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专业认证的民办本科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0

  摘 要: 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保障中重要一环,它的三大核心理念为“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作为民办应用型本科艺术院校,因自己独特的教学管理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以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为基础,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对本科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的探索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基于专业认证的民办本科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

  关键词: 专业认证; 核心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实践

  我国于 2006 年开始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专业认证工作的开端,因其对本科教学质量水平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 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其中对我国教学评估制度有明确表述: “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1]这标志着专业认证正式进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保障体系之中。

  相关知识推荐:给钱就能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吗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 27 年的建校历史中,实施了一套独特的教学管理办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活动在国内各级传媒行业中。本文将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介绍基于专业认证核心理念的民办本科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情况。

  一、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发

  1.国际国内专业认证现状及其启发

  高等教育认证( accreditation) 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的质量保障机制,同时也是美国高校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2]36 。目前国外通行认证标准以美国为主,有国际商学院协会 2018 年认证标准( 简称 AACSB) 、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 2019-2020 年认证标准( 简称 ABET ) 、美国南部高等教育委员会 2018 年认证标准 ( 简称 SACS) 、美国中北部高等教育委员会 2020 年认证标准( 简称 HLC) 等,我国也于 2018 年 1 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类认证对达到教育质量标准的高校或专业给予认可,同时能在认证过程中对相关高校及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2.我国专业认证的三级标准及其启发

  2019 年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实施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依托全国高等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开展所有专业合格认证”[3]。“保合格”,即开展对所有专业的合格认证。依托《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加强基本条件、基本管理、基本质量的常态化监测。 “上水平”,即开展专业建设水平认证,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健全覆盖所有学科门类的专业质量认证机制。“追卓越”,即开展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3]。建立和完善相关专业认证标准,目前正在逐步制定、完善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标准、人文社科类专业认证标准、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理学专业认证标准、农学专业认证标准及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等,计划完成 450 个左右的专业认证工作,以专业认证推动高校追卓越,建设一流专业。教育部专业认证三级设置,既保证了全体专业的合格度,又指明了专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对一流专业的建设提出了目标。

  3.专业认证三大理念及其启发

  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分别为“以产出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4]。从 2018 年 6 月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到近期国家提出专业“双万计划”建设,一直在“努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将对质量的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自觉”[5]。也只有紧抓专业认证体系构建这一契机,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真正推进高等院校的转型发展,提升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6]。

  这三大核心理念在人才培养环节中体现为,由毕业生应具有的核心能力素质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目标的属性,根据教学目标来推导预期学习结果目标,据此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预期学习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结果考核,根据预期学习目标及教学结果来评价教学活动内容及细节,以此来检查学习目标达成度。根据学习目标达成度来反视预期学习结果目标完成与否,进行持续改进( 具体见图 1) 。

  二、基于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举措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创建于 1992 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继北京电影学院之后国内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民办应用型特色本科院校。前身为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于 2014 年独立升本。成立 27 年来已为央视、凤凰卫视和全国 34 个省级电视台、400 余个市级电视台以及国内电影界输送了万余名影视专业人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现共有 16 个本科专业,以艺术学为主,同时,围绕艺术学专业群另有工学、文学、管理学专业对其进行补充。

  1.“以学生为中心”是立足之本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是艺术类应用型高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学院艺术类应用型专业中学生专业课学习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操作课时远超国家标准要求,学院在教师配备、实践场地建设等方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高标准来建设教学支撑体系。

  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以“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为抓手,来推动学院教师队伍结构转型优化,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学院聘请既懂专业又懂教学、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大力引进企业、行业一线专业人才进校,作为双师型教师进入教学一线,带动教师整体专业素养的提高和教学与行业接轨升级,用行业标准来对标教学要求,以职业能力来对接教学培养。除引进外,学院还大力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坚持组织教师进入成品创作、管理、服务第一线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学院还创造机会,引进校外专家开展讲座,积极支持和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技能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出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方案》《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教职工考核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文件,并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和“双师型”优秀人才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学院鼓励各专业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以 18~25 人为一组,使学生在课上有充足时间与教师接触,教师能够对学生实践操作作业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及点评。各专业通过项目制进行教学,在实际专业成品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学院按行业要求来配备完整的教学实践场地,拥有全媒体转播车、一体化高清演播实验室、全景式高清电视新闻演播室、数字广播直播间、虚拟演播室、摄影棚、演播剧场等一系列专业实践场地,学生所有专业课程均在高标准的专业实践场地完成。学院正在建设的“川影文化创新创业园”实践基地,是集影视教育研究、影视剧摄制、影视文化产业开发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校内文化产业集群。是根据行业实操流程构建完整技术技能训练体系,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践实训环境,而建立的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践实训中心。建设完成后,学生可以利用“双创园”中的大学生创业园、 “互联网+”创意中心等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多功能创意平台,激励学生大胆尝试创业。

