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郭建斌:蒋易澄的论文为什么“接地气2014年8月1日教育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14-08-01

  正在网友辩论不休的时候,7月5日,郭建斌再次发布微博称,蒋易澄目前工作尚无下落,正在为就业四周奔波,有些焦头烂额,望临时不要去打搅她。次日,郭建斌接管磅礴旧事()采访,细致回覆了网友们关怀的问题。

  

  云南大学旧事系传授郭建斌

  “一个学生的硕士论文,竟然写的是她的母亲!从‘生命过程’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生于1960年代,做过厂矿员、放映员,后因企业破产,颠末之后最终选择了,再就业的过程一波三折,此刻一所中学做保洁员的“母亲”的故事。如许的论文,差点看得掉泪了!这是这个答辩季我看到的最新鲜的论文!”

  这条云南大学旧事系传授郭建斌的微博,近日激发普遍关心。这篇硕士论文的作者是云南大学研三女生蒋易澄,论文标题问题是《母亲的故事:一个女工的社会互动和建构》。

  有网友认为,这篇看哭教员的论文很“接地气”,远远好过某些“高峻上”的社科项目。但也有网友质疑,这篇论文的理论性,《母亲的故事》是不是一部小说?

  正在网友辩论不休的时候,7月5日,郭建斌再次发布微博称,蒋易澄目前工作尚无下落,正在为就业四周奔波,有些焦头烂额,望临时不要去打搅她。次日,郭建斌接管磅礴旧事()采访,细致回覆了网友们关怀的问题。

  磅礴旧事:蒋易澄找到工作没有?

  郭建斌:她曾经考了很多多少家单元了,昆明这边以至一些中专她也去考了,可是最初都没有进入面试。

  她此刻曾经是一个的热点人物了,可是我感觉她在就业的过程中不会把这个工具拿出来,看成本人的一个成就来用人单元录用她。

  磅礴旧事:你是怎样指点蒋易澄写这篇论文的?

  郭建斌: 蒋易澄不是我带的学生,她是我们系别的一个教员带的学生。如果我带的学生,我不会在微博上讲如许的话。若是是我本人带的学生,那我不是在装模作样吗?

  我们硕士论文答辩分三组。答辩之前,我看到这篇文章,不断在想这个学生是谁?我给她上过课,可是对她一点印象都没有。我第一目睹到的是论文,而不是这个学生,我对文章不合错误人。所以,我在看完她的论文之后,才信手在微博上写了这么一条。

  磅礴旧事:你的微博惹起了良多关心,大师都想晓得这篇看哭教员的论文是怎样写出来的。

  郭建斌:她是“三线工场”里长大的孩子,几多仍是有些豪情。她的豪情更多仍是体此刻父母辈上,想做她父母那一代的集体回忆,研究落到她妈妈的阿谁厂,采访和汇集材料都便利。这个思起头就是有的。

  在做的过程中,她感觉从一个群体的角度去会商问题仍是隔了一点。她母亲作为阿谁群体中的一员,跟她是靠得比来的。她是在调研的过程中不竭调整,最初才把聚核心集中到她母切身上来的。

  磅礴旧事:微博上有人评论说这篇论文那么动人是不是更像小说。

  郭建斌:微博上的一些评论我也看,有人没看过这个论文,一看这个标题问题就会感觉这个不是论文,是一个小说。

  从做研究的角度来讲,她不是凭和她母亲的接触,然后按照本人的想象、回忆来撰写论文的;她对她母亲做了,对她母亲统一代人也都做了。有些问题,她还做了再核实,是有如许一个过程的。她做了,有大量材料,她的论文是站得住脚的。

  磅礴旧事:良多网友认为这篇论文很“接地气”,你怎样看?

  郭建斌:此刻要肄业生的论文理论性强,要有理论上的缔造。按照如许的要求写出来的论文,话说重些就是狗屁欠亨。从概念到概念,看上去很学术化。可是,说白了,良多学生可能就是东拼西凑,东抄一点,西抄一点。理论背后的工具没有很好理解。

  如许的论文,在我看来没有几多价值。我们此刻对论文的这种笼统的要求导致了此刻如许一种成果。看上去很学术化的论文,你若是细心看,就会发觉良多处所媒介不搭后语,都是胡扯,就是理论和概念的拼贴。

  蒋易澄的论文不是简单地抄,是真的动了脑筋,连系本人调查的对象做了思虑。虽然在理论上没有什么大的缔造,可是她真的没有简单地去套用。这是我很是垂青的一点。

  磅礴旧事:不晓得你有没相关注到比来微博上贴出来的国度社科基金项目?网友吐槽得很厉害。

  郭建斌:我不看那种工具,我感觉有些也是混闹,有些标题问题本身也很好笑,不是研究标题问题。国度层面的工具,我们成心见,可是不想在公共场所说这种话,“胳膊扭不外大腿”。

  磅礴旧事:此刻网友遍及对学者、专家的头衔不伤风。

  郭建斌:我不大参与收集上的这种会商,“拍砖”。所谓的专家,至多有一部门是有问题的,干这种工作的人多了,有益处,而且钱多。这种“高峻上”的项目,在我看来,相当一部门是没有研究的内涵在里面的。

  像客岁国度社科基金的一个标题问题是《“”“旧事”的素质研究》,你结论都有了,去研究干嘛?从这个结论出发,你多找对这个结论有益的材料,与这个结论相反的材料就被了,那怎样是做研究呢?做研究要回到现象本身,先弄清晰现象是什么。

  磅礴旧事:仍是回到蒋易澄的论文。我们大大都人都没有看过她的论文,能不克不及讲讲她用了什么理论?

