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发布时间:2020-03-12
摘要:本文结合十九大精神,探析新时代背案下,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深入解析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强调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服务国家发展,并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新要求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使命;责任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广大继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责任使命,努力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做出新贡献。
一、新时代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近性
(一)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l988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在全国形成实施科教兴国的热潮。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高校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高等教育的质量、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当今社会,高等教育越来越受重视,高校继续教育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科教兴国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继续教育因为其具有教育内容的前沿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对象的社会性、教育需求的市场性、教育时间的灵活性等特点,能够使我国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率获得极大提高,能够促使劳动者成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新技术型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能够培养一批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大力发展高校教育继续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要求
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整体来看仍然存在“整体国民接受教育年限偏低”“整体国民素质偏低”等特点。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来全面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要靠学历教育培养,更要靠继续教育去提高。现实竞争中,每个人都能感到,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太快,知识更新速度惊人,不学习不充电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有专家统计,在人的一生中,大学学习时获得的知识只是所需知识的10%左右。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给具有一定基础的各类人才创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再学习的机会,使之能够更加适应工作岗位、适应市场竞争,是一条抢抓机遇、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要求。
(三)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20I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客观上就要求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发展高校继续教育。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是社会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和基地,通过高校继续教育,能够将高校的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充分结合、有效结合和快速结合,从而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好态势。
从目前国内实践来看,高校继续教育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已经是政府和企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和最快方式。从国外经验来看,高校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国外大企业大公司创新技能的普遍做法。因此,大力发展高校继续教育可以说本身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现代社会,劳动者“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相应的劳动数量了,而是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尤其是进入2l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国际竞争亦更加激烈,社会发展与教育的联系也更为密切,知识的转化与应用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和人类进步的直接推动力。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继续教育是以培养具备某一特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各种层次复合型、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它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最紧密和最直接联系的教育类型,它在培养劳动者专业素质、发展劳动者的智能,塑造劳动者职业道德品质、人格,传授生产技术等方面更加具体,能更加直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九大报告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个部分,专门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为高校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责任,其中“办好继续教育”是基础,“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关键,“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是目标。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最终都是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具体任务而言,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军事人员现代化”“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等。这些人才培养任务涵盖了方方面面。每个人才培养领域都是高校继续教育的新使命、新责任,高校继续教育都应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做出重要贡献。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伟大实践中,国民受教育程度高低无疑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继续教育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改善我国人力资源状况,是高校继续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三、适应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要加强高校继续教育的制度保障系统建设
教育体制与制度创新是继续教育实行内涵式和外延式共同发展的外部条件和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实施的“两级管理,分类负责”管理体制仍未突破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要赋予高校继续教育充分的自主权。有关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简政放杈,加强宏观管理,着重于规划指导、政策协调,把主要精力放到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目标监督、组织协调方面。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继续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方针政策,以利于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也要认真思考如何理顺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如何把继续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如何解决高校内部继续教育定位不准、多头管理、分散办学、机制不畅、效率不高等问题;如何将学历继续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质量监管体系之中;如何健全学历继续教育与校内教学质量及监管的体制机制等等。这些都需要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思考。
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是调整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好管好该管的,理顺上下级管理职能的分工,确立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制度基础。充分挖掘蕴藏在全国各地、广大民众和民间的创造性、积极性,发展继续教育,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运行机制。
(二)要优化高校继续教育内部结构
高校继续教育结构是指组成继续教育总体系内部的办学方式、层次比例关系及其衔接方式。从办学方式看包括函授、面授、远程教育等;从层次上看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需要多序列、多层次共同发展,但共同发展不是同等规模速度的发展,需要找出当前的发展重点,以点带面。
继续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一样,是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作为与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最紧密、最直接联系的教育类型,在培养劳动力专业素质、发展劳动力的智能,塑造劳动者职业道德品质、人格,传授生产技术等方面更加具体,能更加直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高校继续教育要亮出新姿态,主动调整内部结构,服务困家经济社会发展。要积极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与服务机制,助力“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精准扶贫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自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布局、面向社会人力资源建设需求、面向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模式。
(三)要实现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与聚集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的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继续教育一方面要用好现有的各类资源,实行继续教育系统内外的教育资源互补。另一方面也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聚集教育资源。各级主管部门要从改革的全局出发,彻底打破因管理分工而形成的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效用。同时资源重组应采用市场机制,并具有机制创新的新方式。
建立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制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构建继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立交桥;推进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加强学习成果转换。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者能够在各种“门”之间自由出入,又能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重组和合理利用,有利于解决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发展任务紧迫与发展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
(四)要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继续教育市场作为普通市场形式之一,同样遵循普遍的市场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等。继续教育的市场性竞争迫使教育机构重视充实自身办学条件,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获得不断的自我提升,使整体的继续教育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高校继续教育引入市场机制,使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劳动者具体能力的要求通过教育市场得到真实的反映,用供求关系有效调节人才培养的节奏。价值规律使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劳动价值得到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公平条件下的市场竞争是教育进步的动力。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作用必然使继续教育的质量得到真正的提高,使教育机构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进而使全社会的综合教育效益得到提高。
(五)要建立合理、高效、可行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提高高校继续教育质量必须得有把“尺子”,即要有明确识别质量高低的评估体系。质量评估体系中,除了针对高校继续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工具、教学评估、师资质量、教学设备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教育对象的重要作用,强调教育对象的评价、收获与效果等。
总之,高校作为优质教学教育资源的聚集地,是人力资本形成与提升的主要场所,可以极大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能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实践意义和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时代对高校继续教育提出了新使命、新责任和新要求。高校继续教育要不断发挥其专业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担负起助力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历史重任,为我国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贡献更多的力量。
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相关期刊推荐:《继续教育研究》以宣传党和政府有关的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探讨继续教育理论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交流继续教育办学经验,指导继续教育教学为宗旨,倡导终身教育理念,为经济建设服务。始终以学术交流为目的,指导学习和实践,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目前,设有: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理论探索、政策导航、成人教育、教育管理等几个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