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 破解班级管理“家校纠纷”难题
发布时间:2021-01-24
摘要:家长维权意增强,家校纠纷不可避免。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妥善处理家校纠纷成为必须攻克的难题。既要防患于未然,又要学会遇到事情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在事件解决中,凝聚和谐正能量。所谓“招式”,并非用来制敌。只是用这些方法来和谐的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它体现了我们敢于担当,直面困难,自然也会收获家长们的信任。家校和谐共生,方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纠纷 招式 信任 和谐
社会在进步,人们要求被尊重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高。同时,维权渠道的畅通、便捷以及低成本,成为了家长解决问题的“利器”。因此,当家长认为一些事情的处理不合自己预期的时候,纠纷就不可避免产生了。处理纠纷费时又伤神,稍有不慎则是“两败俱伤”。因此,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既要防患于未然,又要学会遇到事情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在事件解决中,凝聚和谐正能量。
一、避其锋芒,以柔克刚
很多时候,家长来势汹汹,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或者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要替孩子“出头”,保障应有的权益。站在家长的立场,我们认为没有什么不妥。站在教师的立场,我们可能感觉很委屈,但是我们还是要把体会家长的感觉放在第一位。家长情绪也许会很激动,直接找班主任理论,也许是打上级投诉电话,向学校施加压力。但事情总会反馈到学校,不可避免的由班主任出面来协调处理这些事情。家长反映的合理也罢,不合理也罢。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充分揣摩家长的诉求起因,以一句“我能理解您的心情”,避开家长的锋芒,开启共情认同之路,以共情之柔化解家长怨气之刚,为事件的圆满解决奠定和谐基调。
学生A回家哭诉,老师体罚他。家长立即与当时教师联系,尽管教师觉着满腹委屈,但却不能针锋相对。“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为了孩子,咱们仔细把这件事捋一捋。”一番交流,水落石出。该生因为上课不听讲,当堂讲过的练习连番出错,教师拿着学生的错题本在学生面前挥动(并未碰到孩子),严厉的批评了该生,提醒其错误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不会,而是课堂不够专注。因该生在家中受家长溺爱,感觉自尊受到伤害,就称老师体罚他。事情讲明白,家长的诉求也讲清楚了,老师的态度也明确了。既明白事情见真相,又讲明各自立场见道理。家长关心孩子没错,老师履行职责也没错。既要互相理解,又要互相尊重。不仅事件圆满解决,还让家校之间增进了信任。
二、投其所“好”,直面问题
纠纷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双方掌握信息的不匹配、不对等。从笔者从教二十年以来接触的家长看,没有人是要故意找茬、挑刺的。之所以家长要投诉,要反映问题,往往是因为他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导致了他的判断不够全面,又或是因为交流的不畅,形成了问题的积滞。还是要回到如何看待家长投诉的原因上来,投诉或者建议提出来了,我们需要正确的面对。认为家长无理取闹或者小题大做,最终的走向一定是僵持不下,两败俱伤。所以当问题来了的时候,我们要敢于直面问题,你关心什么,诉求是什么,我们就可以让你直接了解什么。
相关知识推荐:如何在教育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学生家长B反映孩子每天下午回家都喊饿,认为学校午餐存在质量差,供应不足问题。接到这样的反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家长直接看到他关心的内容。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参观学校餐厅,了解管理情况,特别是午餐的供给情况,再让家长亲自尝一尝。一切问题,无须多讲,自然烟消云散。以点带面,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将餐厅就餐作为其中一项,顿时引来家长好评无数。
三、趁热打铁,关爱到底
问题的出现也往往伴随着新机会的产生。家长不尽相同,遇到事情的反映诉求也不尽相同。但关于在学校能称其为“纠纷”的事件,却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一切围绕学生,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要与家长保持一致。以此为处理问题的主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件不再进一步激化,也为我们的处理把握了正确的方向。
