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
发布时间:2021-02-24
提要:本文关注外语教学中一个易被人忽视的现象:外语学习主要依托他人创造的内容,较少借助学习者的内生表达动力来驱动。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分析,强调学习者自主创造内容引导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语言则需要在丰富的语境中通过互动去模仿,以此强化语言输出与语言理解的结合,增大语言学过能用的几率。
关键词:内生表达动力;内容创造;语言模仿;互动协同
一、引言
语言主要用于表达和交流思想,思想内容由语言使用者的内生表达动力所创造,而语言形式则服务于内容表达,其变化主要取决于内容发展。使用语言是这样,学习语言也理当如此,这应属常识。然而,这一常识却鲜见被自觉应用于外语(含对外汉语)教学,着实令人惊讶。稍作观察便可发现,外语教学采用的练习多半是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引至语言形式的构造,而不要求学习者自主创造内容,并由这样的创造主导语言学习和使用。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强调一个观点:为学好外语,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创造与模仿要紧密结合。这“三要”是提高外语教学和学习效率的基本思路。
二、内生动力创造内容
学用外语听、说、读、写,须做语言练习,练习依托的内容可由他人创造,也可由学习者自己创造。内容由他人创造的练习在外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更为常见,如听写、阅读、重写(rewrite)、缩写、翻译、填充、转述(paraphrase)、段落复述等①。这类练习通常伴有语言输入,其主要促学优势在于:能为学用语言提供样板和多样化的语言使用语境,促进听力和阅读理解,培养和增强语感,扩大词汇量。好处如此明显,外语教师自然多将语言输入置于教学首位,其理由是:没有输入哪来输出?未见人用过自己何以会用?然而,输入的重要性与促学优势却遮蔽了学用语言的根本动力。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驱动外语学习的根本动力是来自他人创造的内容,还是来自学习者的内生表达动力?如果两种动力都能促学,哪一种驱动力更大,促学效率更高?
本文提出的内生表达动力是指学习者对人、对物或对所发生事件的内在自发反应,表现为产生想法,萌生交际意愿,激起交际需要,引发语言表达冲动。思想内容的内生性是语言交际使用的固有特征,与学习者的交际意愿密切关联。无交际意愿,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动力自然不强。一旦内生表达动力被唤起,学习者会主动进取,提出想法,利用学习和交流机会,使用已有或外供的语言资源,努力模仿和吸收有助于内容表达的语言形式,推进交流。进入这种状态的学习者,学习效率高,语言水平提高快。此外,语言能力体现在内容表达上,与外供的内容相比,在交际意愿的驱动下学习者自主创造的内容更易与语言能力发展融合,从而促进语言的准确、流利使用。因此,将外语学习与学习者内生的思想内容紧密结合,理应更有利于铸就语言能力。反之,如果学习者将语言能力的发展完全依托于他人创造的内容,交际意愿必然不会被轻易激发,从而削弱其促学语言的正能量。
提及交际意愿,易使人联想到外语交际教学。早在20世纪70年代,交际需要促学的重要性已经为人所识,旨在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外语交际教学理念由此萌发。在交际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外语教学注重交际任务设计以刺激学习者的交际需要,使其转化为学习者的内生表达动力,达到促学外语、促用外语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思路以满足交际需要为导向,符合语言的使用规律,无疑有可取之处。然而,囿于当时的认识,交际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并不能完全撬动学习者的内生表达动力。例如,信息差(informationgap)是交际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练习,要求两位学习者通过互动完成一项任务,他们从任务输入中得到不同的信息,由此形成交流的信息差,然后互通有无(参阅李筱菊1999)。这样的练习涉及的信息尽管是新的,但并非学习者自主创造,而是由任务设计者提供。学习者做练习如同实施一个预先制定好的工作计划,只是按计划行事,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以及在任务情境中的自发反应却被忽视了。这样的任务虽具有交际性质,但学习者的交际意愿难说强烈,语言使用未与学习者内生表达动力生成的内容紧密结合,与真正的语言交际使用终究有别,促学效果自然会打折扣。这也可能是交际教学或任务教学效果不佳而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
