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摘要:通过对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等理论知识的回顾和研究分析,本文从地理空间角度构建了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并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例进行了新疆各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各地区中学的覆盖率和中学学龄人口覆盖率整体高于小学;2)各地区存在学校配置数量较高、空间布局有待优化的不一致性;3)各地区的差异主要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学龄人口数量和城镇化水平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等化;空间化;综述;城乡
0引言
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主要以教育基础理论、社会学、心理学为理论依据[1-3],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和分析。随着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公共管理和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的发展[4-6],基于定量和GIS技术进行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已成为主要方向,选取能够表达教育资源空间布局或交通便利性的指标进行教育均等化的评价分析[7-8],或者将具有空间特性的指标与行业标准规范进行结合建立适用性较强的评价指标[9-11]。采用地理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进行空间指标计算或空间建模分析[12-19]。总之,基于地理空间视角构建定量化和空间化的评价指标是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
本文选取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研究区域,根据学龄人口分布、学校空间分布和入学交通条件等情况,以新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融合行业专题数据,计算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地区基础教育的空间覆盖程度和资源配置水平,对该区域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与优化、交通条件进行分析,综合反映该区域基础教育服务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为地方政府部门决策和社会服务提供重要依据。
1研究区概况
天山北坡经济带位于天山北麓,东起哈密,西至伊宁,包括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州直辖、塔城地区、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总面积约40余万km2,约占新疆总面积的28.86%。该区域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发达,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是新疆最有优势和潜力的地区,在新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新疆乃至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截至2014年,该区域小学校数量约占新疆42.61%,中学校约占50.58%,小学学龄人口约占38.21%,中学学龄人口约占25.31%,中小学教师约占39.56%(来源于2015年新疆统计年鉴)。
2数据与方法
2.1数据来源
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如学校和居民点数据来源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行业专题数据(中小学学龄人口数、教师数来源于新疆教育厅,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2015年新疆统计年鉴)。
2.2研究方法
本文从学校配置水平和入学便利程度两方面建立评价指标,其中学校配置水平是指一定服务半径内学校的分布状况、覆盖程度以及服务相应年龄段人口的情况,是以居民享受中小学教育服务的数量来反映一个地区学校配置的合理程度,用中小学服务半径内居住小区、行政村和中小学学龄人口覆盖率等指标反映基础教育机构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学龄人口的服务强度,根据“小学就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学就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的规范,本文中小学服务居住小区半径设定为500m,中学服务居住小区半径设定为1000m,小学服务行政村半径设定为2000m,中学服务行政村半径设定为3000m。入学便利程度是指一定服务半径内居民可供选择的中小学数量,以享受中小学教育服务的机会来反映一个地区学生就学的便利程度,用就近入学交通距离指标反映学龄人口入学的便利程度。
通过叠加分析法、比值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路径分析法、蒙特卡罗分析法(MonteCarlo)和归一化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各地区评价指标的值,再通过等权相加的方式得出各地区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指数[20-23]。
3研究结果
3.1学校配置水平
3.1.1小学配置水平
图1反映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地区小学配置水平,值越高说明小学服务半径内覆盖居住小区、行政村和学龄人口的情况越好,其配置水平越高。由图可知小学服务半径内居住小区覆盖率、小学服务半径内学龄人口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均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小学服务半径内行政村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有伊犁州直辖、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说明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等地区的小学配置水平高于其他地区。
3.1.2中学配置水平
图2反映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地区中学配置水平,值越高说明中学服务半径内覆盖居住小区、行政村和学龄人口的情况越好,其配置水平越高。由图可知,中学服务半径内居住小区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塔城地区、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和克拉玛依市;中学服务半径内行政村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和五家渠市;中学服务半径内学龄人口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有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说明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和克拉玛依市等地区的中学配置水平高于其他地区。
