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理工论文 > 正文

淬火工艺对超高强度特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4-14

  摘要: 采用不同冷却速度的一次和两次淬火以及不同的二次淬火温度,研究了淬火工艺对超高强度调质特厚板心部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较低的淬火冷速( 0. 05 ℃ / s) 下,组织以粒状贝氏体为主,强度和韧性较低; 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粒状贝氏体逐渐减少,马氏体增加,强度和韧性提高。两次淬火能明显细化原始奥氏体晶粒,提高钢板强韧性匹配。当二次淬火温度位于两相区时,大量回火未分解的 M /A 组元是造成韧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当二次淬火温度位于完全奥氏体区时,随淬火温度增加,韧性逐渐提高,在 930 ℃时获得最佳的强韧性匹配。

淬火工艺对超高强度特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冷却速度; 两次淬火; 淬火温度; 特厚板

  海洋平台用超高强度特厚钢板,厚度一般在 120 mm 以上,产品性能要求苛刻,要求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低温韧性[1-3],保证此类钢板的心部性能是热处理生产中的难点。由于热传导速率的限制,在淬火机最大冷却能力下,特厚钢板心部仍会因为冷速不足,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组织中的 M /A 岛由于碳和合金元素 含 量 较 高,在高温回火时也无法使其充分分解[2-3],使得特厚钢板心部无法获得理想的韧性水平。

  在淬火冷却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心部性能是生产特厚钢板的关键。通常提高调质处理钢板强韧性的方法主要有合金元素的添加、循环热处理、热处理前的原始组织控制、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优化、淬火冷却速度提高等[4]。在合金成分和轧制工艺等因素确定的前提下,适宜的热处理工艺是改善钢板强韧性的主要手段。研究表明[4-8],循环淬火能够有效细化奥氏体晶粒尺寸,从而提高钢板强度和韧性,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淬火冷却速度、两次淬火以及不同的二次淬火温度对钢板心部组织性能的影响,为提高特厚板心部性能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采用工业生产的 180 mm 特厚钢板,主要化学成分如表 1 所示,试验钢的临界点 Ac3 = 831 ℃。试验钢经过电炉冶炼,LF + VD 精炼,模铸和锻造后,轧制成 180 mm 的特厚钢板。

  从钢板厚度 1 /2 处取横向试样,进行调质热处理试验,试验分为三部分: ①淬火冷却速度的影响: 淬火加热温度为 930 ℃,采用不同的冷却条件冷却,分别获得 2、1、0. 2、0. 05 ℃ / s 的冷却速度; ②两次淬火的影响: 采用上述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对试样进行两次淬火; ③二次淬火温度的影响,在 1 ℃ / s 的冷速下,一次淬火温度 930 ℃,二次淬火温度分别选为 930、910、 890、870、830、810、790、770 ℃,其中 930 ~ 870 ℃ 为完全奥氏体区淬火,830 ~ 770 ℃为两相区淬火。175 mm 厚度钢板淬火时心部位置的平均冷速约为 0. 85 ℃ / s[2],本研究采用 1 ℃ / s 近似模拟钢板心部的淬火冷却速度。所有淬火试样均在 640 ℃回火。

  将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的试样,按照 GB/T 228. 1— 2010《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和 GB /T 229—2007《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加工成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分别进行室温拉伸和 - 40 ℃ 冲击试验; 试样经机械抛光后采用 4% 硝酸酒精溶液腐蚀金相,采用饱和苦味酸溶液 + 缓蚀剂腐蚀原始奥氏体晶粒,在 Carl Zeiss Axio Imager A1m 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 采用 ZEISS EVO18 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组织形貌。

  2 试验结果和分析

  2. 1 淬火冷速的影响

  图1 为不同冷速淬火再经 640 ℃回火后的试验钢力学性能。从图1( a) 可以看出,抗拉强度在冷速 0. 05 ℃ / s 时最 低,在 0. 2 ~ 2 ℃ / s 时基本保持不变,在 960 ~ 970 MPa 附近。随着冷速的升高,屈服强度由 796 MPa 升高到 879 MPa,屈强比由 0. 83 升高到 0. 91,- 40 ℃ 冲击吸收能量则由 9 J 升高到 51 J( 图 1( b) ) 。试验钢在冷速为 2 ℃ / s 时具有最好的强韧性匹配。

