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感知与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关系
发布时间:2021-12-08
摘要:空间环境的色彩设计是衡量城市、空间设计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空间环境色彩与色彩感知的关系研究十分重要。从空间、色彩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以色彩心理学为依据,从多方面列举,探析在城市或空间设计中色彩对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指导城市或空间设计。
关键词:空间环境色彩;色彩心理学;生理感知;心理感知
1空间环境的色彩
1.1色彩的定义
牛顿的三棱镜试验得出,不同的光线波长形成不同的视觉电磁波,从而给人以不同的色彩(见图1)。色彩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探索色彩之间取得良好调和关系的原则和规律。色彩根据特性可分为基色与间色、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等,也有我们熟知的色温、纯度、互补色等。有的色彩使人感觉寒冷,有的色彩使人感觉温暖,有的色彩让人感觉惊悚、抑郁、心情低落,这就是色彩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
1.2空间环境色彩
所谓空间环境色彩,即城市与建筑色彩,是人在空间中的感知,是人在运动中的体验。空间色彩是多维度的,城市与建筑的色彩即人们所处的城市空间的色彩,也只有处在动态下才能感受全部色彩。空间是环境色彩的载体,而空间又由城市和建筑组成。因此,只有将色彩与空间认知相结合,才能深入研究空间环境的色彩,才能将建筑与城市设计更好地结合。空间除边界、位置等属性外,还有质感、色彩等特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色彩能改变空间特征。空间体量或尺度会给人带来或宏伟、或压抑、或沉闷等感受。勒•柯布西耶在《拉罗歇-让纳雷别墅》中提到,用色彩可“强化某些体量,削弱某些体量,为消隐建筑的体量,可将墙涂成纯自然的暗赭色,如此等”。现代住宅设计就是最好的体现(见图2)。空间环境色彩与建筑设计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从人的视角考虑空间环境色彩的关系,只有将色彩与动态的空间认知相结合,才能将色彩对空间的作用最大化。
2空间环境色彩的作用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地域、习俗、宗教文化等),每个人对于颜色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例如,白色在汉语中总是和恐惧、死亡和不吉利联系在一起,我国的许多民族在亲人去世参加葬礼时都要穿白色衣服;但是在西方国家,白色是纯洁无瑕的象征,所以西方女子在结婚时会身着一袭白色的婚纱进入教堂。因此,研究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要考虑到不同地区、文化、种群的差别。
2.1心理作用
色彩是人所接触的一种客观刺激,这一刺激能使人产生一定的主观反应和行为导向。色彩心理学正是将这种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转变为具有普适性的色彩心理规范,从而运用在改善空间感、尺度感、时间感和心里温度等方面。空间感是依据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原理,构建物体间的大小、远近、高低、虚实等关系,使之在平面上传达深度、立体的空间感觉。通过对色彩特性的利用,可在心理效果上改变人们对空间尺度的认知。例如在狭小、昏暗的室内空间,冷色调中的蓝、绿、灰3种饱和度低的色彩给人以清雅、幽静的感受,从心理上有往后移动视觉的效果,同时具有空间通透、拓宽空间面积的心理效应。而在大面积空旷的室内空间,暖色调中的红色、粉色及棕色饱和度较高,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具有膨胀的视觉效果,给人空间面积紧凑的心理效应。同时,色彩也能改变人的心理时间感。例如,红色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同时也具有加快心理时间速度的效应,较适用于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的招牌及室内装饰空间(见图3)。
2.2生理作用
色彩具有生理效应,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在不同光环境下,生理所需要的能量往往会发生变化,直观表现为思维敏捷度、血压脉搏及激素分泌变化等。随着人体对色彩的适应,人们对色彩环境的反映也产生变化。实验证明,血压在红光照射下上升后经一段时间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较低。所以色彩的生理效应要充分考虑空间和时间变化。
3空间环境色彩的原理
空间环境是人作为使用者最基本的生活单元,在空间环境中,色彩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外化表现为通过心理通道和生理通道2种方式改变感受者的空间感知。
3.1心理调节
人们普遍认为,色彩以单色为主要的表现方式,色彩进入人眼被捕捉的大部分物体都是以单一的色彩形体呈现,例如红色的太阳、蓝色的水体、绿色的植被等。但在有关空间环境与色彩的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中表明,在多物体、多形态组合而成的复杂空间中,色彩也具有多样性。这种现象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尤为明显,单一色彩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色彩组合,使空间视觉环境更丰富多变。
