兰Scopus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水路运输文摘等。获奖情况: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12年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3年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栏目设置

  水文水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机电与信息工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文摘与引文数据库文摘杂志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科双效期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投稿要求

  1、《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章要有所创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论证严格,逻辑性强;条理清楚,文字精炼。

  2、《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章一般应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院、系、所)、摘要、关键词(3~8个)、引言、正文(包括论证、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英文摘要等项。

  3、《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每篇篇幅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文一般不超过2500字(包括图表)。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中文摘要篇幅以25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之相对应。提供的稿件应为打印稿,做到表格设计合理,图和照片清晰。

  4、内容符合“保密法”规定,在政治和涉外问题上,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

  5、参考文献应只列入最主要的公开发表过的,以利读者查阅;未公开出版的书刊不宜列入,必须引用的可用页下注表示。

  6、欢迎投稿。稿件需一式两份,请勿一稿两投。稿件的审定实行“双盲制”——作者及评审人的姓名相互严格保密。

  7、来稿一般3个月内给予答复。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2017目录

  混凝土内修正的氯离子运移模型及耐久性分析高子瑞[1];徐永福[1];李淑娥[2];陈志明[2]

  (438)模袋砂堤防沉降量预测的分数阶灰色模型李倩[1];周星德[1];周子言[2]

  (443)Copula熵方法及其在三变量洪水频率计算中的应用李帆[1];郑骞[2];张磊[3]

  (449)小型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特征燕文明[1];刘凌[1];赵倩维[2];杨艳青[1]

  (454)基于改进7Q10法的滦河生态流量分析徐伟;董增川;罗晓丽;付晓花;谈娟娟

  (458)基于改进PSO-LSSVM和蒙特卡洛法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李孝全;黄超;徐晨洋;王景辰

  (465)西藏阿里地区水光互补能源利用模式探讨李建兵;罗洋涛;冯宇

热门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