C同学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因为其平时待人处事敏感,他自身认为其在此事件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家长与班主任沟通处理,三方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沟通,于是上升到学校层面解决。该家长甚至把几年前的事情也翻出来讲,一并混入本次事件,事件一度进入僵持。经过细致分析,核心仍然指向学生健康成长。在平复家长情绪的同时,达成共识。进一步了解家长诉求,做通另外一方家长工作,全力配合。同时趁热打铁,深挖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家庭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浮出水面,顺势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对该生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加大对该生关注力度,时时刻刻让该生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温暖。看似棘手的纠纷事件,得到圆满处理。这一切都给予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尊重。任何问题一定会有更合适的解决办法,所以找到核心共同点,趁热打铁,对学生加以高度关爱,事件的处理自会得到家长的认可。
四、出谋划策,暗度陈仓
不管遇到任何问题,我们始终要有一个坚定的认识:我们与家长之间不是对立关系,不是敌人,我们不是要通过手段去战胜家长,去打击他们“找茬”的举动。我们和家长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即使有分歧也不能改变我们为了学生而携手并进的事实。基于此,我们要让家长感觉到我们满满的诚意,是在认真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敷衍和推辞。
D同学是一名班级小干部,在午间休息时协助老师维持班级午休秩序,因与一名同学发生争执,动手打了另一名同学一下。老师发现后积极进行处理,批评打人同学,安慰被打的同学。之后马上联系双方家长到校。虽然已经充分考虑到被打同学的家长一定会很激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低估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心。被打同学家长非常激动,坚持要查看监控,进一步追究责任。面对这件事情,班主任不能决策了,这个时候调看监控并不是最合适时机。从被打学生的情况来看,并不要紧。但是家长的疼爱让我们无法预料查看监控之后的事情,也许会让“被打事件”的印象更加深刻,将事件推入僵化。于是,我们积极给家长出谋划策,以孩子为重,先陪孩子检查,确保身体健康。从心理学角度给家长出建议,查看监控容易强化这件事情的不良印象,使这件事情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本着事情简单有效处理,建议不要查看监控,给两个孩子一个自主解决问题的环境,从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当中发现可以利用的教育价值。以我们满满的诚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安抚家长的情绪,淡化事件的影响。
五、春风化雨,细水长流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因为人与人的认知点不同,矛盾与纠纷自然一直会伴随我们的工作。我们无法阻止事件产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沟通来减少这样的纠纷。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关爱洒在平时,做到细水长流。即使遇到纠纷事件,我们也能占据先机,拥有好的对接基础。笔者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每天要坚持的就是在班级群里和家长做一日心得分享,分享学生的在校表现。好的表扬鼓励,需要改进的则委婉提醒,主要是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每时每刻将孩子的成长放在心上的。老师对待工作是负责的,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付出。一旦发生什么纠纷,家长总是要讲道理的,在协调处理的时候,总会给我们三分薄面。我们拥有了隐形的信任助力,处理再棘手的问题,我们也自然充满了底气。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们也很辛苦,感谢大家的支持与理解。一学期来,我理解大家很辛苦,所以我从不会在孩子不写作业的时候把责任推在你们身上,而只是和您说一声,让您知道这个情况,作业由老师来监督完成,这是老师的责任,我不能逃避。但是,家长身上的责任,我也希望大家能认真思考,因为习惯的养成不能只靠学校。古人讲,扶上马送一程。家长们,怎么扶?您是否还是只停留在用语言来扶,期盼树大自然直?语言和行动的脱节是最可怕的。因为他让你自己欺骗自己,认为自己已经履行了职责,却不知空说没有任何效果。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关掉电视,一起运动;翻翻作业,不好重写!说到做到,这才叫“扶上马送一程”。
所谓“招”,并非用来制敌。我们只是用这些方法来和谐的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它体现了我们敢于担当,直面困难,自然也会收获家长们的信任。家校和谐共生,方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论文作者:齐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