3.1.1吸引注意力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色彩设计直接影响建筑空间的整体效果,它最先引起使用者注意并留下深刻印象。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s内色彩感觉占80%,而形态感觉占20%;2min后色彩占60%,形态占40%;5min后各占50%,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红色给人较为强烈的感官刺激,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黄色可吸引人的眼球并产生视线变化,常作为安全色;橙色给人警示感,常作为标志色和宣传色。
3.1.2刺激食欲色彩对食欲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菜肴本身的色泽,还包括使用餐具、家具及就餐环境的色彩等。不同色彩营造不同的就餐环境,在饮食过程中,特定的饮食环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空间的色彩考量与其空间结构布局一样,共同对整体的空间营造以及使用者的整体感受产生重要影响。黄绿色使人将其与未成熟的果实联系在一起,从而让人的唾液中产生酸涩感,增加食欲。通常红、橙、黄等暖色就餐环境使人有饱腹感,在餐饮空间应妥善使用;蓝、紫、灰等偏冷的颜色增加空间的通透感,应用在公共就餐空间中较合适;偏冷的浊色系使人联想到腐败的气息,影响心情和食欲,在餐厅厨房等空间中应慎用。原木色使人拥有安逸舒适的感觉,几乎适用于绝大多数餐饮空间,但使用时也应注意,要恰当选择与其相符的适用环境。
3.1.3稳定情绪与振奋精神在国外研究文献中发现,红光使人体的脑电波和皮肤电波活动发生变化,在红光的照射下,人的听觉感受下降,握力增加,因此在红色光环境下工作的人们虽然对外物刺激产生的反应时间缩短,但工作效率降低。与红色相反,在绿色光环境下,人的听觉感受提高,因此在绿光照射的环境下,有利于集中思考和提高工作效率。粉色象征着健康、放松,具有安抚情绪的效果。蓝色是灵性与知性兼具的色彩,能使人心情平静,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遇到需与人谈判或协商时,可尝试在蓝色系空间中进行。棕色给人以安定、沉静、平和、亲切、易相处的感觉,在部门会议或成果汇报、捐款时,咖啡色系的空间是很好选择。
3.2生理调节
色温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的热感觉和热舒适。研究表明,不同色彩的图片进入人眼之后,人们可直观表明自己的冷热感觉,这一感觉不仅依赖于生活经验,还在神经生理学科中得到验证。色彩通过生理和心理两种通路影响热感觉和热舒适。为证实这一观点,需对两种通路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冷色调在心里通路上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冷,在照度大于500lx的夜间,冷色调对SCN褪黑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当人体温度高于皮肤温觉感受器所带给人的实际温度时,人体产生冷的感觉。可见,色彩在生理通路和心理通路上所产生的影响相互叠加。
4空间环境色彩应用
4.1吸引注意力
橙色会给人警示感,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事故率,工厂的机器往往涂成橙色。此外,设计上采用将厂房墙面涂上黄色的做法,以此减轻工人因单一枯燥的工厂劳动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4.2刺激食欲
色彩学家伊顿在其著作《色彩艺术》一书中举例:一位知名企业家在家中举办午宴招待朋友,当客人们围坐在摆满菜肴的餐桌旁时,主人将大厅的灯光调整为红色,此时桌子上摆放的肉食显得特别新鲜,使人很有食欲,而绿色的蔬菜却显得发黑,像发霉一样。这时主人将大厅的灯光调整为蓝色,原本新鲜诱人的烤肉和马铃薯却显得似乎发霉腐烂。更可怕的是,原本一些面色红润妆容漂亮的女士的脸色也显得苍白没有血色,宾客们都没了胃口。至此,主人又将大厅的灯光恢复为原本的暖黄色,之前那些奇怪的现象消失了,大厅又恢复如常。
4.3稳定情绪与振奋精神
研究表明,将一个狂躁症病人单独关在墙面为粉红色的房间内,该病人的情绪很快得到安抚;身处以粉红色为基调的幼儿园教室的幼儿们,其心率和血压呈下降趋势;粉色安定情绪的作用在西雅图的海军禁闭所、洛杉矶退伍军人医院的精神病房、南布朗克斯好动症儿童教学处等都有所证实。办公室常设置成为蓝色调,以突出平静而冷淡的氛围。一些素食餐厅也常常采用蓝色调,在缓解饥饿的同时,还使人感到宁静舒适。
5结语
建筑空间环境是多种物质载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空间环境、组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在空间环境特定的面貌、特定的位置与视觉效果下,多样的色彩选用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对建筑空间品质的提升也起到引导作用。作者:刘雯斐 丁束毅 汪德熙 杨昕岚
参考文献:
[1]陈亚平.色彩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工业设计,2020(3):90-91.
[2]何方,孙良.既有建筑的色彩心理应用量化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学府新街为例[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8,31(4):77-80.
[3]徐剑琼.建筑景观设计中色彩应用探究[J].城市住宅,2019,26(7):165-166.
[4]于政坤.基于行为心理分析下的养老建筑空间色彩量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5]黄思平.色彩心理效应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作用[J].居舍,2018(17):22.
[6]刘飞.浅析色彩设计在景观空间划分中的作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4):59-60.
相关期刊推荐:《城市住宅》(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设计研究院主办。设有:建筑科学、工程技术、规划设计、材料技术、工程管理、企业经济、学术论坛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