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拐点”与福建工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摘要:“刘易斯拐点”的迫近,对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高的福建工业影响显著,突出表现为福建工业企业工资水平上涨加快和劳动生产率相对全国差距越来越大。为摆脱“刘易斯拐点”对工业发展的束缚,建议释放二次人口红利,创造福建产业升级缓冲期;创新制度安排,调整工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产业升级。
关键词:福建;刘易斯拐点;工业发展
一、有关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的判断
(一)“刘易斯拐点”的内涵。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的扩张带来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而农业部门有富余的劳动力可供转移。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力短缺问题开始显现,工资面临上涨压力,直到在某时间点上出现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为止,劳动力市场呈现出的这个跳跃性变化即被称为“刘易斯拐点”。
(二)国内有关“刘易斯拐点”的文献综述。认为中国当前已经跨越“刘易斯拐点”的学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的蔡昉等人为代表,其依据主要是基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认为农村能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的剩余劳动力已经很有限,蔡昉(2008)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做了新的测算,发现2005年可供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总量约为4357万人。但是中国当前已跨越“刘易斯拐点”的观点也引发了许多质疑。周祝平(2007)认为,目前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依然不高,农业产值与就业比率的严重不对称反映了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率还远未达到“刘易斯拐点”的要求。钱文荣和谢长青(2009)对16城市258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的人口,而劳动力短缺严重的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人口,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顺利转移出来。当前国内关于“刘易斯拐点”的研究结论尚难取得一致,首先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难以达成一致,主要是基础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以及估算方法存在差异,目前相关学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从3000多万到接近2亿,数字相差悬殊。其次是在农民工工资上涨主导因素上观点难以达成一致,主要是缺乏长时间的观察和足够大的样本加以论证。
(三)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已经迫近
1.“刘易斯拐点”的评判标准。“刘易斯拐点”理论上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标志: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幅度下降;二是农业工资水平大幅度上升。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时效性,结合日、韩等国进入“刘易斯拐点”时期的经验,本文确定5个指标作为“刘易斯拐点”的评判标准:(1)一产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2)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3)工作岗位供求比;(4)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5)农民工工资收入。
2.对中国经济是否迈进“刘易斯拐点”的判断
(1)一产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降至日、韩两国经历“刘易斯拐点”时期水平(大约在30%)。我国一产就业人员绝对数逐步减少,由2001年的3.64亿人降至2011年的2.66亿人;一产就业人员比重逐步降低,到2011年该比重已降至34.8%。
(2)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超过一半。我国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由2001年的约4.81亿人上升至2011年的约6.91亿人,年均增长3.8%;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2011年该比重已升至51.3%。
(3)工作岗位供求比持续上升,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超过供给。从劳动力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来看,2001年以来该比率总体保持上升态势,表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高于求职人数的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来,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始终保持在0.9以上,尽管2008~2009年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回落,但2010年又开始回升,2011年已上升至1.06,劳动力市场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状态。
(4)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加快。随着农业粮食生产连续“九连增”和政府持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国农民经营性收入持续提高,2011年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由2001年的2325.26元上升到5939.79元,10年间增长了1.55倍,其中2011年增长20.3%,增幅创10年来新高。
(5)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加快。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2003~2011年间,农民工工资不论从名义增长率还是从扣除通胀因素的实际增长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工资实际增速降至3.2%,但之后开始大幅提升,2009~2011年间工资实际年均增长率达18.4%。
