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电子论文 > 正文

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雨课堂”改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关键教学环节

发布时间:2020-03-09

  摘 要:针对工程教育认证对计算机专业“计算思维能力”的要求,分析了C语言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雨课堂”构建动态反馈增量式案例教学方案,改进课程教学三个关键环节。该方案的实施可建立实时监督评价机制,教师便于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有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明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计算思维能力;雨课堂;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雨课堂”改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关键教学环节

  0 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 。落实到C语言课程,需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即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能够用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编程实现。C 语言程序设计是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知识量大面广,是“培养计算思维第一课”。预习、授课、复习是课程学习的三个关键环节,如何在这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有课时,持续改革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各教学环节,使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这些值得研究。目前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⑴ 无有效监督检查机制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C 语言语法繁多、细碎,在课时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预习和复习显得特别重要,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靠学生自觉。无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导致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⑵ 作业评价机制落后

  目前作业评价机制,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作业是目前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作业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课后完成,很难杜绝部分学生抄袭作业。这样的作业无法反映全体学生学习的真实效果,教师也无法通过这样的作业去调整上课节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内容。

  ⑶ 答疑时间滞后,答疑人员,内容分散

  答疑,是另一个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操作时,往往答疑人数分散,所涉及内容范围较大,往往答疑结束,教师疲惫,可是仔细想,又无法通过答疑内容总结出下一步自己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利于工程认证要求的持续改进。 ⑷ 案例无法及时修正改进案例的质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适应压缩学时后的教学要求,需要精减案例。目前,案例是教师根据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完成的,但是由于作业、答疑反馈环节存在的问题,使得教学案例无法及时、准确、动态地修正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雨课堂”这一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以其独有的实时推送课件及自动统计功能,为解决以上在C语言教学中长期困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途径。因此,笔者以“雨课堂”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C 语言课程改革和实践模式。基于“雨课堂”建立新的预习、复习方式,形成实时监督评价机制,构建基于 “雨课堂”的动态反馈增量式案例教学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可以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性循环,利于教学持续改进。

  1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方案改革

  1.1 基于“雨课堂”构建动态反馈增量式案例教学方案

  采用“雨课堂”建立新的预习、复习方式,形成实时监督评价机制,构建动态反馈增量式案例教学方案,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构建动态反馈增量式案例教学方案的三个重要步骤如下。

  ⑴ 雨课堂是MOOC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混合式教学工具,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2] 。授课前,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工具栏,设计预习课件,教师通过手机就可以查看学生预习完成情况,及时掌握学生预习中的难点,调整上课节奏。将预习完成情况纳入平时成绩评定,可以更加有效的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完成预习。

  ⑵ 教师利用雨课堂制作复习课件、测试试卷,可以轻松实现课后复习、课堂小考监督、评价,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薄弱环节。由于测试课件是事先制作,小考时推送给学生,所以节约时间,学生当堂作答,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抄袭作业现象,教师在掌握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后,可以针对错误率高的习题进行详细讲解,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精准辅导。

  ⑶ 在线实时查看分析学生的预习、复习、小考测试结果数据,教师可以精选、改进案例覆盖知识点,做到案例动态调整,按照课程章节形成增量式授课案例,做到有的放矢、改进有依据。

  1.2 基于“雨课堂”教学方案实施

  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按照分阶段、逐次递增的教学改革思路,基于“雨课堂”构建动态反馈增量式案例教学方案,具体实施阶段如图2所示。

  阶段一 按新教学大纲,梳理各章节知识点,以课时为基本单位,按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分类归纳知识点。要让“雨课堂”为我所用,在预习、授课、复习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关键,在各阶段要展现给学生什么层次的知识点需要仔细研究,使每一节课学生在预习、授课、复习阶段所接受知识点能够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预习课件主要涉及识记、理解部分的知识点,主要尽可能在课前,帮助学生理顺思路,熟悉基本概念,复习课件主要涉及理解、应用部分知识点,主要帮助学生利用基本概念原理解决问题,而上课所用到增量式案例库主要负责将理解、应用的知识点讲透、讲深。

  阶段二 按每节课需掌握的知识点,设计制作预习、复习及课内小考PPT,利用雨课堂实现课前、课后学习内容的推送、监督。

  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工具栏,根据本节课已经归纳好的基本知识点所属层次及重、难点设计预习课件及习题,预习课件主要涉及识记层次的知识点,可以设置为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多种形式,同时将理解部分的知识点以思考题的形式给出,它是增量式案例将要解决的新任务和新知识点。将预习课件在课前推送到学生手机端,同时设定预习完成截止时间,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习题目,并在手机上提交。在截止时间前未预习的学生会收到提醒。

  教师通过手机查看学生预习完成情况,将预习完成情况纳入平时成绩评定,可以更加有效的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完成预习。教师将已学过章节的内容制作为复习、测试PPT,相关课件以选择题、填空题、程序阅读题为主。在课程结束后预留一定时间进行课堂小考,将测试试卷PPT推送至学生手机终端,学生当堂作答,提交试卷,实时查看分数,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作业抄袭现象,教师掌握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针对错误率高的习题进行详细讲解,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精准辅导。

  阶段三 分析预习、复习、小考反馈数据,通过兼、并、改、删,精选改进现有案例库,形成联系更加紧密的增量式案例教学方案。由于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在 “雨课堂”里看到预习、复习及小考问题答案的正确率,从而确定哪些问题易错,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教师还可将详细的数据发送到个人邮箱,以便于对学生的参与度和答案进行仔细分析。按照分析结果,可以及时调整案例涵盖知识点。

  通过贯穿于这三个阶段的监督、反馈机制,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性循环,持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2“雨课堂”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

  通过借助“雨课堂”积极改革C语言教学各个关键环节,其独有的优势体现以下三方面。

  ⑴ 建立实时监督评价机制,解决原有学生预习、复习无监督机制,有效克服学生散漫、无约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状态。

  ⑵ 改变原有教学方法、内容改进盲目、滞后的现状。科学利用雨课堂覆盖课前、课后教学环节,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而这些完整立体的数据可以成为客观真实地评价依据,弥补了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不足与缺陷。

  ⑶ 实现案例式教学的动态改进,以雨课堂提供的分析数据为准,可以有针对性地精选、完善教学案例所涵盖知识点,形成更加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增量式案例库。

  3 结束语

  采用“雨课堂”建立实时监督评价机制,构建动态反馈增量式案例教学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教师可以做到有效监督学生完成预习、复习情况,改变以往学生预习、复习靠自觉、作业抄袭等不良现象,通过掌握学生真实学习状态,便于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的改进。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方面都大有裨益,能够更加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雨课堂”改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关键教学环节相关期刊推荐:《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创刊于1984年,由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共同主办,主要面向从事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各大专院校师生、计算机爱好者。致力于创办以创新、准确、实用为特色,突出综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时报道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在科研、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为国内计算机同行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