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茶文化,开始注重饮茶。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我国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于懂营销、懂管理、懂茶文化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旺盛。为地方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责。本研究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角度出发,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茶学专业课程特色,首先对当前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关键词】茶学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引言
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业内对于高素质、懂得管理与营销、熟悉茶文化的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因此,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查询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以提高高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缺乏地方特色
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其根本目的。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点,理应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故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定位应该与普通院校以及职业院校有所区别,需要突出地方以及自身特色。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地方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地方产业发展以及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课程定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拓展为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查询专业课程在知识结构、技能要求、职业素养方面都应该比普通本科院校更广更强,然而当前查询专业课程目标缺乏地方特色、不够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2. 课程内容与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国内不同地方的茶馆都有自成一套的茶艺表演,因此国内茶艺表演方式各不相同,进一步增加了茶专业课程的授课难度,授课内容也更为复杂。但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大部分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差异,大多采用比较普遍的广受欢迎的茶艺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而没有紧紧联系地方茶文化产业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材方面,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茶学课程教材相对较少,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一本技能深刻研究茶文化,又能对茶艺有着针对性实训指导教材。正是由于课程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因此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基于茶叶历史、茶艺表演等不同系列茶学书籍自我总结相关知识,归纳出课程讲义。
3. 实践课程较少、条件简陋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课程课时较少,教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部分院校查询课程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几乎没有按照主干课程教学要求来建设,实训条件比较简陋,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一方面,茶学专业课程知识结构要围绕茶学一线生产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环节应该特别强调基础、实用的知识,即在生产实践中要求学生掌握茶树选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掌握茶文化传播与茶叶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等,因此高校需要据此调整现有的课本内容。另一方面,教学过程需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例如茶叶选种实践教学、茶艺表演实习等,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组织管理能力等素质培养。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 重新定位专业课程目标
专业课程的目标定位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价值观的一大体现。结合地方茶产业发展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茶学专业课程建设中需要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有机结合,培养跨学科、懂知识、懂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茶学专业课程要以素质、知识、职业要求为抓手,课程目标定位要体现整体性理念,系统性地构建课程内容,要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将课程目标定位如下:(1) 热爱茶业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吃苦耐劳,职业素养高,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等;(3)熟悉国家关于茶叶的生产标准、质量控制、茶叶营销、茶产品出口等方面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4)了解茶产业发展状况,掌握现代茶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熟悉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能较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5)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思维和工作方法。(6)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及其他信息软件,具有对计算机及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能力。
2. 优化课程内容与教材
在重构茶学专业课程内容时,需要加强教材内容与一线生产实践的联系,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茶艺技能、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等内容,还需要增加营销学、管理学、传播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地方茶产业发展情况搜集相关资料,引入茶园或茶馆某一岗位的工作任务,使课程内容能够与实际工作更为贴近,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一线生产实践中。调整专业课程内容,同时也应该加强课程教材建设,高校应该针对地方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学校自身特色编撰适合该学校该地区的茶学专业教材,理论课程教材以及实训教材都应该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必要时还可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与茶学专家、优秀企业等一同探讨,在符合课程目标以及地方产业发展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引入茶产业中的新工艺与新方法。此外 , 教材的形式对学生要有启发性,还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材与课程以及地方茶产业发展的适切性。
3. 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针对当前查询专业实践课程课时少、课程教学条件简陋的问题,地方应用型专科院校必须加强实践课程建设。首先需要结合院校查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试以及地方茶产业发展需求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其次,高校还应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硬件与软件设施,提高校外实训基地服务水平,还可以自己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茶馆、茶园等。除此之外,应用型本科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因此也可以采用课外调研活动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补充实践课程内容,让学生就地方茶产业发展情况、饮茶营养等课题进行课外调研,调研后让学生回归课堂,就整理的相关资料与调研结果进行探讨。
相关期刊推荐:茶叶栽培技术论文发表选刊推荐
四、结语
由于地方院校转型改革时间不长,在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其中专业课程体系这一问题比较突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否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关键在于教学,而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影响教学成果、人才的培养等,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针对当前地方运行本科院校查询专业课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高校应该结合地方以及自身情况,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加强实践课程建设,调整课程内容与课程教材,提高茶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水平。——论文作者:高国强 余莉惠 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