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台区线损异常原因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0-10-14
摘要:为减少供电损耗,改善高损台区线损合格率,以泛在电力物联网为框架,对台区线损监测分析方案及降损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利用广域通信及 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台区能效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方案。基于此,利用多类型物联网传感器技术、GPS 定位技术,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层设计了线损异常及窃电的实时监控模块,快速精准定位线损异常区域和窃电用户,实现异常告警。该方案能够实现异常线损台区的有效监控与实时治理,可有效打击用户窃电积极性,同时最终提高线损治理效率、降低线损。
关键词:泛在电力物联网台区线损防窃电降低线损
一、引言
在我国,对于低压电力客户的线损管理采用的是分台区管理模式[1],台区线损率不仅是供电企业低压用检人员管理该台区 用户的有力依据,更是供电企业的重要经营指标。以提高台区线损合格率为目标,对低压台区降损策略进行研究,寻找有效的低压台区降损方案也是低压用检班组的工作重点之一。由此可见, 泛在电力物联网将是我国电网发展的高级形态和支撑能源高效 互联的基础设施,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电力能源领域战略性的新兴科研和产业发展方向。鉴于此,该文对泛在物联网框架下低压台区的降损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台区线损异常(高)原因分析,找到线损治理工作的关键因素,结合多种数字和视频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GPS 定位技术,实现对台区线损的实时监测、在线分析、异常告警等功能,实现对不法窃电行为的有效防范, 对于提高台区线损合格率、提升线损管理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基本介绍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SG186”营销技术支持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为“SG186”营销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也可独立运行,完成采集点设置、数据采集管理、预付费管理、线损分析等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重点应用在电量统计与电能损耗计算当中,能够帮助有关人员准确的判断系统线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功能上完全覆盖“SG186”营销业务应用 中电能信息采集业务中所有相关功能,包括采基本应用、高级应用、运行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为“SG186”营销业务应 用中的其他业务提供用电信息数据源和用电控制手段[1]。合理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增强线损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的有效利益,从而满足不同地区供电负荷对线损管理提出的要求,保证电源点分布更为科学。
三、线损基本概念
台区:指一台或一组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它包含改变压器下所有电力用户和关口考核表。台区线损:台区配电网在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过程中,由于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存在着阻抗, 在电流流过时就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损耗。在给定的时间段内,所消耗的全部电量称为线损电量。台区线损电量=台区供电量-台区用电量。从管理的角度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又称为理论线损。它是电网各元件电能损耗的总称,主要包括不变损耗和可变损耗。管理线损: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计量设备误差引起的线损以及由于管理不善和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线 损。
相关知识推荐:水电工程检修评高级的论文核心期刊
四、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
(一)计量装置故障
主要是指台区考核表、互感器、电力用户电能表、互感器、二次回路等故障、异常,不能准确计量电量,造成台区供电量或用电量统计不准确,引发台区线损异常。
(二)采集设备故障或采集数据异常
配变采集终端、集中器、采集器等设备故障,用电信息采集通信异常(信号差或无信号),致使电能表冻结数据无法正常采 集,引发线损计算异常。因采集设备之间的匹配通信等问题,引发采集传送至主站的数据与电能表实际冻结数据不一致,引发异常。
(三)营销流程管理不规范
新增、改类等业务未及时装表计量,致用电量未统计,引发台区线损高损耗。
(四)窃电、定量用电
窃电、定量用电,致此部分用电量未经电能表统计,引发台区线损高损耗。
五、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采集异常的排查
某台区线损率一直处在合格范围内,某天开始突然出现高损现象。首先我们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高级应用-台区线损管理-台区线损统一视图功能,查询出现线损异常前两天至今的采集成功率、采集覆盖率指标,如果从异常开始时采集成功率明显降低,再穿透到具体采集失败的用户明细,再到数据查询分析里查询、分析这些用户用电量情况,若一直正常用电,基本上就是因为这些用户采集失败致线损率升高,从而派采集运维人员到现场处理,线损恢复。新增用户采集未覆盖。从查询出现线损异常前两天至今的采集覆盖率指标,如果从异常开始时采集覆盖率降低,再穿透到具体未覆盖的用户明细,再到 SG186 系统查询该用户的归档日期等,分析出这些用户营销系统未及时同步到采集系统,在采集系统做一下同步即可解决[3]。
(二)窃电因素的排查
某台区采集成功率、覆盖率均 100%,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查询对比分析台区线损异常前后各用户用电量情况,若发现某户用电量突降为 0 或明显降低,再利用该用户正常用电时的电量重新计算台区线损,重算后线损合格,就可能是该用户窃电,再利用采集系统的事件分析功能,查询该户电能表的开盖记录,若开盖时间与线损异常、该用户用电量突降时间相符,基本可判定该户窃电引发线损异常,进而派用电检查人员现场检查处理即可解决。
(三)技术因素的系统分析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关口表的三相电流、功率曲线、功率因数等参数,研判三相负荷分布情况,对严重不平衡的台区采取负荷调整等措施,达到三相负荷均匀分布,进而达到降损的目的;对功率因数较低的台区采取就地无功补偿等技术措施,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
(四)档案因素的系统分析
档案异常主要是指台区用户档案信息营销系统与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不一致,如营销系统新增用户档案未及时同步到采集系统,致采集系统不能及时采集该用户用电数据,致线损统计电量错误,线损不合格;或台区与台区下用户档案不对应,致台区供入、供出电量错误,线损不合格等。此种情况可通过对比营销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户档案,发现不一致及时同步、调整, 使两系统用户档案一致,采集正常,线损即可达到正常水平。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线损管理和线损异常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系统支撑,可有效辅助线损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论文作者:张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