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教学论文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5-11-03
本篇文章是由《教育文汇》发表的一篇教育论文,(月刊)创刊于2001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主办的教育类期刊。办刊宗旨:用心为教师服务以情与教师交融、光大教师创新奉献精神、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与改善民生有着积极地作用,能够对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中,依然呈现出一些问题,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与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让高职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教育改革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普及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但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因此在发展改革中需要政府与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让高职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健康道路,为社会培养出更高层次与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新背景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
(一)经济发展新形势转变了对高职教育的客观需求。由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式由原有的高成本投入,高耗能与低附加值转变向高技术含量、提高企业产品结构与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目标,因此对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岗位高素质人才的生力军,因此需要全面地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样才能够加快发展企业中大批的具有高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效率为我国当代服务业发展培养出大量的掌握先进服务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并且为岗位培养出一批“用得住、留得住”的复合型人才。
(二)社会就业结构性矛盾需求高职教育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重,许多就业的矛盾相互搀和。在这些劳动力供大于求与我国产业不断升级等多重压力下,许多劳动者的技能与社会岗位需求难以匹配造成了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而教育对于稳定就业的工作依然面临着重大挑战。可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当前的高职教育能够对劳动者的素质与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高级技能型的专业人才,进而缓解岗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让我国社会更加和谐具有特殊的作用。
(三)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对于高职服务的客观需求。一直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是对于适龄的年轻人进行全日制的专科学历的教育,而在目前社会的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对岗位在职的员工进行技术性的更新培训。我国在推进当前城镇化进程过程中有将近两个亿的农民工需要去接受专业培训来保证就业与生活,并且具有大量的中等学历水平的在职员工在工作中需要不断进行发展,在未来的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我国人民的老龄化的程度会增长,而新培育的劳动力的规模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面对当前的挑战,我国高职教育需要面对每个人,充分地发挥出职业性与地区性的优点,能够满足我国社会成员中多元化的开放式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因此成为了地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中心。
(四)全球经济的大融合对于高职的客观需求。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资本。技能与管理,这需要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优点,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我们高职教育需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将对某种行业有关系的产品的全球通用的标准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能够在多种企业的跨国发展中进行国际上的技术经济合作与境外投资等项目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遇到的困境与问题
(一)社会对于当前高职教育缺乏认同观念。当前的高职教育在我国依然是一个新兴起的教育种类,并且在起初会通过以高考“落榜生”为职责,而社会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的观念认识还不够,一般都会歧视我在教育,加上认为高职教育就是未来的劳动力等观念在人们心头,因此导致我国高职教育在社会中的声誉并不高,许多用人单位与家长都缺乏对高职院校的高度认同感。对于我国社会来说,高职院校教育不如普通高校的教育,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是“夹生饭”,对于家长与学生来说,选择高职教育是实属无奈的选择。当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普遍缺乏了认同感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教育部门对于普通高校的教育更加青睐与注重,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的扶持力度明显是不够的,让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在正常发展中的起点与竞争规则与教育分配等方面都难以得到与普通高校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
(二)我国政府部门对于高职教育缺乏统筹规划工作。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而通过高职院校的办学为主体化的“一元化”教育体制,许多地方政府不断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的整体外部环境的优化工作上还是实现高职院校与多个行业与企业的相互联系上都显得了解认识不到位,投入力度不足,这让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占地少,规模较小与资源缺乏等问题,并且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这些问题并不能只是通过高职院校的自身调整来得到改善的。许多地区政府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与管理缺乏统筹兼顾的考虑,让地区的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呈现出浪费与无序的竞争。一些院校为了争取到学生生源而出现多种招生战,不断地来降低了自己的分数标准,甚至通过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严重地干扰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正常发展的秩序。假如当前的高职院校实现繁荣发展的现状是我国政府部门的功绩的话,那么我们高职院校呈现的良莠并存也需要由我国政府教育部门来买单。可以说我国政府部门的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缺位,让我国整个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正在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
(三)院校对于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认知观念模糊。当前,不但社会上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的误区存在着,而高职院校教育自身对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区,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是通过以社会的客观需求为导向的,通过以社会职业岗位的技能规范为核心的综合办学指导意识尚未在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领导与教师员工中树立起来,办学特色模糊问题突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缺乏的办学特色一般是表现在对学科专业设置问题上容易出现重复的问题,功利主义倾向明显,难以体现出高职院校区域内的特征与职业教育特征,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科专业设置中都是以大而全为主,并没有突出了重点。多数职业院校的较大专业的建设将院校有限的资源分散了,而特色的专业课程建设相对落后,并不能将有限的资源全部集中地用在占有行业的优势的课程建设,不能有效地形成专业群体,最后形成了多数院校的专业相类似,导致我国高职院校整体的专业课程出现了同质化的状况。我们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在区域经济与高职院校教育办的相对较好的浙江省,自身的专业设置的重复率达到了70%以上。而院校的办学模式与培养方式效仿大专,模仿本科院校,呈现出扎堆似的高校办学情况,并且有些院校办成了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还有些成为了中职院校的“发面馒头”。而社会需要的人才难以找到,院校的毕业生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导致了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素质的疑惑,无形中增加了高职学生就业的困难。
三、未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途径思考与对策
(一)形成我国社会的广泛共识
我们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不能只是按照单纯的数量上进行盲目的扩张,而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迅猛发展让我国高职教育处于资金缺乏与师资力量缺乏的困境之中。不管是现代客观存在的高等教育中种类的差距亦或是区域内的差距,都是我国教育生态失衡的体现,违背了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发展需要遵循有利于当前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则,遵循着有利于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效率的原则,只有这样才是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观。我们需要形成整个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全面认同,在全体上形成了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意识导向,让高职教育实现健康发展。
(二)打造特色专业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自身的核心发展力,只有打造出来自身的特色才能够具有实力,有实力才能够发展。所以,高职教育需要把握自身的办学优势与传统,扬长避短,将自身的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加大力度投入,而不是将所有专业一起出击,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上,通过特色来带动整体,全面实现以特色取胜的科学发展战略。
(三)突出实训实习工作
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学生能力为本位培养工作的高技能教育,实训实习工作是实际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受到传统成人教育与中职教育等模式的影响,因此普遍存在着重视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习实训工作。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在于要突出教学的重点,注重实训实习工作,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从课堂中学习到理论知识,在实训实习中打造了自己的能力。院校可以加强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加大对学生实训场地的经费投入,拓展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让硬件设施能够有效落实。院校还要注重生产性实习产品的研发,创办自己的企业等。
(四)提高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院校完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并且是能够保证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当前高职教育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我们需要吸引高层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整个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素质,这是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逐渐向高层次方向发展的重要渠道。由于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数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产生的,从学校门出来就进学校门,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所以我们更加要注重培养高层次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来保证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