在外语教材中,内容不由学习者内生动力创造的练习俯拾皆是,学习者更像是练习内容的看客,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外语教材的编写理念不无关系。教材承载着学好外语的期盼,引导着教和学外语。编写教材的理念就是编者认为学好外语的最佳思路,体现在课文挑选、练习设计和内容安排等环节。选择某一种教材的师生实则是选择了编写者的外语教学和学习理念。不知从何时开始,课文基本上占据着教材的核心位置,语言练习围绕课文设计,要求学习者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操练语言。因为内容已由课文提供,练习的重心自然落在语言表达的变化上,这样的练习多半成为操练语言的平台,如复述课文、解析难句、重写段落等。于是,不变的是课文内容,变换的是语言形式。语言操练原本就相当枯燥,要是课文内容也乏味,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势必大减,外语学习也就难以坚持或者仅在考试的压力下得以维持。如果换个思路编写教材,练习设计以激发学习者内生表达动力为导向,要求学习者多做这类练习,教学效果又会怎样?这样的教材和教学试验值得期待。
三、互动中模仿语言
学好外语,内容应当鼓励学习者自主创造,语言则需要模仿。学外语是学习别人的语言去交流,不可能自己创造另一种说法,发明另一种写法。否则,说出来的使人无法理解,写出来的使人无法识读,个中缘由不言而喻。但是,语言如何模仿才能学得既好又快,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模仿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通过句型操练模仿,可以通过背诵单词、句子、课文模仿,也可通过跟读模仿等。这些模仿方法在外语教学中十分常见,但效果如何呢?经过背诵或反复操练的词句要用时未必提取得出来,用得也未必恰当得体。那么,我们是否就因此否定模仿的促学作用呢?
相关期刊推荐:《外语界》(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外语教学专业期刊。本刊是专门反映以大学英语及英语专业为主的外语教学与科研最新成果和动态、探讨外语教学理论、交流外语教学与改革经验、评介外语教学与科研图书资料的综合性刊物。
关于模仿是否促学语言,语言学界的认识历经反复。早在20世纪50年代,受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语言构造的创造性被过度解读,模仿被扣上了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的帽子,背负了不好的名声。在乔氏看来,创造性源于语言的生成性特征,受语法规则的支配,规则可衍生出无数新奇合法的句子,学习者不可能逐一模仿所有句子,靠模仿学会语言。既然语言靠外部模仿无法学会,而智商根本不足以应对复杂语言规则的幼儿习得语言却既快又好,那一定是大脑内部存在一个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在助学语言。这一推理初听似有道理,也突显了语法学习对于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实际上,语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向来受到重视,是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然而,有多少学习者是靠学语法而学好外语的?如果通过学习语法便能学会外语,为何我国中小学生大都在学英语语法,有的一直学到大学,却没有多少学生真正能够学会用好英语?根据乔氏的理论推理,那有可能是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不起作用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关于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一直在不断深化。近十多年来,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多有新发现,这些发现未能支持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反而进一步确认语言是人类互动合作的产物,语言习得主要是一种社交过程(Block2003;TheFiveGracesGroup2009)。既然人们在社交互动中学会语言,是互动助学语言,那么通过与人打交道学说话还需要高智商吗?如果像在课堂里那样学习语言,系统学习语法规则,挑战儿童的智商,儿童还能学得那么快那么好吗?