  2.“以产出为导向”是培养导向

  学院要求各专业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根本依据,以企业、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为标准,按照公共基础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创新创业课、单独组织实践教学环节等模块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注重专业实践课,扩大实践教学比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专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引进、行业要求对标教学要求等措施,来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让学生具备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无缝链接。比如由在校学生承担全部台前幕后工作,与成都电视台、视友网、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合作,全国并机直播的大型毕业晚会“难说再见”与“想你的 365 天”特别节目,在视友网上点击量连续 3 年全网高校第一,并且连续 3 年获得中国高校电视奖综艺类一等奖。

  学院大力开发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台合作项目,把行业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2018 年学院与沐川县政府、理县县委宣传部、阿坝州委宣传部、成都市团委、锦江区图书馆、大邑县政府、井研县政府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影视创作实训基地。学院还先后与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视友网、今日头条旗下西瓜视频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学院已与各级各类电视台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计 249 个。除以此外,学院还主动承接相关影视文化传媒企事业单位的项目,在专家引导、教师组织、学生分工负责下,进行剧本创作、舞台搭建、美工设计、服道化设计、摄影摄像、演员出镜、后期制作、宣传发行等影视剧出品全工种工作。通过集中指导和自主探索相结合、项目创作与技能训练相融合等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类的创新人才培养。比如,与四川电视台《天府食舫》栏目合作,由在校学生担任节目策划、摄像、后期制作、配音、外景主持、播出串联等一体化电视制作工作,现已完成节目 80 余期; 连续 3 年与中国教育网合作,完成 50 多位中国高校校长访谈节目录制; 与成都电台合作,完成 120 集广播剧制作等。

  同时,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学分纳入体系,各专业结合艺术类专业特色,制定社会艺术竞赛项目计划安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型竞赛活动。在培养方案中,将比赛规程嵌入课程,将参赛项目训练方案融入教学,通过各级各类竞赛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赛所获奖励通过折算,换为创新创业学分,既达到了专业以赛促练,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目的,也能在比赛过程中提升学生自身专业素养。

  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各专业积极开展尖子班教育,培养行业精英。学院各专业均开设创新人才尖子班,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着力培养不同方向的专业优秀人才。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一开设舞台主持、朗诵配音、晚会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网络主播 5 个方向的创新人才提高班进行分阶段教学,大二年级设立两个创新班培养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的技能,大三年级设立电视播音、广播新闻、少儿节目主持、社教节目主持、综艺节目主持、电视摄像、主持人思维训练、配音等几个方向创新人才班,由省级电视台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授课。这类尖子生班均聘请行业领域的专家教授为学生授课,每学期考核一次,采取淘汰制,按照行业要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来补充教学内容,按需设置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

  3.“持续改进”是提高路径

  学院建立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制定了督导听课机制,同时设立学生信息员岗位,教务处作为教学主管部门收集第一手教学信息,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专业教学管理团队,专业教学主管团队采取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等手段,对教学信息进行研判,对问题建立改进方案,对优秀教学予以推广。

  学院重视教学改革,建立激励引导机制,鼓励教师将教学改革应用至人才培养改革中去。根据部分艺术类专业特点,改变结果评价方式,更多采取过程评价,转换传统笔考方式,采取多专业联考。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将播音、主持、思维等内容进行联考,学生直接上舞台进行现场展示;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摄影、录音、灯光等专业课程采用制作影片方式进行联考; 表演专业将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四门主专业课程通过戏剧成品方式进行联考等。各课程教师通过舞台展示、影片成品、戏剧成品等形式,根据课程要求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改变以往各班考试题目数量不一、难易不同、随意性强的问题,规范教师教学过程,打破班级壁垒。 ——论文作者:王 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