  不同冷却速度下的淬火显微组织如图 2 所示。在冷速为 0. 05 ℃ / s 时,组织以粒状贝氏体为主,存在大量的 M /A 组元,由于冷却速度较慢,部分残留奥氏体分解,析出碳化物。当冷速达到 0. 2 ℃ / s 时,在奥氏体晶界或晶内形成条状贝氏体铁素体,组织仍以粒状贝氏体为主,析出的碳化物数量少于 0. 05 ℃ / s 时的数量。当冷速达到 1 ℃ / s 时,出现板条状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同时含有一定量的粒状贝氏体。当冷速达到 2 ℃ / s 时,组织以板条状的马氏体和贝氏体为主。随着冷却速度提高,组织中粒状贝氏体逐渐减少,板条状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出现并逐渐增加。不同冷速下得到的不同淬火组织,回火后强度和韧性差别很大。低冷速下得到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回火后强度和韧性较差,高冷速得到的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回火后强度较高,韧性优异。

  2. 2 两次淬火的影响

  试验钢两次淬火再经 640 ℃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如图 3 所示,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屈强比和冲击性能的变化规律与一次淬火接近。抗拉强度在冷速 0. 05 ℃ / s 时最低,在 0. 2 ~ 2 ℃ / s 时基本保持不变; 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屈服强度、屈强比和冲击吸收能量逐渐升高。在冷速小于 1 ℃ / s 时,冲击吸收能量增加明显; 在冷速大于 1 ℃ / s 时,随冷速提高冲击吸收能量增加缓慢。在冷却速度达 1 ℃ / s 以上时,得到的强韧性匹配较好。

  与一次淬火相比,不同冷速下两次淬火后试样屈服强度均有所提高,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屈强度比提高。两次淬火冲击吸收能量的提高幅度随着冷速的提高而降低,0. 2 ℃ / s 时冲击吸收能量由 17 J 提高到 27 J,提高幅度较大,而在 2 ℃ / s 时,冲击吸收能量由 51 J 提高到 54 J,幅度很小。

  相关知识推荐:期刊发表论文时间大约多久

  与一次淬火相比,相同冷速下两次淬火后的组织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明显细化 ( 如图 4 ( a,b) ) ,一次淬火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为 14. 5 μm,两次淬火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为 10. 8 μm,回火后组织中板条束的尺寸同样细化( 如图 4( c,d) 箭头所示) 。根据 Hall-Petch 公式: σy = σ0 + kyd - 1 /2 ,晶粒尺寸减小,屈服强度增加。同时晶粒尺寸减小,晶界增多,相邻晶界具有不同的位相,阻碍裂纹扩展,当裂纹穿过晶界后,滑移方向和裂纹扩展方向会发生改变[9-10],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晶粒细化,有利于低温冲击性能提高。

  2. 3 二次淬火温度的影响

  试验钢不同温度二次淬火再经 640 ℃ 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如图 5 所示。当二次淬火温度处于两相区 ( 770 ℃ ~ 830 ℃ ) 时,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是逐渐提高的,冲击吸收能量先提高后降低。当温度处于奥氏体区( 870 ~ 930 ℃ ) 时,随着二次淬火温度的升高,冲击吸收能量逐渐提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屈强比在 870 ~ 910 ℃ 时基本保持不变,在 930 ℃ 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稍有降低,屈强比升高。

  图 6 为试验钢不同温度二次淬火再经 640 ℃回火后的组织。在亚温 770 ℃ 二次淬火后回火,组织以贝氏体和铁素体为主( 图 6( a) ) ; 随淬火温度的升高,铁素体逐渐减少,贝氏体增加,在 830 ℃ 时,组织以贝氏体为主( 图 6( b) ) ; 完全奥氏体区 890 ℃ 二次淬火后回火,组织以贝氏体为主,含有少量的回火索氏体组织 ( 图 6( c) ) ; 930 ℃ 二次淬火后回火,组织中回火索氏体数量增加( 图 6( d) ) 。

  在 770 ℃二次淬火时,新生奥氏体优先在原始奥氏体晶界、晶内缺陷和富 C 区中形核长大。新生奥氏体在长大时受到未溶铁素体的阻碍[11],淬火后形成交织分布的贝氏体和铁素体,以及 M /A 组元。在回火过程中,部分 M /A 组元分解,但仍有大量富 C 的 M /A 组元保留下来,在晶界和铁素体基体上成长条状分布 ( 图 7( a) ) 。回火后,晶粒粗大,组织为交织分布的贝氏体和铁素体,含有大量未分解的 M /A 组元,强度较低,韧性较差。M /A 组元的含量和形态对高强钢的韧性有很大影响,大尺寸的 M /A 组元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形成微裂纹,恶化韧性。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奥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内部含 C 量减少,淬火后形成的贝氏体相对容易分解,同时残留的 M /A 减少,晶粒细化,强度韧性提高。当温度达到 830 ℃ 时,基本上完全奥氏体化,组织以贝氏体为主,铁素体消失,韧性下降。

