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养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2-08

  摘要: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也会对青少年的性格养成产生影响。研究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养成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青少年;体育运动;性格养成

浅析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养成的影响

  1.引言

  青少年正处于性格养成的关键阶段,帮助其在这一阶段养成良好的性格十分必要。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影响较大。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对青少年性格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运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养成的影响,营造出有利于青少年性格养成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青少年性格缺陷危害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其学业和职业发展。青少年存在性格缺陷,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1造成学业障碍

  青少年在性格方面存在缺陷,可能会在学习进步方面形成障碍。这是一个1+1>2的命题。性格孤僻的青少年,与人交流受限,导致其可能下了很大的功夫,学习效果却不好,成绩也很难进步;成绩的落后又会间接影响青少年的性格,使其进入“落后——自卑,自卑——落后”的循环怪圈。

  2.2情绪上受到压抑

  一个性格健全的个体,可以积极主动地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从而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性格有缺陷的学生,在面对压力时不能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并可能导致消极情绪的累积,一旦爆发,可能会导致心理崩溃,甚至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2.3生活上易形成不良意志品质

  与青少年生理逐渐成熟相对应的,是其心理成熟的相对滞后。这是由人的成长发育规律所决定的。大部分青少年都有学习的愿望,也有探索新事物的好奇,但相对不成熟的心理发展,使这种学习和探索没有明确的边界。比如,有些青少年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认为这是一种很酷的行为。在有情绪困扰时,他们会选择这种行为来宣泄。于是另一个恶性循环出现了,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必然受到影响。

  2.4社会适应能力差

  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日常沟通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最终都要以融入社会为目标。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的敏感时期,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与自尊心,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估,急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独立。主要表现为不懂得尊重他人;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冲动;行为具有盲目性,可能会因冲动做出违法犯罪行为等。这些性格缺陷造成青少年融入社会困难,进一步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

  3.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养成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对青少年的性格产生积极影响。

  3.1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平台,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即青少年性格培养的必要通道,对青少年性格养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参与体育类活动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乐群性、稳定性和敢为性,心理健康评估程度较高3。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设置,既有助于青少年认清自身优劣势所在,增强青少年的毅力,又有利于其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得青少年身心健康得到更好发展。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养成有着突出作用。

  在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中,动作的规范性、运动的强度等硬性指标是强调的重点,而对影响性格养成的软性功能开发不足。针对这个问题,中小学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调整与改进。体育课教学中,多以游戏活动为主,这样可以使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青少年正确的评估自己,增强自信与自尊,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3.2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除了体育课程的学习,课外的体育运动也十分重要。课外体育运动是青少年之间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与体育课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这种沟通交流打破了班级与学校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并且没有老师的指导与课堂纪律的约束,所有的规则与冲突都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以更加灵活自主的展现自己的性格特征,这也是青少年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等能力的真实体现。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矛盾的存在,使得个体的社会角色性格由自身原有状态向健康的社会性格转变。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体育活动需要基于适度的自我控制、信心状态和其他基本健康心理品质4。体育运动的多样性对青少年性格的发展倾向产生不同影响。例如篮球活动,除了要求自身投篮的准确性外,更强调灵活机智、敢打敢拼以及团队成员间的配合和青少年的团队意识。而足球、篮球、拔河等需要多人配合的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大局意识、战略思维的养成有重要作用。青少年经常参加这种类型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因此,针对不同群体的青少年开展专项体育锻炼,对其性格养成有重要影响。针对那些不愿与人沟通交流的青少年,可以选择参加足球、篮球、拔河等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体育运动,增强在自然条件下与他人进行社交沟通的能力,从而达到改变内向、孤僻性格的目的。

  3.3体育竞赛的影响

  时代在进步,当代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参加体育竞赛,除了学校定期举办的运动会,社会性的商业比赛也有很多,比如三人制小型篮球比赛、七人制足球赛等。这种商业性的比赛,与学校体育课一样具有一定的规则性,与课余体育运动比又少了一定的束缚,还能够使青少年在比赛过程中建立能力自信和良性竞争的心态,可以让青少年充分感受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这可以塑造青少年拼搏进取的上进心,也可以培养其团队意识,这不仅对青少年自身的发展有利,对今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更加有利。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体育竞赛对于青少年的性格养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关论文推荐阅读:初中体育课余训练中的不足及改善建议

  本文基于当前初中课余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这对于培养体育类人才是十分不利的,文章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与建议,从而更好的为体育从业者培养后备力量,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4.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知,青少年性格缺陷会对其自我发展产生影响,适度的体育运动则可以对青少年的性格产生正面影响。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的体育运动,使他们通过丰富多样的运动来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增强自信与自尊,使他们能够得到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首先,思想上重视。青少年所在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思想,改变唯成绩、唯升学率评价学生的做法,从思想上重视青少年的体育运动,重视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养成的影响,从而在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同时,激发青少年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凝聚力,促进他们健康性格的养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养成影响的关注,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的方法和重点内容;学校要更加重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为该群体设置适当的课程和提供恰当的场地,并安排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指导,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良好性格的养成。

  其次,机制上要长效。从青少年的角度来看,体育运动是促进其良好性格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目前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体育竞赛氛围,进而培养青少年的良好性格刻不容缓。社会各界在组织体育竞赛时要充分考虑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性格养成的影响,避免由于短期利益而使结果有失公平,从而对青少年的身心和性格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方案上要灵活。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对青少年性格养成的影响是不同的,针对不同个体确定不同的体育运动方案,使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既符合个人兴趣,也切合个人性格,这样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磨练意志、改善自身性格缺陷,促进自身性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而形成健康人格的目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