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摘要:搜索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1990—2018)发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有158条,而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7470条,这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基础探索还远远不够,那么心理健康的运用与实践就很容易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非常重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引言
要坚持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心理育人资源,实现师生、家校、校企的紧密协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保障有力的心理育人系统。
一、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困境
(一)课程体验性不强,学生受众性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理论课程,是专业知识、自我体验和实际应用融为一体的,激发学生自我成长和体验过程尤为重要。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当下学生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和实际的心理需求没有足够的关注和了解,忽视引导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感悟,忽视技能运用,学生无法学以致用,以至于课程体验性不强,学生内在的体验感不强,受众性低。
(二)教学问题
在基于云班课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说教时间越来越少,需要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对主题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自主的学习,并在高频的互动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然而,在当前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课堂上的互动表现效果并不理想,90%以上的学生不愿意通过主动地发问或讨论来解决学习的问题,而仅是希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满足自身的学习诉求,并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相应的知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更依赖教师的讲解,对教师讲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和考察效果不佳,学生关注性底
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固化,偏重于理论知识呈现,不符合当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在于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否进行自我体验,以及自我体验的程度如何。这种效果很难通过考试的形式准确地反映出来,但高校仍以传统的考试方式来检验教学成果,导致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高,沦为“水课”。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察效果不佳,学生关注性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现状
鉴于此,国内有些专家学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研发、设计、实践及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段鑫星等(2004)提出应融合网络资源的优势,探索实施“课堂讲授+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网上辅导+学年论文”的“1+5”课程教学模式。蔡宝鸿(2007)尝试将自我绘画分析法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际中。邱小艳和唐君(2011)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素质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引领,注重课程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与自我分析,关注学生积极思维的习得、乐观人格的养成、主观幸福感的获得。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兴趣性、参与性,从而引入了建构主义理念并进行研究和探索。还有的学者从后现代视角、生态体验视角及新媒体角度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
有心理健康方向论文发表需求的作者,可参考: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论文发表指导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突出实践性
在现阶段“互联网+”时代下,我国高职学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从原先的被动式学习,变得更加倾向于主动学习,同时更加重视交流体验和学习中的互动性,而手机成为了他们学习和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并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心理课堂教学能够更容易、更便捷地获得相关教学资源,同时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但这些教学资源和知识很多都是虚拟的,只存在于网络上,一些信息资源存在虚假欺骗和夸张放大的现象,相关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心理课堂教学中的网络知识信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找到正确的教学案例和心理知识,才能够真正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他们误入歧途、产生错误的心理认知。而相关教学工作者通过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检查,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进而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和威信力。丰富的心理素材往往都来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在其具体涉及的内容上不必提过多的要求,其可以是跨学科的,相关教学工作者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道德品德修养课、国防教育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就会使这些素材更加鲜活,更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与此同时,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心理课堂教学时,要结合真实生活中的案例来鼓励学生,让学生积极分享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从而在心理课堂教育中合理地融入生活实践,促进心理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四、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过程中,直接的执行者是辅导员老师,辅导员是掌控学生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键人物。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对于入学的新生而言辅导员老师总是一如既往地先由高年级的学生“接待”,由师哥师姐帮助学弟学妹安顿下来,然后在班级第一次会议上辅导员才真正介绍自己,才与大一学生真正地接触。这种方式无可厚非,只是对学生的接触时间太晚,容易使学生感觉不到辅导员老师的亲切感和存在感,反而是高年级的师哥师姐给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不利于后续的交流与相处。为此,笔者建议辅导员老师应当在组织高年级的学生欢迎新生时参与其中,给新生以更为直接的体验感,使他们从思想上改变以往老师高高在上的角色,这对学生心理困惑和问题的产生与后期解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及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一新生而言至关重要,进入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会感到非常新颖,如果此时能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在新生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与之融为一体。比如,高职院校不定期组织开展大一学生讲座活动,针对以往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该届学生的特点进行开展专项讲座,并且举办知识竞猜等。
结束语
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规划心理育人工作格局,切实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论文作者:时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