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电子论文 > 正文

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建设思考

发布时间:2020-07-23

  摘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建设项目环评及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技术指标,实现对湖北省各流域水电站及大中型水库最小下泄流量的在线监测,将有效地加强规模以上及保护区内水电站及省内所有大中型水库生态流量监测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为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保护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建设思考

  关键字:河流生态修复 生态流量下泄监测 水资源保护

  引言

  生态流量是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关键指标之一,是河流开发规划、建设项目环评及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技术指标,对于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坝下河段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有效解决湖北省水电站引水造成的局部河段减水断流问题,针对大多数水电站位于山高地偏的位置、难以实施有效监控管理的问题,积极探索实施有效的远程监控模式已刻不容缓。

  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概述

  2017年1月20日,省水利厅印发《关于做好水库生态调度工作的通知》(鄂水利函〔2017〕38号),要求各地和厅直水库管理单位强化水库生态调度理念,明确湖北省大型水库最小生态流量,在调度规程和年度兴利调度运用计划中水量分配上要满足生态流量泄放需求。

  近年来,我省水电建设发展迅速,为促进我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带来的生态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水电站及水库因生态流量下泄不足造成部分河段减水、脱水甚至干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正常生态功能和群众的生产、生活。

  按规范和要求在各水电站及水库建设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并将在线监控数据实时上传到省级监测中心,实现对湖北省各流域水电站及大中型水库最小下泄流量的在线监测。

  实现湖北省生态流量下泄在线自动监测、自动数据上报。利用管道测流、流速仪测流、机组测流、量水堰、建筑物测流通过计算公式推算流量。掌握湖北省生态流量下泄的实时数据。

  存在问题

  湖北省建立生态流量下泄监测体系仍存在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具体包括五方面内容:

  2.1 监测技术难度大。生态流量下泄措施通常修建于天然中小河流之上,水文、生态等基础资料匮乏,需要做大量调研分析。同时,河流断面不规则性、水文情势随机性等也增加了流量监测的难度,使得下泄流量监测难于城市人工水网流量监测。

  2.2监测成本过高。

  我省生态流量下泄措施规模小,站址分散,泄放设施形式各异,难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监测设备。下泄流量观测点一般位置偏僻,监测设备供电与安全防护、数据传输、故障处理等运行维护难度大,也造成监测成本过高。

  2.3 监管权责尚不清晰。

  各地生态流量下泄监测存在差异,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的权利与职责存在不清晰、不对等等问题。如部分地区监测工作由环保部门负责,但具体考核则委托水利部门实施;省级水利部门提出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实施生态流量泄放任务,但地方的积极性不高。

  2.4监测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我省并未建立有效的生态流量下泄监测机制,各地市仍然停留在宏观制度层面,在监测主体、监测对象、监测方法、考核评估、奖惩机制等方面并不成熟。

  2.5数据存储格式不规范。

  前期部分地市已建有电站、水库生态流量监控系统,由于建设标准、建设规范不统一,本项目建设需要统筹解决数据来源、数据规范性、数据传输、数据互联互通、数据存储等方面问题。

  建设原则

  3.1 顶层设计,统一规划

  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项目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工程发挥效益,必须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按照国家、水利部、省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遵从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工作的组织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各单位的积极性,各负其责,保证信息化有序推进。

  3.2 需求牵引,应用主导

  结合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针对性地开展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项目建设,突出各个阶段建设重点,急用先建,边建边用,以点带面,提高项目整体使用效益。

  3.3 统筹协调,协同推进

  从湖北水利信息化发展全局出发,科学设置发展目标,合理设定建设任务,切实谋划建设计划及安排,保障该项目的技术实现。抓住重点,按照轻重缓急,将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项目的建设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及服务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本项目建设整体效能。

  3.4 整合资源,服务应用

  充分利用“楚天云”的环境资源,为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虚拟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实现人才、网络、设备、信息等资源充分共享。

  总体建设目标

  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项目拟对湖北省装机容量200千瓦及以上电站数量1357座,规模以外处于生态环境保护区12座,大中型水库水库291座,其中增效扩容已建站点60座,水库包含水电站站点198座,自然保护区设计区域-不明确、核心、缓冲区 83座,不属于“十三五”增效扩容项目和生态流量项目(本项目)电站7座,共计1312座水电站新建监控设备,60座水电站数据接入。

  逐步开展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项目,在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上或水电站、水库拦河设施下游适当位置设置下泄流量在线监测装置。2020年底以前实现对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进行全天候、全时段的动态实时监测,建立完善的生态流量监测系统,为生态流量泄放调度管理和监督提供技术条件,最大限度保障河流生态安全。

  实现湖北省装机容量200千瓦及以上1267座水电站(其中60座列入增效扩容项目中)、200千瓦以下位于生态保护区的12座水电站,以及291 座大中型灌溉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的自动监测(其中198座大中型水库建有水电站纳入至1267座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监测站点中建设,本项目新建93座),共计新建监控设施1312个站点,数据接入60个站点。利用建筑物测流、量水堰测流、机组测流、明渠流量计或通过管道流量计换算、计量,掌握生态流量的实时下泄情况,为主管部门对下游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结束语

  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项目符合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中对河道生态流量的监控要求。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加强规模以上及保护区内水电站及省内所有大中型水库生态流量监测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该项目将产生明显的管理效益、重大的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和公众的满意度。同时,通过对生态流量下泄的监管,项目还将间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整体上提升了生态流量监测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论文作者:徐玲 孔令维 魏雨钧 刘棋成 1,2,3

  与湖北省农村水电站和水库生态流量下泄监测建设思考论文相关期刊推荐:《水电能源科学》(WaterResourcesandPower)创刊于1983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国测水电技术研究院主办。本刊坚持以充分利用水、电资源与优化能源开发,促进我国水、电、能源事业的发展,适当报道经验交流、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涉及水电、电气与电子、能源与动力、土木与力学、环境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等多个学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