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以小班美术区域活动的评价为例
发布时间:2020-03-25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积极探索、互相交流的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学习与活动的重要载体.区域活动评价是区域活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不断改善区域活动的关键.区域活动评价也称评估,是指对客观事物或活动的状态描述和价值判断,具体地说有两方面.第一,客观事物或活动是评价的对象,状态描述属于形成性评价,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描述评价包括区域活动中的环境、材料、规则的评价;动态描述评价包括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观察、操作、探究的独立性、计划性、有序性、坚持性、合作性等的评价.第二,价值判断属于终结性评价,是对结果的发展水平的评价.如区域活动中幼儿观察、探究后的发现是否有意义,动手操作的作品是否有价值或有创造性.评价起着“承上启下”的发展功能,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评价是推进班级区域活动不断发展的有力手段.目前许多一线幼儿教师虽然知道评价的重要性,但是对区域活动的定义不甚明确、对需要评价的内容不知所措、对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更是茫然,所以出现在区域中不知怎样观察、对幼儿的活动不知怎样评价、对观察到的现象不知怎样解读等困惑.怎样在区域活动中有效地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更好地了解区域活动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或策略,最终促进区域活动的不断发展?本文以小班美术区域活动的观察评价为例,介绍区域活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二、区域活动评价的具体实践
(一)确定观察评价表
区域活动中教师需要观察什么?用什么方法观察?观察的标准是什么?为了有目的地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之前,可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五大领域小班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制订出适合小班年段区域活动的观察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评价项目、评价标准、评价分值、评价总分、权重系数和实际得分等组成.评价项目又分为A级、B级、C级,A级项目包括区域条件保障、幼儿活动、教师指导,之后分为具体的B级项目和更为具体的C级项目.评价分值是区域活动观察后进行定量评价的方式.
在小班美术区域活动评价实践中,教师可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进行初步的评价,以达到评价的有效性.
(二)进行现场观察
教师拿着“观察评价表”进入美术区,对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观察.可以边观察边记录,也可以先运用手机等设备拍摄幼儿的活动过程.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个幼儿进行观察,也可以多个幼儿同时观察.由于教师有评价表在手,因此心中有准备,能很快地进入观察的角色中,不至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三)流水式记录观察现象
流水式记录观察现象是指用最直白、不加渲染的文字进行观察记录.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然后根据记录做出客观评价.
区域保障条件是评价内容的第一个A级项目,它包括环境条件、材料条件和规则条件三个B级项目.教师的观察评价具体是依据C级项目进行的,应该怎样进行记录呢?
[案例一]一进入美术区,看到的是区域门口的进区标志,是一个长方形的纸板,上面的提示是图文并茂的,图像大,文字小;一个硕大的灯笼挂在区域门口,一棵挂满礼物的新年树摆放在美术区的中央,树上的新年礼物各种各样,有自制贺卡、装饰过的小花瓶,还有粘贴的小动物图像等;窗户下的墙面被装饰成涂鸦墙,墙的四周用红色颜料画出花边;区域中的柜子里摆放着许多半成品的底图,上面有动物、植物,还有一些与节日有关的物品,包括帽子、手套、围巾等,材料中还有家长带来的互动材料,如塑料瓶、灯笼、刮画纸等.
以上是对环境和材料投放的具体观察记录,这些对后面的评价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
[案例二]活动幼儿有十名.在教师刚开始讲解区域玩法和要求时,十名幼儿能够专注地听教师的介绍.过了五分钟,一名幼儿开始坐不住了,在教师的提醒下,又重新回到专注状态.活动中,十名幼儿中有五名主动选择了美术区,开始进行美术活动.一名幼儿选择了涂鸦墙,两名幼儿选择了刮画纸,两名幼儿选择了涂色.小黄围上围裙,但绑不上,走到教师身边,对教师说:“陈老师,围裙绑不上.”教师帮助小黄绑好围裙后,小黄走到柜子前,找到一把毛笔,看见装有红颜料的盘子,拿起盘子,走到墙边,蹲下来用毛笔画短线,一边画一边说:“我要画烟花.”小黄在墙上画出长长短短的烟花,很高兴,拿着笔,走到教师身边说:“陈老师,我画的烟花漂亮吗?”陈老师跟着小黄走到涂鸦墙边,低下头,看了一下,说道:“很好,你画得很好,如果可以用其他颜色再画些,就更好看了.”
