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理工论文 > 正文

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22

  摘要:发展钢结构建筑,可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推进建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从1.0时代快速迈向2.0时代,发展了以传统钢结构形式为基础的改进型建筑体系,模块化新型建筑体系和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新形势下,预制混凝土构件解决了钢结构的传统难题,不同墙体交叉应用发展了新型围护系统,信息化技术促进了建筑业跨越式发展。全装配钢框架和盒子型模块化装配体系是新型低、多层模块化建筑体系,其采用“建筑元器件”的设计概念,以结构构件或建筑功能单元为基本元件组合而成,具有构件装配化、围护一体化、生产工厂化等特点。新型MCFTS(Multi-coreConcreteFilledSteelTubeSystem)高层钢结构体系适用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该体系分为组合多腔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住宅体系和组合多腔钢板墙核心筒—钢管混凝土框架公共建筑体系。MCFTS体系以组合多腔扁柱和双侧板连接节点为技术核心。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和可修复性能。

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式;体系创新;工业化;模块化;钢管混凝土;钢板剪力墙;钢连梁

  1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及产业政策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成为了社会热词。通过大力推广、发展钢结构建筑,既可化解钢铁产业过剩产能,也可推进建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支持标准化部品部件的钢结构建筑。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官之年,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产业政策密集出台,钢结构产业迎来发展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6年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其明确指出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结合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开展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试点,大幅提高钢结构应用比例;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这是在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单独提出发展钢结构;2016年9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会议决定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重点,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2国内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

  装配式建筑一般从结构材料上分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钢结构体系、装配式混合结构体系。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易拼装,轻质高强,适合建筑的模块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和信息化,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

  2.1国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国外的钢结构建筑产业化主要集中在低层装配式钢结构[2―3]。澳大利亚冷弯薄壁轻钢结构体系应用广泛,如图1所示。该体系主要由博思格公司开发成功并制定相关企业标准,具有环保和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显著优点。

  意大利BSAIS工业化建筑体系适用建造1层~8层钢结构住宅,具有造型新颖、结构受力合理、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居住办公舒适方便,在欧洲、非洲、中东等国家(地区)大量推广应用。

  瑞典是世界上建筑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其轻钢结构建筑预制构件达到95%。此外,较为典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还有:美国的LSFB轻型钢框架建筑体系、日本给水住宅株式会社的Sekisui和ToyotaHomes住宅体系等。

  国外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建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结构体系是美国《钢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KaiserBoltedBracket和ConXtechConX体系[4],其使用范围一般局限于多层建筑,如图2、图3所示。另外一种是日本提出的高层巨型钢结构建筑体系[5],该建筑将结构构件与各房间的建筑构成分离开,结构主体为由钢柱、钢梁及支撑构成的纯钢框架。

  国外装配式复合墙板主要是在197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美国的轻质墙板以各种石膏板为主,以品种多、规格全、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而著称;日本石棉水泥板、蒸压硅钙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的生产居世界领先水平[6];英国以无石棉硅钙板为主;德国、芬兰以空心轻质混凝土墙板生产为主。

  2.2国内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钢构企业和科研院所投入大量精力研发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体系,钢结构建筑从1.0时代快速迈向2.0时代。1.0钢结构建筑仅是结构形式由混凝土结构改为钢结构,建筑布局、围护体系等一般采用传统做法。2.0钢结构建筑实现了建筑布局、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内装和机电设备的融合统一,从单一结构形式向专用建筑体系发展,呈现出体系化、系统化的特点。目前,国内钢结构建筑体系主要分为三类。

  1)以传统钢结构形式为基础,开发新型围护体系,改进型建筑体系。

  设计阶段摒弃“重结构、轻建筑、无内装”的错误概念,实行结构、围护和内装三大系统协同设计。以建筑功能为核心,主体以框架为单元展开,尽量统一柱网尺寸,户型设计及功能布局与抗侧力构件协同设置;以结构布置为基础,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优化钢结构布置,满足工业化内装所提倡的大空间布置要求,同时严格控制造价,降低施工难度;以工业化围护和内装部品为支撑,通过内装设计隐藏室内的梁、柱、支撑,保证安全、耐久、防火、保温和隔声等性能要求,如图4所示。

  2)“模块化、工厂化”新型建筑体系。

  模块化建筑体系可以做到现场无湿作业,全工厂化生产[7],较有代表性的体系包括拆装式活动房和模块化箱型房。其中,拆装式活动房以轻钢结构为骨架,彩钢夹芯板为围护材料,标准模数进行空间组合,主要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箱型房以箱体为基本单元,主体框架由型钢或薄壁型钢构成,围护材料全部采用不燃材料,箱房室内外装修全部在工厂加工完成,不需要二次装修,如图5所示。

  工厂化钢结构建筑体系从结构、外墙、门窗,到内部装修、机电,工厂化预制率达到90%,颠覆了传统建筑模式[8]。工厂化钢结构采用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所有部品设计经过工厂试验验证后定型,部品生产经过品管流程检验后出厂,安装工序。

  4.4结论

  1)全装配钢框架建筑体系以建筑构件为基本元件,工业化程度高,构件尺度小,适用于交通不便利和现场缺乏施工设备的地区。

  2)盒子型模块化建筑体系以建筑功能单元进行组合搭建,可实现快速模块化拼装,适用于使用品质要求较高的临时办公室、救灾中心等。

  3)MCFTS高层钢结构建筑体系是住宅和公共建筑专用体系,结合先进的协同设计理念,可形成有效的抗侧力体系,并达到较高的使用舒适度。

  4)多腔钢管混凝土柱抗侧刚度大,滞回曲线饱满,表现出良好的耗能性能。试件均为塑性区钢板鼓曲破坏,设计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限制板件宽厚比。

  5)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可修复性,采用外包钢板、对穿拉杆和高强灌浆置换破碎混凝土等合理加固技术可达到“抗震性能增强”的效果。

  6)双侧板梁柱节点是适用于MCFTS体系的专用节点,合理构造的节点可使塑性铰由节点区域外移,避免梁柱间焊缝脆断,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5展望实现由建筑产业大国向建筑产业强国的转变,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建筑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未来钢结构发展规划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1)进一步完善现有钢结构体系在各类建筑中的应用,扩大应用范围,大力研发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的钢结构新体系。

  (2)推动建造方式创新,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为实现钢结构建筑产业化提供成套技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3)健全建筑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钢结构设计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快推进修订相关标准规范,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

  (4)大力推行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使建筑从规划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使用维护直至拆除都能满足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要求。

  为尽快将前沿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国家层面应加快建设钢结构建筑产业基地,在灾区重建和保障性住房工程中应给与钢结构建筑特殊的政策支持。要打破部门壁垒,多领域部门协同推进,完成绿色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化这一重任。——论文作者:郝际平1,孙晓岭1,2,薛强1,2,樊春雷2

  相关期刊推荐:《甘肃科技纵横》(月刊)创刊于1971年,是由市科技情报所主办的杂志,设有:论坛、信息技术、工业科技、农林科技、资源环境、财经与法、图书情报、管理科学、建筑设计、教学园地、医药卫生等栏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