  当加热温度处于完全奥氏体区时( 870 ~ 930 ℃ ) ,淬火温度通过影响奥氏体晶粒尺寸和奥氏体中碳/合金元素含量进一步影响淬火后的组织。随淬火温度升高,合金元素碳化物更多的溶入到奥氏体中,淬火后的组织中碳及合金元素的过饱和度增大,淬透性增加。回火后组织中贝氏体含量减少,回火索氏体体积分数增加( 图 6( d) ) ,同时高温回火处理后析出的碳化物数量和均匀度相应提高[12],有利于提升钢的强度与韧性。淬火温度升高,晶粒尺寸长大,在 930 ℃时开始对强度有所影响。相比亚温淬火,完全奥氏体淬火后回火组织为平行排列的贝氏体或马氏体板条,没有铁素体,因此强度和屈强比升高。

  3 结论

  1) 淬火冷速对钢板的组织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 0. 05 ~ 2 ℃ / s 冷速范围内,随着冷却速度提高,组织中粒状贝氏体减少,马氏体增加,强韧性提高。

  2) 两次淬火使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进一步细化,不同冷速下,屈服强度和低温韧性均有明显提高,改善钢板综合性能。

  3) 当二次淬火温度位于完全奥氏体区时,随淬火温度升高,韧性逐渐提高,但当位于两相区时,由于存在大量回火未分解的 M /A 组元,造成韧性较差。——论文作者:杨 汉,曲锦波,陆春洁

  参考文献:

  [1]杨才福,苏 航. 高性能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的开发[J]. 钢铁, 2012,47( 12) : 1-8. Yang Caifu,Su Ha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steel[J]. Iron and Steel,2012, 47( 12) : 1-8.

  [2]潘 涛,王小勇,苏 航,等. 合金元素 Al 对微 B 处理特厚钢板淬透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2014,50( 4) : 431-438. Pan Tao,Wang Xiaoyong,Su Hang,et al. 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 Al on harden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icro-B treated ultraheavy plate steels[J].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2014,50 ( 4 ) : 431-438.

  [3]王小勇,潘 涛,王 华,等. 淬火工艺对 Ni-Cr-Mo-B 超厚钢板心部力学性能的影响[J]. 钢铁,2012,47( 6) : 79-83. Wang Xiaoyong,Pan Tao,Wang Hua,et al. Effect of quench process on mechanical properfies of the center of the Ni-Cr-Mo-B ultra-thick steel plate[J]. Iron and Steel,2012,47( 6) : 79-83.

  [4]Khani Sanij M H,Ghasemi Banadkouki S S,Mashreghi A R,et al. The effect of single and double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heat treatments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ISI 4140 steel[J]. Materials and Design,2012,42: 339-346.

  [5]Liu J,Yu H,Zhou T,et al. Effect of double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heat treatmen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novel 5Cr steel processed by electro-slag casting[J].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2014,619A: 212-220.

  [6]Xiong X S,Yang F,Zou X R,et al. Effect of twice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SCRAM steel for fusion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2012, 430: 114-118.

  [7] 杨 世 伟,施 月 杰,吴 晓 朝,等. 多 次 循 环 淬 火 工 艺 参 数 对 10Ni5CrMoV 晶粒细化的影响[J]. 机械工程材料,2011,35( 8) : 5-8. Yang Shiwei,Shi Yuejie,Wu Xiaochao,et al. Effect of process parameters of multiple circular quenching on grain refining of 10Cr5CrMoV steel[J]. 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1, 35( 8) : 5-8.

  [8]杨明刚,胡艳华,余占军. 循环热处理超细化 38CrSi 钢晶粒[J].金属热处理,2015,40( 1) : 128-130. Yang Minggang,Hu Yanhua,Yu Zhanjun. Grain ultra-refinement of 38CrSi steel with cyclic heat treatment[J].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 2015,40( 1) : 128-130.

  [9]张小立,冯耀荣,庄传晶. 高钢级管线钢中有效晶粒尺寸及与 CVN 关系研究[J]. 材料工程,2008( 7) : 1-5. Zhang Xiaoli,Feng Yaorong,Zhuang Chuanjing. Study on the effective particle size of high grade pipeline steel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CVN [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2008( 7) : 1-5.

  [10]Wang C F,Wang M Q,Shi J,et al.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on the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low alloy martensitic steel[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7,23( 5) : 659-664.

  [11]万德成,余 伟,李晓林,等. 淬火温度对 550 MPa 级厚钢板显微组织 和 力 学 性 能 的 影 响[J]. 金 属 学 报,2012,48 ( 4 ) : 455-460. Wan Decheng,Yu Wei,Li Xiaolin,et al. Effect of quench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550 MPa grade thick steel plate[J].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2012,48( 4) : 455-460.

  [12]康 健,卢 峰,王昭东,等. 工程机械用 960 MPa 级调质钢板的淬火工艺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32 ( 1) : 52-55. Kang Jian,Lu Feng,Wang Zhaodong,et al. Study on quenching process of 960 MPa 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plates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2011,32( 1) : 52-55.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