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教学的创新发核心期刊

发布时间:2013-09-06

  【摘要】由于现今社会人才的需要,高职教学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高职教学的创新就成了近期高校教育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高职教学 教育创新 教育教学 教育期刊投稿点这儿

  高职教育是近年来国家重要建设的高校教育之一,它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适合时展的潮流,因此,面对原有的不完善、不健全的高职教学,我们要大胆的进行实践和尝试,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使高职教学达到一定的创新。

  一、高职教学存在的弊端

  1.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过少且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过于空洞

  众所周知,高职的学生成分比较复杂。他们不单单是高考中成绩较差的高中学生,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是三校(职高、中专、技校)的学生。这就在学生上课时的教材选择上有很大的要求。而原有的高职教材只适应三校的学生,对于高中为起点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由于三校生在其高中期间已经学过一部分的专业课程,因此,在上专业课的时候往往也会造成“一头重”的现象发生,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原有的学校教学计划安排上,许多专业的教学计划难免过于教条,且重复课程很多,有时候甚至出现不同的专业上同一门专业课的情况,或者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只可以学本专业的知识,对于外专业的知识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这样也就给许多有天赋的学生减少其发挥作用的空间。

  2.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理论教学“本本主义”比较严重

  由于被传统教学观念的误导,许多高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单一的书本教学法,上课的时候教师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就可以了,无论书本上的知识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管它是否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能适应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并且不能够发挥他们的特长,就更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所在。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必然会产生学生上课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

  3.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授课方式过于俗套

  高职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教师还很少,什么样的教师适合高职教学,还在探讨之中。就过去而言,大多数的高职教育教师都是本科老师在兼职教学,上课的时候也是用要求本科学生的一切来要求高职的学生。许多的教师采取的都是讲学的形式来讲授高职的课程,其教学工作还在遵循过去传统的模式,永远不会离开自己所拥有的“三尺讲台”。很少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只是一味的“我说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记”的方法;再有,上课的时候,学生听到的都是从老师的嘴里说出来的书本上的东西,看到的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面的字迹,完全没有新意,这也就造成了“你说我睡,你问我忘,你写我抄”的课堂现象。

  二、当今高职教学的创新之处

  1.强了专业教材的建设且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

  高职教学对于书本的要求很高,它要求要有包含高新技术的高水准的教材和讲义。鉴于原有教材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获取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信息,并把它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催化剂,不断的注入到教材和讲义中去,确保教学的内容对过去具有诊断性,对现实具有指导性,对未来具有预测性,这样才能真正的带领学生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另外,在教学计划上要做必要的调整,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要本着“宽基础、活模块、精专业”的思想,冲破专业的限制,以社会需求为主,在基础课的基础上,加入专业课、选修课以及跨专业选修课,保证在学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围绕市场需要的课程的编排。并且可以有选择性的开设计算机、实用语言等特色课程,充分的满足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需要。

  2.强了实践课程的设置,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单纯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加上许多以三校为起点的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知识已经详尽的掌握,在课堂上过多的进行宣讲,他们是难以接受的。他们的强项是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就要在实践方面有所加强,多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着重在实践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并且在学校中要开展合适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演讲比赛、计算机操作比赛、社会调查等,以此来培养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社会需求型人才。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把他自己更有用的信息发布,共大家学习,促使一道进步;再有,在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也绝对的不能放松,使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使他们成为技术过硬、品质优良的复合型人才。

  3.施“双师工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不仅肩负着理论教学的任务,还要担当起实训指导、技术推广等任务,这就要求在我们高职院校中任教的教师是适应时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不失时机的推出政策,培养一些本身基础较好,且理解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自己通过留学和转岗的方式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学校还可以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档次。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或到实训基地开展演示性教学,都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生动的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使自己掌握至少两门以上的语言,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双语教学,使我们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也可以适应国际人才的需求。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与实践,一定会把高职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崭新的高度,使我们的高职学生走上社会就可以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比较[J].职教论坛,2001,(1).

  [2]杨进.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当实现的十个转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

  [3]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语模式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2,(4).

  [4]罗登红.加强教改实践,实现高职教学创新[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5]娄玉琴.高职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1,(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