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阅读新视角:线上课外阅读实施路径及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摘要】互联网+时代基于线上教学的大背景之下,笔者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线上课外阅读实施路径和策略。线上课外阅读课堂的设计紧紧扣住统编教材课内外紧密结合的阅读体系,依托教材,类比阅读构建拓读清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微课导读、漂流领读、线上共读的线上阅读学习新路径,并在实施过程中提出课外阅读三点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新视角:线上课外阅读实施路径及策略研究

  【关键词】统编教材 线上学习 课外阅读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从课文学习到“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再到“快乐读书吧”,整个教材形成一个课内外紧密结合的阅读体系。课外阅读教学也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阅读新视角:线上课外阅读实施路径及策略研究相关期刊推荐:《基础教育研究》本刊以研究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教研员和管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广西省群众性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刊登普教战线研究宏观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教育科学论文。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阅读方式兴起。数字化阅读是指以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为主要载体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数字化阅读,视听读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课外阅读。

  基于此趋势,传统的线下课外阅读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大数据时代来临,为何不将课外阅读教学移至线上。利用信息化技术让课外阅读教学焕发活力,突破时空限制打造无边界的课堂,何乐而不为呢?

  一、目前课外阅读问题及线上学习优势分析

  (一)目前课外阅读问题分析

  目前课外阅读教学中,多数学生阅读材料仅仅是老师推荐的必读经典文学书籍,阅读内容过于范围狭窄,且主题零散不成体系。

  此外,大数据时代来临,阅读资源呈井喷式增长,将孩子的目光单一停留在“白字黑字”上未免太过单调,单一无声的默读形式为主导,长此以往导致学生阅读内驱力不足。

  再者,目前教师对于课外阅读指导仅为每学期1-2节课时的“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的课内教学。在阅读交流课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交流时间有限,阅读效果不够显著。大课堂的教学方式,时间空间的局限造成了课程形式的单一性,加重了学生阅读的拘束感,削弱了课外阅读的效果。

  (二)线上阅读学习模式优势分析

  基于“线上学习”的课外阅读课指的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与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融合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利用网络平台中的音频、视频、微课、动画等课程资源完成自主学习和参与讨论。基于此线上阅读学习具有以下三点优势:

  形成体系,阅读内容整体化

  基于统编教材理念下的课外阅读是作为课内精读、略读的一大补充和延续,是基于课标,依托教材进行的主题群文阅读和整本书的阅读。

  线上课外阅读课堂将原本零散的课外阅读教学在线上形成统一的整体。拥有明确的主题,明确的共读方案,并且还能构建云端阅读资源库,让阅读内容不再零散,助力学生形成“网状阅读”。

  突破时空,阅读课堂开放立体

  线上课外阅读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内外的限制,以微信社群为平台,在平台上进行每期阅读活动,完成线上教学。从教材为始,课外进行,最后又融入课堂之中。突破时空,实现点对点单独沟通与点对面整体指导,让课堂开放立体。

  趣字当头,阅读过程有机循环

  “线上课外阅读”课堂基于教材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充分开发线上阅读资源,创设课外阅读新载体。布置互动性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鼓励学生在丰富的资源支持下,进行创造性地阅读。分享独特的阅读体验,从而形成“趣听——趣读——趣思”的有机循环。

  二、线上课外阅读实施路径

  (一)依托教材,类比阅读,构建拓读清单

  语文统编教材的最大亮点是构建了一个 全新的阅读教学体系,即“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这种立体式的阅读教学体系强化了“类比阅读”这一核心。基于线上学习的课外阅读课堂以统编教材“1+x”为理念,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进行文本的类比阅读,构建拓读清单。

  基于教材,同一主题群文阅读

  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各册选编篇目28篇左右。而学生阅读仅靠课内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称为必然。在当前网络信息丰富,同一主题下的阅读资料丰富。在向课外延伸的过程中,应当依托教材向课外延伸,有的放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在快乐读书吧中就要求学生课外搜集民间故事进行阅读。除却教材所选用篇目外,教师可补充《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篇目开展群文阅读。

  2.基于教材,同篇目整本书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材收录的一部分适合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有部分是原著部分改编或者原著的梗概,部分是某些精彩片段。基于此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基于原著本身的整本书阅读。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在学习时便可以设计原著《三国演义》的整本书课外阅读活动。

  3.基于教材,同作者同篇目比较阅读

  通过相同作者的同类文章建立阅读清单。汇总建立统一作者的课外阅读进行比较阅读。例如在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母鸡》、《白鹅》一文的教学中,可以借机利用网络资源列出一系列老舍作品拓展阅读题材清单。如:老舍动物类散文《小麻雀》、《二马》、《猫城记》、《鸽》等作品。

  技术支持,线上连接,构建范式课堂

  1.微课导读,明确主题方法

  基于教学进度、结合教材安排的“微课导读”,是将相同或相近内容的书目进行主题式整合,让学生通过线上微课学习,明确这一类文本所表达主题,以及可以使用何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例如:五年级上册《景阳冈》时安排《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教师利用微课设计以下环节。1.文言扫障,厘清文本中的难读难理解的文言。2.章节概览,通过小标题概括法帮助学生理解章节的大意。3.人物概览,通过人物关系梳理法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身份、关系、性格特点。4.问题质疑。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本内容。

  2.漂流领读,多样阅读形式

  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习者转变为教授者。线上课外阅读课堂上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有了信息化技术支持让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阅读教学中来。从内容设计、课程制作再到最后发布的环节。让学生的角色从被动学习转化主动学习。例如:对于四年级上册《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根据课堂共读规划,全班要完成整本章回体小说的共读任务。前期进过抽签认领自己喜欢的一个章节。孩子们利用着音频录制技术领读故事章节并发布至微信共读群。

