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析
发布时间:2021-01-26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又具有一定的抽想性,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式,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科学学习的需要,调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科学学习能力。本文注重从合作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自主探究教学,三个角度,开展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旨在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高效课堂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即注重缩短相应的教学时间,以教师的思考,取代学生的思考,从而导致学生的无法真正理解,并运用相应的科学知识,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局面。为此,在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授课观念,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相应科学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成为小学科学知识的发现者,运用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高效性。
运用合作教学法,增强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在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真正地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相应的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在解放学生思维的同时,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探究,真正促进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注重从合作教学的角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探究科学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解决科学问题,提升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授“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自行车上运用的简单机械,并分析具体的原因,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复习知识。教师和学生一块复习小学科学中的机械知识,为后续的合作教学奠定基础。第二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此过程中,充分遵循各组中学生的主观意志,帮学生设定相应的角色。第三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你们可以运用讨论的方式,分析在自行车上的机械结构,并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机械结构布置的合理之处。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小组谈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小陈积极地举手说:“我们小组通过讨论,一共探究出三种结果。结果一,飞盘运用了滑轮的知识。链条前部的飞轮较大的原因是省力;结果二,刹车使用了杠杆原理。较长的拉线同样是为了省力;结果三,车把处有螺纹。此处设计的原因是增大摩擦力,方便控制方向。”通过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并让学生解析机械构造,真正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使用实践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小学科学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真正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究相应的问题,并以课本内容为导向,进行相应科学知识的探究,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知识,理解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种子发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相应问题的探究,并在课上进行展示,真正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并接受相应的学习指导,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出设问题。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你们可否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相应的探索?第二点,适时引导。在学生课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通讯技术,时时和学生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实践状况,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真正让学生的实践更具有针对性。第三点,展示成果。再次上课时,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践成果。小陈积极的举手说:“我结合课本的内容,做出如下的实践:我找出一颗黄豆种子,并将其浸泡一晚上。我将这颗黄豆种子放在湿布上,并将湿布放到温暖且具有光照的火炉旁。通过三天的观察,我发现这颗种子发芽了,而且在芽尖处出现一点绿。”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小学科学的主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知识以及问题,进行实践,真正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自主探究法,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小学科学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法,为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构建已知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连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增强学生的科学知识运用能力,提升自主探究教学质量。
相关期刊推荐:《小学科学》杂志是综合性教育学术类期刊,全国公开发行。以小学语、数、外、科、音、体、美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延伸初中数、理、化、生、地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为教师发表“教育发展问题、课程问题、教学问题、学科支持问题、学生素质问题”等教学科研成果提供平台。着重反映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改革过程中总结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体会和新经验,探索现代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中的新思路、新特点。
例如,在讲授“食物链和食物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 ,让学生充分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生活化问题的探究,真正促进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开展此部分内容授课。第一点,讲授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引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螳螂、蝉以及黄雀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互动的方式,提升学生对食物链的知识的认知。在开课后,教师提问学生:“螳螂的食物是?”生一说:“蝉!”教师提问:“黄雀的食物是?”生二说:“螳螂!”与此同时,教师将三者的关系,运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并适时地引入食物链的知识,提升他们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力。第二点,出设问题。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由于大量向海水排放污水,导致水体污染。在海水中,有大量的病菌出现。通过血液检测,为什么人的身体中出现了水体中的病菌?第三点,实施引导。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从食物链的角度,思考这部分内容,即人是否存在吃水中生物的状况?”第四点,巡场观察。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探究动态,并适时地走入学生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结合学生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真正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方向性。第五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思考成果。小亮积极地举手说:“结合教师的引导,并从实际的角度思考,我得出如下的结论:鱼吃水体中的污染物。人吃鱼。这种状况致使人的血液中含有病菌。”通过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这部分内容的授课,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充足思考空间的同时,真正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生活,结合个人的认知,并充分从科学知识的角度,进行相应问题的探究,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获得良好的小学科学自主探究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转变原有的授课方式,在深入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前提下,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创建,并在此过程中,注重教学氛围创设的自主性、趣味性以及探究性,真正让学生在此情境中 ,去思考,去实践,去反思,促进学生小学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最终促进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论文作者:潘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