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科学做好幼小衔接
发布时间:2020-06-05
【摘要】学前教育主要是为将来入学奠基的重要阶段,那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则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为幼儿的发展储备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为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助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小衔接 储备 家园共育
近年来,一直有家长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所绑架,尤其是学龄前的家长深受其毒。为了这句话强加给孩子本不属于这个年龄及身心特点的枷锁,使孩子的童年如牢笼之鸟失去色彩和光泽。而身为家长即使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也难掩痛苦的煎熬。《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同时家长也应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幼小衔接工作。那么,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对于幼儿的成长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可以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启迪智慧之门,又为儿童的成长赋能,为一生成长奠基。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方式、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都不同,但小学生活的神秘感及探索欲也时刻在激励着孩子们的求知欲,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做好规划,让幼儿顺利实现幼小的顺利衔接,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激发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向往
可以通过视频观看小学的学习生活,让幼儿知道上小学以后有更丰富的知识促使自己取得更好地成绩,有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另外,通过实地参观小学生活,感知小学生活的学习生活与氛围,感受作为小学生那种自豪感。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与习惯
学前阶段主要是为幼儿打下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从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奠基的重要时期。一个好习惯成就好的未来,因此,习惯的培养要比书本知识的学习的作用就更加凸显。
读书习惯
众所周知,得阅读者得高考,可见阅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入学前我们就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读书能够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思维能力,学到书中的道理,同时更为以后的写作埋下了伏笔。
自理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的好习惯,为其自理及自律习惯养成奠定了基础,让幼儿学会了整理,学会了担当,学会了正确面对每一件事。
集中注意力
入小学以后,家长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的取得是多方面因素积累而来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注意力对孩子成绩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入学前培养孩子这种能力。通过专注力培养让孩子养成做事专注的好习惯。
4、交往能力
如果孩子交往能力差,他会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会产生怯懦、胆小,不敢说话,但如果孩子交往能力强的话,她在班级和老师、同学交往都是突出的。与老师交流的好,课堂上她就会抢占话语权,所得到的机会就会多,跟老师互动交流的机会就会多,而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程度决定她的学习状态和成绩。每次和老师主动交流的时候,她会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想,而且会和老师寻求对接。这样,对孩子知识的把握,思维的思考,包括对课堂知识的占有量都是占优势的。与同伴之间有很好的交往能力会使得关系和谐,在集体中有充分的自信,很好的表现自己,而且在集体中是非常受欢迎的。这样对孩子积极的心理健康建设是非常有益处的,有一个好的阳光心态,促进孩子好的道德品质,对孩子身心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5、表达能力
爱表达的孩子,老师关注的就高,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获得了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希望做的更好,让老师给予肯定和赞扬的,时时促进自己往上进的地方发展。为此,需要从小班入园通过一系列活动,为孩子搭建平台进行自我展示,如自我介绍、晨检播报、介绍食谱等。
6、倾听能力
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地提醒、督促和指导。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定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教师讲解的良好习惯。
推荐阅读:学前教育论文一般都发到什么期刊
三、养成好的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感兴趣,那么效果就是事半功倍的。这种兴趣就需要我们在学前阶段培养,怎么培养呢?幼儿园教学方式是游戏化教学,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参与其中,孩子感受快乐游戏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对知识产生了兴趣,那么入学后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使得他对每一个新知识都产生好奇,驱使他通过渴望获得知识而不断去求知。
孩子的成长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应注重的是“脑力开发”,而不是揠苗助长。家长应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本着“笨鸟先飞”的思想。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标志性阶段。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顺利的过渡到小学生活。——论文作者:张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