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5

  摘要: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甚至恶意杀害他人的现象频频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应当大力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分析研究学生们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通过体育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关键词:高效;体育教育;心理健康

  引言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须做好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开展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改革要相应调整体育教材,更好的适应学生心理发展,使得体育课堂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此做出了相关分析。

  1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危害

  1.1影响学业完成

  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加之远离父母的情况,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就会造成心理危害,学生难以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学习困难,精神常日处于紧绷状态,压力过大进而厌学,影响学业的完成。

  1.2形成孤僻性格,危害社会治安

  心理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就会逐渐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和他人,长期处于自卑的状态中,又会不愿意与别交往,逐渐变得孤僻偏执,这样脆弱的性格难以在社会中生存,长此以往便会与社会脱节,自己走向抑郁的深渊,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在校大学生若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甚至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步入社会之后就会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当前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革,学生要没要健康积极地心态应对社会的挑战,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甚至自杀或杀害他人、仇视社会,这样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

  2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2.1调控情绪,及时发现消除心理障碍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表情、行为、语言等都是他们的心理状态的反应,大学体育代课老师应当及时注意行为异常的学生,不仅在体育课堂上传授技术技能,还要积极关注心理障碍学生的活动,通过体育项目减缓他们的紧张不安情绪,积极沟通,从而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

  2.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品格

  学校体育课通过开展各种体育竞赛项目,采用公开的方式和规则让同学们超越自我、体验生命价值的延续,让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得到锻炼,锻炼学生们培养出坚强果断、勇敢顽强的意志品格,这就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人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的原因。体育课经常在课堂上进行,可以有效促进双方互动。这种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教师能通过体育教学了解学生,并且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生活和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面对挑战的能力。

  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途径

  3.1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有些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这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开展的课程也流于形式,虽然部分学校开展了相关心理健康的课程,但是并没有专业的教师队伍,一般为辅导员指导。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较为困难,所以将大学体育和心理健康教学融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各个领导人应当重视起来,将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融合起来,两者并驾齐驱不可分割,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心理素质也有所加强,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3.2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定下切实目标

  大学是学生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体育教学应当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帮助同学解疑,制定切实目标,在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完成课堂任务的信心,促进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心理健康的目标也能得以实现,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发展。3.3体育教学全方面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建立中等程度的焦虑,让学生有积极参与课堂动机并且有把握可以完成课堂任务,保证学习的最佳效果,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展教学,从而感染学生,让他们喜欢上体育课,喜欢在体育课舒解心结,与同学老师交流,促进他们养成健康积极的心态。

  相关知识推荐:社会心理科学方向的论文如何发表

  4结论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自身学业的完成、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要贯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科学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作者:乔铭 李晓汝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