  郭建斌:从概况上来看,蒋易澄的论文理论不多,可是她的论文是有理论的。

  第一点是“”这个概念,她的论文题目里就有。“”是社会意理学的一个概念,良多学旧事的学生城市援用这方面的概念。可是,在我看来,更多的人会说的就是米德在《心灵、与社会》里讲的“一般化的他者”、“主我”、“客我”,仅仅逗留在这个层面上。

  蒋易澄这篇论文做得比力好的一点,就是从“”这个社会意理学的视角进去之后,她用她母亲在分歧期间的认知的变化来会商问题。没有逗留在米德讲的“主我”和“客我”这么一个静态的概念陈述,蒋易澄是把“”放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来调查。这就有理论上的意义了。

  第二点,她的论文里还有一个理论支点是“生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母亲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代表了一代人,一代和她母亲有着雷同履历的一代人。她讲述的就是像她母亲如许一代人若何和国度社会交错在一路的如许一个过程。这同样也是一个理论视角。

  有了这两点,我认为她的论文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有些处所看着很俭朴,但你看得出来她的脚色的改变,从一个女儿改变为一个研究者,获得了良多新的发觉。她本人也在论文里面说,写论文的过程也是她认识她母亲、领会她母亲的一个过程。

  磅礴旧事:你对学生论文的要求是什么?

  郭建斌:起首,材料必然要结实。从研究方式上来说,我喜好郊野查询拜访,但也不否决量化研究,只需你的材料是靠得住的。然后,在材料的根本上,你要提出你的研究问题,你的文章事实要回覆什么问题,你的文章要与一些理论发生勾连。

  磅礴旧事:此刻良多学生的结业论文生怕都达不到这个要求,出格是本科生的结业论文。

  郭建斌:本科结业论文有良多问题,这个欠好说。可是研究生的论文,从程度上必定要比本科论文要高。我没有要求我本人带的学生必然要去做郊野查询拜访,要按照本人的乐趣。若是你要做郊野查询拜访,做硕士论文郊野查询拜访的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

  磅礴旧事:学生做郊野查询拜访比力有难度吧?

  郭建斌:事前我会帮他们做一些联系,找一些本地的熟人和伴侣,可是,我也对他们说我不成能带你们,并且要间接住在老乡家里,哪有什么住村委会的。

  磅礴旧事:还有经费问题怎样处理?

  郭建斌:我有两个做郊野查询拜访的学生都是我从本人的课题费里,意味性地给他们报销一点,例如说1000元。1000元干什么?来回的费,还有本地的糊口费能够补助一点。1000元1个月必定不敷。我也没有太多的课题费,只能尽我所能,意味性供给一点。我以前另一个学生是刚好申请到云南省教育厅的一个研究生项目,2000元。你说2000元跑去少吗?

  磅礴旧事:要倒贴?

  郭建斌:都是要倒贴的。我做博士论文的时候,课题经费都是跟父母和岳父岳母借得钱,还有我同宿舍的同窗在我分开上海前给我1000元,他说这是作为兄弟给你的赞助。我很是感谢感动。

  我对本人的学生说,做郊野查询拜访,一方面很辛苦,另一方面本人还要贴钱。若是没有如许的一个承受能力,你能够选择做文本,待在宿舍里做研究,完全没问题。

  磅礴旧事:其实,我没怎样看到过学旧事的学生用郊野查询拜访这么“接地气”的方式做论文。

  郭建斌:旧事学这个学科里面,用人类学方式做研究,在博士论文层面不太多。我们没有明白的尺度,只能本人极力而为。

  2001年,我做博士论文起头这种方式,十几年过去了。我是凭着小我的乐趣在干事情。任何方式有它的益处,也有它的问题。环节是先做出工具来,不管用什么方式。如许的一个子,就像你方才说的“接地气”,当然我不想把它拔得那么高。

  磅礴旧事:为什么郊野查询拜访会比力“接地气”?

  郭建斌:人类学研究方式比力好的处所就是能够深切到研究对象的糊口世界的内部去,可以或许占到研究对象的立场上去,从他们的视角思虑问题。

  磅礴旧事:可是,这种方式仿佛并不适用。

  郭建斌:我感觉会有,可是我的学生都没有跟我说过,也没有跟我埋怨过。前面提过,我从来不要求我的学生必然要做郊野查询拜访,若是要做,必然要想清晰,想清晰再去做。

  郊野查询拜访说广一点,是学会与人打交道的一种方式,或者说为人处世的一种方式。等你到了单元当前,它不会变成某种适用的技术,为你的工作博得什么工具。

  可是,从学术的角度讲,它是一种根基的锻炼,要汇集材料,在材料的根本上测验考试着做理论问题的提炼。将来的工作单元需要什么,作为学校,我们不克不及间接就去教如许适用的工具,这恰好是学校的弱势。

  在我看来,旧事教育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第一,人文素养。它不见得会变成一种适用的技巧,但有人文素养和没有人文素养完满是两码事。第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不是空的,它成立在你对社会的领会之上。我以前对我本科教过的一个学生说,你此刻报道的民生旧事,在我看来是一种不地道的民生旧事,是一种高屋建瓴俯视的民生旧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