从上述五个指标看,虽然当前中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尚难准确判断,但中国已经迫近“刘易斯拐点”是不容置疑的。
二、福建工业发展和“刘易斯拐点”迫近时期出现的新情况
近些年我国迫近“刘易斯拐点”的同时,工业运行遭遇了诸多外部环境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和提升就业实施“再工业化”;国内部分低端产业加快向东盟、印度转移等。由于“刘易斯拐点”主要从劳动力供求和劳动力成本影响工业发展,因此理论上看,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重高的区域工业受“刘易斯拐点”的影响较其他地区可能更容易观察和体现,而福建工业恰恰符合这些特征,所以本文选取福建工业开展研究。
(一)福建工业发展概况
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前,福建工业基础总体较为薄弱。1978年,福建工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此后,经济体制机制的变化使福建工业获得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2012年福建工业增加值达8644.19亿元,为1978年的362倍,占GDP的比重达43.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从福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看,1978年来工业占GDP的比重及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尤其是1990~2012年的23年间,工业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40%,其中有15年达50%以上;23年间工业拉动全省经济增速年均达6.9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同期三产拉动率(4.6个百分点)和一产拉动率(1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改革开放后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二)福建工业发展特点分析
1.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明显超过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改革开放后,福建工业发展的独特路径,加之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的低门槛,经营灵活的中小企业众多等因素,导致福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快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中,劳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占比分别为40.33%、28.73%和8.5%。较1998年分别增加2.91个百分点、增加0.16个百分点和减少0.54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从1998~2011年数据看,福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高出的幅度在扩大,高于全国的比重由1998年的9.35个百分点扩大到2011年的16.48个百分点。但福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越来越落后于全国,低于全国的比重分别由1998年的6.76个和0.29个百分点扩大到2011年的10.24个和1.9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这10多年来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工艺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快速发展,而通信等行业发展相对停滞。
2.中小企业已成为福建工业的主体。改革开放后,福建通过对企业“松绑放权”的体制创新,和海外华侨多的人脉资源优势,广泛吸引民资和外资发展工业,广大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态势较好。2011年全省中小企业产值达18742.1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68.29%;中小企业增加值达5002.25亿元,占规上工业的67.79%。但受制于羸弱的工业基础和缺乏国家大项目的带动,福建大型企业发展相对缓慢,2011年福建大型企业417家,占全国的4.58%。从1998~2011年大中小工业企业产值比重看,与全国相比,福建中型企业的产值占比明显高出,小型企业占比接近,但大型企业占比较低。
3.福建重工业比重虽已超轻工业但明显低于全国。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期,福建工业发展呈现劳动密集型和原料、销售两头在海外的加工贸易型特征,导致全省重工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长期低于轻工业,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福建重工业比重开始接近并在2003年后首次超过轻工业。2011年,福建重工业产值达15124.79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55.11%。但是,从1998~2011年重工业产值比重看,福建明显低于全国,其中2011年低于全国16.73个百分点。
(三)“刘易斯拐点”迫近时期福建工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
1.近两年工资水平上涨加快。随着福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省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年均工资由1998年的8555元上升至2011年的37102元,其中城镇工业企业职工年均工资由1998年的8331元上升至2011年的33948元。从工资的绝对水平看,1998~2011年工业企业均低于全部企业职工;但从工资的增长水平看,2010年和2011年工业企业职工均高于全部企业职工,且这两年增幅明显高于前期每年10%左右的增幅。由此可见,这两年企业尤其工业企业的用工成本上升动力明显增强。
2004~2008年福建工业企业职工工资增速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2009年后态势扭转,2009~2011年福建工业企业职工工资增幅分别高出同期全国1.3个、2.5个、5.5个百分点,幅度逐年扩大。为量化工资上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以福建工业企业人均利润(LL)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劳动生产率(LDSCL,为按当年价总产值计算的生产率)和人均工资(GZR)为解释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样本区间为1998至2011年,使用Eviews5软件建模。
LL=-1.72×GZR+0.52×LDSCL-0.78
