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职称论文发表浅析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
发布时间:2015-07-03
随着教育的普遍性,上个中专学会计出来找工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那么我们的高职如何教育培养是关键,怎样培养才能使我们的与社会接轨,出来就可以直接上岗,下面小编推荐一篇高职的教育问题。
摘要:会计专业中职和高职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研究:一个层面是指对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另一个层面是指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研究,都可以促进会计专业的发展,都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从事职业教育实践的教师对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
关键词: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意义;具体研究
以会计专业中职和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会计专业,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不仅能够促进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下边结合自己对会计专业中职和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的思考,参考其他研究者的论文,对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相关问题阐释如下:
一、研究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意义研究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会计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职业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会计专业的课程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现代会计教育发展中,无论是会计专业的中职职业教育,还是会计专业的高职职业教育,他们都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讲,中职职业教育与高职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相互独立,各自成为自己的学习阶段。在每一个学段,学生学习专业课程针对自己的教育目标,又在知识体系上独立成为一个学习系统。从学生终生学习的角度讲,或从国家对会计专业教育的统筹安排上讲,会计的中职职业教育与会计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又相互补充而合成一个体系。在这个大的课程体系中,会计的中职职业教育是会计高职职业教育的基础,高职职业教育又是中职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继续。因此,在会计专业的中高职业教育中,彼此之间存在着衔接问题。并且对这个衔接问题的解决程度又影响着中高职业教育的发展。这种发展方面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中职职业教育方面,而且也体现在高职职业教育上。
其次,研究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对职业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实践均有重要的影响。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研究职业教育既不能忽视中职职业教育,又不能忽视高职职业教育;现在,在重视两种职业教育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在这个思路下探讨会计专业的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才可以得出有利于指导当前职业教育实践的理论,当前的职业教育的实践才可能在研究结论的指导下正确发展。所以,在无论是研究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还是研究其中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我们都必须注意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统一,都必须注意理论对实践的影响和实践对理论的检验。
二、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具体研究及意义按照上边的思路探讨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和叙述,即理论层面的研究和实践层面的研究。
(一)会计专业中高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理论研究
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理论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的论研究涉及课程设置理论等的教育教学理论问题。会计专业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实用性专业。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既要符合现实社会产生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既相互衔接,又要彼此不同。相互衔接是为了保持会计教育的完整性,相互独立是为了保证其与社会发展和学生整体特征的协调。为此,我们需要会计课程专业设计的理论研究者重视这样两个事实:一个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前者可以保证学生所学有广阔的适用背景, 保证学生学有所用, 后者可以保证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既有利于身心发展,又能够接受所学的知识。这种双保证式的事实,才能使相关的研究取得正确而客观的结论。
其次,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又是一个职业教育实践问题。从理论层面研究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目的是为了使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在实践发展能够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一个实践问题的研究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个作用是为实践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即,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实践为其理论研究提供专业的、客观的研究现实;另一个作用是会计专业的中高职职业教育实践对以其为对象的理论研究提供检验正确与否的机会。即以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必须在这个现实中得到验证。否则,理论研究将失去研究意义。
再次,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除了具有如上所述的意义之外,还具有如下的意义:首先,研究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是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一种补充和拓展。在传统的职业教育研究中,研究者比较注意会计专业的中职职业教育研究,或者只重视会计专业的高职职业教育的研究。这样的职业研究虽然目标明确,对现实职业教育的研究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这样的研究却没有从整体上对职业教育作出科学的、统筹的研究。因为,无论是会计专业的中职职业教育,还是会计专业的高职职业教育,它们都处于一个知识系统之中,都处于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之中。如果对这个教育体系缺乏整体性的研究,不仅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而且也不能对各个学段的会计专业的研究取得科学而利于整体学科发展的结论。即,这种研究有失偏颇的存在。其次,研究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也是对学生终生学习的一种关注。一个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它不断地补充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如何在学生接受中职教育时就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因此,研究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衔接问题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实践研究
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一样重要。没有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没有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又会无所适从。因此,实践研究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应该关注以下问题:首先,结合自己会计专业中高职的职业教育的实践,对现有的理论研究结论作出检验。这样的实践检验不仅有利于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且也利于会计专业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因为,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会计专业的教育实践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如果我们的结论不适合现实的职业发展,那么这些结论就会在实践检验后被研究者所摒弃。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把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都是一个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过程。其次,在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高职教育中教材知识体系的衔接问题。如果教材在知识体系的衔接中出现问题,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从而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二个问题是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学生的工作能力的衔接问题。如何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工作的潜能,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所谓工作潜能是指学生在会计专业学习中,通过职业教学培养起来的潜能。这种潜能能够使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中获得学习上的优势。它相当于其它学科教育中所为的自学能力。但在会计专业的职业教育中,它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工作能力为主。第三个问题是职业教育中,从事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具有这种衔接问题的研究意识。如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具有对中高职职业教育之间衔接问题的研究意识,那么他不仅会在具体的教学中关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而且还会把相关的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并对应用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对实践工作的分析和总结,既对职业教育的实践有利,又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利。所以,一个合格的职业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中高职职业的衔接问题给予关注,并且在把这种关注表现在对其理论的关注上,把这种关注表现在对工作的思考上。总之,研究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既对会计专业的职业教育发展有利, 又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利。 因此,在我们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广大教师应对此给予高度的关注。而且把这种关注表现在对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衔接的理论研究中,把这种关注表现在对会计专业中高职职业衔接的实践中。这样的关注才有可能对会计专业的中高职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舒岳.中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衔接的构建[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03.
[2]庄胡蝶.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一体化设计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小编推荐优秀教育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职业师范学院主办的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曾用刊名:中等医学教育。创刊于198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公开出版的职教专业期刊,在业内具有广泛影响,为旬刊(每3月一期),上旬刊为理论版,重在反映最新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中旬刊为应用版,重在反映职业教育办学、管理、教学等实践成果;下旬刊为综合版,以职业教育综合报道和评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