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学生党群三联系制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0-04-14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党群三联系制度的背景和理论基础,探讨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和长效的党群联系机制。

  [关键词]党群联系长效机制

关于学生党群三联系制度的探索

  一、背景

  党员同志和群众之间的联系一直被我党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党员同志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联系,关系到我党的执政之基,应该把它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处理。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总体状况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应该及时解决的问题,需要上级各部门加以重视。

  首先是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就应该严格审查,很多学生的入党动机中都包含一定的追求“实惠”的意味。近年来,学生党员的比重不断增加,增强了高校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对于引导学生进步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但是也存在一部分同学的入党动机包含功利主义的色彩,总是认为入党能够增加自己在评优和就业中的优势,将党员作为自己踏人社会、找工作的资本。总而言之,就是将入党看成是自己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砝码。这些错误的思想,严重的影响着学生党员党建工作队伍的纯洁性以及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其次是少数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循规蹈矩,缺乏创新。多年以来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不能够有效地增加,使得少数高校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开始墨守成规,不能够很好的与时代接轨。有的甚至漠视发展的眼光,仅进行专业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水平,而不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综合素质考察的指标。还有一些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总是一个模式,缺乏创新,并且逐渐养成走过场的泛泛之风,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最后是党组织在党员教育过程中仅仅注重思想而忽视了心理。长久以来,高校对于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往往体现在简单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上,去考察学生党员的政治热情和学习成绩,但是很少切心的去关心学生党员的心理是否健康。实际上,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心理甚至可以决定思想,并且引导学生去做一些不正确的事情。很多思想和道德方面的问题归根究底都是其心理方面的障碍所致。

  二、三联系制度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基层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O6年中央文件《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的长效机制就是密切联系群众。O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继续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健全联系制度,创新联系方式。

  刘斯在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中提出了一种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机制。即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创新活动载体,构建以学生党员“三轨制”管理、党员干部“三联系”制度、党群共建“三延伸”活动的“三三三”党建工作新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三联系制度的组织覆盖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之一,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为此学校党支部应该制订具体的党群联系制度。

  一是院系党员联系小组。一位党员一面旗,党员应自觉地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位党员联系一个组室(可以是工会小组、年级组、学科组、教研组等)。一位党员至少联系结对本校一名普通教职工,关心他(她)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有困难就帮,有疑问就解,有特殊情况就向党组织反映,促进联系人不断进步。

  二是宿舍党员联系小组。党员至少联系一名学生群众,无论是在思想、经济、学习还是行为上都应该给予其无私的帮助,帮助该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将党群联系的深度和广度作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指标。分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手册》到每个学生党员手中,每个党员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该手册,各个支部应该及时检查登记情况。

  三是社区党员联系小组。党员应该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和各个楼组的党建活动,努力为建设文明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各个党支部定期的做全体党员党群联系情况调查。另外与社区居委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通过互访的形式加深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四、三联系制度的联系载体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将“创新模式、加强沟通和分类联系”为原则投入到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去。学生的权益首先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在此基础上再去探讨新的方式方法拓展党群联系。应该多采取换位思考和感情交流等方法,对于学生的意见应该认真听取和吸收,并且尽快进行落实。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也应该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联系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效率。

  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群众和党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进步。群众有义务督导党员和党支部的工作,并且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问题和意见。同时学生党员也必须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最好建立长效的意见采集机制。两者应该结合起来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通过自己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进步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团结大家共同完成党的任务。学生党员还应该主动联系群众,去寻求他们的意见,虚心请教,并且及时反应群众的愿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且协助各院校共同实现党群联系机制的运转。

  为了顺利开展党群三联系制度,学生基层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载体进行工作的实施。具体载体形式包括:

  (1)日常谈心和交流。主要通过学生党员与群众之间相互主动地交流谈心。相互倾听对方的意见,互相交换自己的意见。学习、科研、思想、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日常交流的内容。

  (2)邀请群众参加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必须要说明的是,党的支部民主生活会必须是一个公开化和透明化程度很高的会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接受群众的监督,不断改善自己的不足,达到进步的目的。邀请群众参加党的会议并许可他们发言,一方面监督党员同学的日常工作是否合规,另一方面可以向党组织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党员同志应该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

  (3)结对参加学术论坛、实践公益等活动,携手共同成长。党群三联系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做到群众与党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他们相互携手,才能共同发挥彼此的带头作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4)推行党员服务承诺制。可以开展一些以服务师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积极邀请党员和群众参与。并且规定党员必须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做几件实事。而且承诺的内容要以实际为基础,必须关系到学生的权益。在具体承诺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受到党员和群众的共同监督。

  此外,鼓励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不断创新研究生党群联系载体和联系服务内容,并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推广运用到党群联系工作中去。

  五、关于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结一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建立党群三联系制度的长效机制:

  (1)针对党员同志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努力激发学生党员主动联系、主动帮助群众的积极性。要树立“以服务群众为荣,以背离同学为耻”的观念,努力提高自己与群众之间的感情,端正自己的态度,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方法和思想,提高自己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技巧和本领。

  (2)应该建立长效的党群联系机制。各个基层党组织应该在相关院系的领导下制定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党群联系制度,不断加强党群联系的范围和频率,并且增加党群联系的覆盖面。

  (3)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党群联系新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党群联系的互动性。学生党员和群众可以就相互关心的问题进行实时磋商,集思广益。一方面规避了大家不能见面的风险,一方面提供了一个联系的新方式。并且网络平台可以及时将党组织的新政策、新方针以及征求的意见和民意调查发布出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发言权。同时可以通过该方式的实施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党群联系的步伐中来。

  (4)建立完善的监督和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可以使学生党员自觉规范自己的措施,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监督群众提出符合现实的建议和意见。激励措施一方面保障群众广开言路,积极参与到党群联系的机制中,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自身素养和积极性。

  关于学生党群三联系制度的探索相关期刊推荐:《江苏科技信息》(半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综合指导类科技月刊,创刊23年来,秉承“科学、严谨、诚信”的办刊方针,“院士话题”“自主创新”“申报指南”“知识产权”“科技金融街”“公共服务平台”“民企在线”“地方科技”“管理论坛”“研究与交流”等特色专栏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