模型的F检验和t检验均通过,样本决定系数超过0.99,模型拟合度良好。结果显示,福建工业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每上升1元,企业人均利润将减少1.72元;人均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元,人均利润将增加0.52元。也就是说,福建工业职工人均工资每上升1元,对应需要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3.3元及以上,工业的利润水平才可能不低于原有水平。这两年福建工业企业人均工资上升明显加快,2010、2011年人均工资分别为2.73万元和3.39万元,分别较2009年增加0.4万元和1.06万元,可以预见,随着“刘易斯拐点”的迫近,社会劳动力供需将更趋于紧张,工业企业工资上涨步伐也将继续加快,企业为保持原有的盈利水平,必须更快提高劳动生产率,否则利润水平很可能出现下滑甚至亏损。
2.福建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全国差距越来越大。在科技进步和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作用下,福建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1998年的12.96万元升至2011年的67.96万元,年均增长13.6%,其中2010年和2011年分别高达20.41%和27.77%。从行业属性看,福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明显快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2011年,福建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率达280.83万元,明显高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率(84.84万元)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率(48.31万元)。
但不容忽视的是,与全国相比,福建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从2003年后开始落后,并且两者差距由2003年的2.46万元,到2007年的16.6万元,再到2011年的24.14万元,呈不断扩大态势。可以预见,随着“刘易斯拐点”迫近,面对有限社会劳动力供给导致的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福建工业企业的承受能力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探究福建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全国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下面本文将通过福建和全国工业企业的规模和行业属性加以分析。
(1)福建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落后于全国。从1998~2010年福建不同规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图3)看,大型企业最高、中型企业次之、小型企业最低。2011年由于国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划分口径进行了调整,即年主营业务收入由500万元及以上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而且小型企业不再包含微型企业,这些都导致当年小型企业劳动生产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往年不可比。
相关期刊推荐:《福建金融》(月刊)创刊于1986年,由福建省金融学会主办。金融期刊。旨在宣传金融政策,研究金融体制改革,交流各地金融工作经验,帮助企业有效地运用资金。设有:金融政策、行长论坛、城市金融、农村金融、投资建设、外汇管理、国际金融、港台金融、特区金融、保险窗口等栏目。
与全国相比,福建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落后于全国,幅度呈扩大态势。中型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差距由2006年的5.27万元扩大到2011年的12.76万元,小型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差距由2006年的11.09万元扩大到22.52万元。2009年和2010年福建大型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和全国一度接近,但2011年突然扩大到29.41万元。
(2)福建产值排前20位的工业行业(2011年其产值占全省工业比重85.35%)中超半数行业(产值占比40.52%)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
①4个行业生产率高于全国,2011年产值占比为22.37%。
一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11年省内工业产值第一大行业)。全省该行业产值占比先升后降,从1998年比重13.33%,持续上升至2002年的18.79%,而后一直走低。全省该行业生产率前期走高,在2003年达到顶点,而后走低至2007年,2008~2011年保持上升态势。与全国相比,福建该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1年高出全国20.05万元。
二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五大行业)。该行业产值占比先升后降。从1998年比重6.54%,震荡上升至2004年的7.59%,而后持续下降。该行业生产率前期上升较慢,但2003年后生产率较快走高。与全国相比,2007年前福建大致持平,2008年后福建优势不断显现,2011年高出全国46.6万元。
三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第七大行业)。该行业产值占比持续上升,从1998年比重2.92%升至2011年的4.57%。该行业生产率前期上升较慢,但2003年后生产率较快走高。与全国相比,福建大致持平甚至略有高出,2011年高出全国24.4万元。
四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第十七大行业)。2011年行业产值占比为2.43%,随着联合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福建该行业生产率大幅提升,2011年为1027万元,为同期全国的2.7倍。
②11个行业生产率低于全国,2011年产值占比为40.52%。
一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第三大行业)。该行业产值占比先降后升。从1998年比重5.67%,持续降至2002年的4.83%,而后震荡回升。该行业生产率前期上升较慢,但2005年后生产率较快走高。与全国相比,2005年前福建持平甚至略有高出,但2005年后差距不断扩大,2011年低于全国22.65万元。生产率低于全国的主要原因是,全省该行业企业平均生产规模小,大型骨干企业偏少,生产缺乏规模效应。特别是水泥领域,周边省份和长江流域的水泥业较早进入消费饱和期,且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将过剩产能大举入闽,导致福建水泥业发展困难。——论文作者: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