  3.线上共读,延伸阅读交流

  线上共读模式,打破了学生单人阅读、无声阅读的僵局。通过网络在线课堂,让学生在微信共读社群中进行异地同步学习。一般以教师主导发布交流主题,由学生自主发布感悟。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发送至群,作为书面文字保存。这样既便于自己回顾也方便与更多人交流。

  三、线上课外阅读课堂实施策略

  (一)策略一:线上阅读让课堂呈现更具动感

  线上课外阅读课堂呈现形式不断多样化,让学生在动感的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更投入、自主,也让阅读的体验有方法、有重点。

  1课型一:.听读·发声

  “听读·发声”是线上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通过听、说、读、写等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声。听老师、同学、家长读,之后要积极地实现自己读,读自己所爱,更要在自己思考之后大胆说出感想说出感悟。

  线上课外阅读教学,着力于鼓励学生分享与思考。全班进行每日整本书共读时,每一章节的“领读人”在领读指定章节文稿以及音频后,在共读群内发布设计有关问题来激发全班学生的思考,鼓励每一位学生留言发声。

  2.课型二:交流·思考

  “交流·思考”是线上课外阅读教学中最开放、最有深度的课型。在这一课型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来谈感悟,可以自己为同学们来推荐书籍。

  每周线上好书推荐日活动中,学生不光学会感悟书中的内容,还学着做了一回书评人,向全班推荐好书。在学生对于书籍有一定的择选能力和了解能力之后,立即开展“我为自己选一本书”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实践中慢慢地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3.课型三:视听·实践

  “视听·实践”是线上课外阅读课堂中最有人气,也是活动性最强的课型。在这类课型中借助线上视频资源进行“有声有色”的视听教学。从阅读情境出发,走入生活中去。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观察动、植物”后确定《昆虫记》作为整本书的阅读。在学生经过整本书的阅读之后,教师为补充纪录片《奇妙的昆虫世界》、讲书音频《一分钟读懂昆虫记》,布置学生观察昆虫的综合实践任务,可以完成昆虫记录卡,也可以完成写一写《昆虫记》讲书稿、思维导图,还可以拍摄观察昆虫生活的vlog。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并将结果清晰有条理地记录。

  (二)策略二:线上阅读让指导主体更显多元

  线上课外阅读课堂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持,网络在线学习模式让指导的主体由老师单一主体转变为教师、家长多元主体。

  1.教师引领,点燃阅读火种

  线上课外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身份是作为引领者发起人的存在。教师根据每周的课外阅读主题内容,进行提前备课制作。教师首先根据主题,研讨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再根据材料进行撰稿和问题的设计。接着,利用手机和录音软件,录制课程音频、视频。最后,将微课在社群中进行发布,点燃学生阅读火种。在此过程之中,教师不再是作为课外阅读教学的“旁观者”,更多地参与到了课外阅读过程之中。

  2.家庭共读,加料阅读惊喜

  线上课外阅读课堂,因为有父母的加入,课外阅读也成了了拉近亲子关系的“纽带”。孩子们不仅学识上获得了收获得到了提升,而且父母也更贴近了孩子的内心。 例如以亲子阅读课双语版《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堂,班级里某学生的妈妈是英语老师,有很好的英语基础,主动加入到线上课外阅读的阵营之中为大家教授了双语版本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一开端也为其他家长树立了榜样,慢慢地我们的大朋友们也成为了线上教学的“惊喜嘉宾”。

  (三)策略三:线上阅读让过程评价更加有效

  线上课外阅读的评价打破了原有的教师单一的评价。由于课程借助了信息技术,所以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线上线下两条“评价线”,这让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形式多样化。

  1.线上全员评,一个也不掉队

  线上课外阅读的教学,学生提交作品之后,在线上立即就可以得到点赞或者留言的反馈。例如:在课例《春的消息》主题阅读课堂上,学生诵读自己所喜爱的春的诗歌、童谣,借助荔枝FM录制后分享至共读社群。学生立即就收获了同学们的点赞。此外,在线下同学们还会在小范围内开展“阅读集赞争霸赛”,比一比谁收获的赞多,谁的留言量多,从而在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基于线上教学的课外阅读,因为其开放性,学生提交的作业是可以互相欣赏和点评的。基于此特性,以抽签的形式将孩子们进行随机的两两配对。抱团的学习方式,在共读社群中做到了,从上传作品再到评价他人作品,做到了人人有人评,人人评他人。

  2.双线趣味评,过程有仪式感

  基于线上教学的课外阅读课堂,学习的发生地主要发生在线上移动端,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更新颖。例如,在全班共读《西游记》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在线上创设“最佳领读者”的票选活动。作品二次呈现,发现线上投票,情境创设,趣味的评价方式,给予了学习者更加开放的学习氛围。

  基于线上教学的课外阅读的学习的过程中,线上学习也需要线下总结。以喜报、墙报、奖励兑换等激励方式在线下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进行激励表彰。根据孩子们线上课外阅读的打卡数以及完成质量和孩子们进行喜报的兑换。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了喜报的奖励一张张笑脸上洋溢出的喜悦,心中更加坚定了对于课外阅读的热爱。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充分开发线上课外阅读资源,进行线上课外阅读指导。改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学习方式、阅读方式、评价方式。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逐渐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学会自主走进丰富的阅读世界。——论文作者:陈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