以上是对幼儿活动和教师指导的观察记录,这样的记录就是教师在观察中根据制订的观察要点,有条不紊地聚焦幼儿的行为和教师的介入行为而进行的流水式观察记录,它为后面的定量评价做好准备.
(四)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
观察记录之后,教师根据评价项目中的具体评价标准并结合定量的分值对具体的区域活动内容进行评价.下面是某教师对某园小一班美术区域活动的评价分析.
1 (1)美术区区域条件创设能有效保障幼儿参与活动.首先是区域环境主题明确,主题源于生活并体现节庆,这两个方面均得分8分.这主要表现在主题源于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比如新年礼物(贺卡、灯笼、花瓶)、涂鸦(烟花、刮画纸)等,体现出浓浓的节庆氛围,而且环境的布置也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爱、有趣).幼儿在活动中对环境不陌生,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次是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方面,体现了小班特点,教师创设、师幼互动创设、师幼亲互动创设、教师投放、师幼互动投放、师幼亲互动投放等项目分数均得8分.比如,教师在家长提供的底板上面画好了花瓶、大树等各种底图,在区域中增添了许多半成品的东西,让小班幼儿添画或者接着制作,这些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师幼亲的互动.活动在规则条件的简洁性、形象性、特色性方面做得很好,得分均为8分.比如,美术区的进区图案是很形象的画板和画笔,让幼儿一看到这个图像就知道这是美术区;另外规则要求非常简洁,让小班幼儿看得懂,也会理解.此外,区域里面的材料丰富多样,而且分类得很好,排列得很整齐,有利于幼儿的使用.
(2)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状态积极主动.首先在态度与行为方面,幼儿的表现较好,得分都是8分,表现在幼儿能专注听介绍.教师运用图片、实物等形式介绍美术区中的活动材料,特别是选择制作内容的注意点时,多数幼儿能始终认真、安静、持久地听.幼儿能迅速地进入区域,目的性很强地选择好自己需要的材料,马上进入操作环节,相关项目得分均为8分.其次在能力与情感方面,活动中幼儿在有序、持续探究方面表现也较好,得分也都是8分.
(3)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态度、方法上表现较好,得分均为8分.比如,不管是幼儿发起的互动,还是教师发起的互动,教师都能积极回应.如在涂鸦墙上画烟花的幼儿用红颜料画了短短的烟花,她很高兴,想得到教师的表扬,于是走到教师身边,对教师说:“陈老师,我画的烟花漂亮吗?”这时的教师没有敷衍地回答她,而是跟着她走到涂鸦墙,认真看了一下说:“很好,你画得很好,如果可以用其他颜色再画些,就更好看了.”这种互动,既是对幼儿的肯定,也是对幼儿的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
(1)幼儿在活动后主动有序整理材料方面表现较弱,得分2分.活动结束后,幼儿大多不会自主收拾材料,在教师的提醒和督促下,才逐渐收拾清楚,时间花费较长.
(2)活动中多数幼儿不能正确表达探究过程,得分2分.小班幼儿的活动多是专注动手操作,受年龄特征影响,口头表达能力偏弱,只能应对教师的一问一答.
(3)幼儿在合作互动方面表现较差,得分2分.在活动中,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因素,在有效合作、持续合作等方面表现较差,基本都是自己玩自己的.
本次活动总体评价得分85分,水平良.
(1)建议重新调整美术区的空间布局,以免人数一多,显得拥挤,幼儿操作时放不开,特别是涂鸦墙可以适当增加空间.
(2)教师指导偏多:集中评价环节中,教师自己说得太多,没有引导幼儿多讲、多表达.
(3)在收拾玩具的环节,教师可以多用一些激励的语言,鼓励幼儿主动收拾玩具,培养幼儿主动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总之,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过程提升了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水平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能力.我们将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持续的观察与分析,为创设适合幼儿的区域环境与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及运用有效的区域活动指导策略而继续深入探索.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以小班美术区域活动的评价为例相关期刊推荐:《基础教育参考》(半月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是专门服务于基础教育各级行政领导、中小学校长、教育教学研究人员、骨干教师和关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各界人士的一份国家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