其实,互动促学并不是什么新观念。心理学家Vygotsky(1962)早已提出,互动是各类学习(包括二语学习)的源头。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Long(1983)提出了二语学习的互动假说,把二语习得研究带入了一片新天地,使互动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互动假说提出30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互动促学的机理,对互动中影响二语学习的潜在因素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如探究重述(recast)和意义协商(negotiationofmeaning)的促学作用。在众多研究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Eskildsen(2012)的一项二语学习纵向观察和分析。他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互动的促学机理,令人信服地验证了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凸显了互动中语境关联和语言模仿的作用,研究结果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在二语习得领域之外,互动研究更是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让人眼前一亮。Pickering和Garrod(2004,2013)先是提出了解释对话过程的互动协同模式,最近又在语言理解和产出研究中引入了预测机理,将互动研究不断推向深入。他们的研究虽未有意针对语言习得,却深化了对于互动过程的认识,能够更科学地解释互动促学语言的机理。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看,互动之所以促学,是因为对话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这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启发、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认知心理影响(参阅王初明2011)。互动中的协同效应是全方位的,在语言使用上一定有所体现,具体表现为结构启动,即人们在交谈过程中倾向于重复使用自己或对方之前用过的词语或句法结构。结构启动实则是一种模仿重复,能使语言理解更容易,语言使用更流畅。当外语学习者跟目标语本族语者对话时,互动中的结构启动不仅可以促进外语运用并巩固已经习得的语言结构,而且由于对话过程发生在丰富的语境之中,还可帮助学习者理解进而学会新的语言结构。结构启动产生的协同效应是儿童习得母语普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儿童无论智商高低,只要跟人互动,经过一段不长的时间,便可学会接触到的语言,学母语是如此,学外语也一样。外国小孩来到中国,在幼儿园待上半年左右便可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这就是明证①。
互动协同观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语言模仿若要促学,不能只是依靠简单机械的语言重复或背诵,须在互动中模仿,须在词语意义易于解读的丰富语境中模仿,这样的语境包括对话中的上下文、心理、认知、情感等因素。因为互动中的协同是全方位的,学习者除了与语言使用协同之外,必然还要与语言使用的各种语境协同,互动使得这些语境变量与所学语言结构粘合起来。语言结构与语境的粘合对于学用语言格外重要,能够决定所接触的语言能否用出来,用出来是否正确,可以说对其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笔者称之为语言学习的“学相伴、用相随原则”,简称“学伴用随原则”②(王初明2009)。“学相伴”就是语言学习语境化,语境化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关联语言使用,促使语境激活和启动与其相伴的语言,并使语言在交际中得到运用,于是便有了“用相随”。从学伴用随原则的角度看语言学习,协同效应亦即学习效应,外语教学追求的学习效应最大化实则是协同效应最大化,而协同效应最大化可解读为伴随所学语言结构的语境丰富程度最大化和语境类别多样化,从而使语境启动效应得到强化,语言学过能用。由此观之,互动中的语言模仿就是在动态语境中的语言模仿,语言模仿融入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致使语言粘上语境标识,助力后续的语言启动使用。外语学习必须进行这样的语言模仿,才能真正发挥其促学实效。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互动促学的主因是互动中存在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与互动相生相伴,并与互动强度成正比;内生表达动力在互动中得以延续或强化,互动中的语言模仿实则是内生表达动力驱动下的语言重复,能够催化协同效应,促学语言。我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语,指的就是人际互动产生的协同效应。这种互动是双向的,因为大家同处一个圈子,相互适应,相互影响,潜移默化,融合发展,导致行为举止、处事风格趋同,这种趋同当然也包含语言使用的趋同。虽然语言趋同只是互动中协同效应的一部分,但语言是互动的主要表达工具,使用频密,趋同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内生表达动力的交际意愿是实现互动的前提,有了交际意愿,人们才会主动出击,不仅与人互动,而且还通过阅读、聆听与作者、说话人互动,并借助听读材料获取新信息和新词语。与人际互动不同的是,听或读是单向互动,不能做到双向协同,互动力度偏弱。但是,互动不管是双向还是单向,都是人的主观能动行为,都有交际意愿的作用,都会产生协同效应。有的作家在创作之前,会读一些名著,实际上是主动感知名著的优秀写作风格,以此获取协同效应,将模仿融入自己的创作。外语听读的学习效应也是如此产生。——论文作者:王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