3.2就近入学便利程度
图3反映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地区入学便利程度,值越高说明就近入学的交通距离越长,其入学便利程度越低。由图可知,就近入学交通距离较短的地区有克拉玛依市、博州、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州直辖,说明其学龄人口受教育服务的机会较多,就学比较便利。
3.3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情况
图4反映了各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值越高说明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越高。由图可知,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有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等地区,说明这些地区在中小学的空间配置方面和空间合理性方面均好于其他地区。
4讨论与分析
4.1城乡地区学校覆盖情况分析
通过对比小学和中学两类教育服务设施(即学校)对居住小区、行政村的覆盖率(如图5所示)可知:在各地区之间,中小学对居住小区、行政村的覆盖对比趋势基本一致,小学覆盖率高的地区中学覆盖率也高,小学覆盖率低的地区中学覆盖率也低,且各地区内部,中学的覆盖率整体高于其小学覆盖率。
通过对比城市和乡村地区的中小学覆盖率(如图6所示)可知:不同地区内部,城市和乡村地区的中小学覆盖率没有明显的一致性,有些地区城市范围比乡村范围的中小学覆盖率明显高,例如昌吉州和塔城地区;有些地区则是乡村范围比城市范围的中小学覆盖率明显高,例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伊犁州直辖、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市和哈密市在城乡范围的差异不明显。
4.2中小学学龄人口的覆盖情况分析
通过对比各地区的中小学学龄人口覆盖情况(如图7所示)可知:各地区之间,中学和小学学龄人口覆盖率的对比趋势基本一致,中学学龄人口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其小学学龄人口覆盖率也高,各地州内部,中学学龄人口覆盖率整体略高于小学学龄人口覆盖率。
4.3学校配置水平和便利性条件的情况对比
通过对比各地区之间学校配置水平和入学便利程度(如图8所示)可知:各地区的学校配置水平明显好于各地区的入学便利情况。由此说明,虽然学校在空间覆盖情况方面较好,配置的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教育需求,但由于学校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的入学路途较远、不方便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不仅在数量上有待增加,其空间布局和规划也有待改善。
4.4与社会经济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汇总分析常住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小学学龄人口、中学学龄人口、学龄人口总数、教师人数、非农业人口、GDP、前一年的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均GDP、供水总量、地表水径流量、地下水径流量、用水总量、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来源于2015年新疆统计年鉴)等数据与基础教育均等化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详见表1)得出:天山北坡经济带基础教育均等化指数主要与非农业人口、GDP、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公共财政收入等指标的相关情况较好,R>0.72,非农业人口是反映城镇化水平的重要依据,GDP特别是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公共财政收入是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说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非农业人口规模对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有重大影响;与人口(含学龄人口)呈弱相关,说明人口规模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基础教育均等化有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带中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相比其他地区较高,其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相比其他地区较高,因此,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发展地方经济和推进城镇化发展是提高基础教育均等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推荐阅读:发表基础教育论文的国家级期刊有哪些
5结论
通过城乡范围中小学覆盖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各地区中学的覆盖率和中学学龄人口覆盖率整体高于小学,一是与中学服务半径比小学服务半径大有关,二是与中小学学龄人口的需求大小有关,小学配置数量与小学学龄人口需求的差异相对较大,中学配置数量与中学学龄人口需求的差异相对较小。
2)各地区存在学校配置数量较高、空间布局有待优化的不一致性。本文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主要通过服务设施的空间覆盖率、空间可达性来反映服务设施的覆盖情况和便利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各地区拥有较多的服务资源并不代表其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还与其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有关。
3)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规模仍是制约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的基础性工作,是地方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和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的公共资金投入力度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6结束语
由于数据所限,本文主要采用定量与GIS相结合的手段从基础教育服务资源(学校)的空间覆盖和便利程度的角度综合反映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重点突出基础教育服务资源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配置的“量”。基础教育服务资源以学校为载体,还包括教师、仪器设备、教材、校舍等软硬件资源,后续将从资源“质”的角度对基础教育服务资源开展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估,从而提供更加完善的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