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讨论走向发现——小学品德课堂中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19-12-16
摘 要:发现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时主动进行发现活动所必备的品格及能力。在学生的品德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从发现中去学习,因此,在品德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可组织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发现者。通过精心划分、创设情境、选择时机和适时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现思维,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关键词:讨论; 发现; 品德; 发现能力; 策略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基础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现教育”是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之办学特色,以“发现你自己”作为师生发展的核心目标,以唤醒人“发现自我”的意识,培养人“自我发现”的精神。 小学品德课堂上,教师如能抓住时机,创设氛围,让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启发、 集思广益, 则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能力。
一、精心划分,从“滥竽充数”到“百家争鸣”
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很多种,不管是随机组合,还是学生自由组合,或按座位前后相邻的四人或六人为一组,都各有优势。 随机组合的方式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新奇感;学生自由组合,比较有利于学生讨论氛围的融洽; 教师按照课堂需要指定座位相邻的几位同学为一组,则是最为方便的方式。 在教学《怎样和他联系》这一课时,我就是采取了这种相邻座组合的形式。 这种组合的优点是不必太多地改动学生原有的座位,课堂相对稳定,前后桌同学也比较熟悉,往往有一定的默契,也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能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从“波澜不惊”到“热情澎湃”
发现课堂上小组讨论的方式,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开放的思维、讨论与表达的对话平台。 不同的小组成员,都带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化色彩的生活体验、见闻知识、思维方式等等,如果缺少情境的创设,很容易就冷场。 在教学《怎样和他联系》时,说到如何和美国的表姐发送照片? 我出示表姐在美国自由女神像旁的照片,也用视频展现了春游的内容,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 大家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有的同学表示用电子邮件最方便,可以图文结合。 也有的同学认为可以用 QQ 传送,更加直接,快速。 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协调,鼓励组员们平等相待,使讨论在友好的氛围中继续进行。 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发现能力得以提高。
三、选择时机,从“流于形式”到“有的放矢”
在小学品德发现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是要服务于课堂,其讨论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不是“流 于形 式”,而是“有的放矢”。在实施小组讨论时,教师要事先确定主题,明确讨论目的,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发现能力。
1.意见不同,有疑而论
课堂教学中,遇到一些有疑问、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在此时,小组讨论有利于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通过交流获得正确的答案,同时也促进思维的创新。 如在教学《怎样和他联系》时,当讲到洋洋遇到各种情况时,该用什么方式联系? 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进行讨论,6 人小组通过讨论获得答案,大家心服口服。 同学们通过讨论,认识到了不同的表达方式适用不同的状况,且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此,不仅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也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重点难点,比较而论
每堂课都会有重难点,这是教学的必须。 每当遇到重、难点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组织小组讨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样在教学《怎样和他联系》时,重难点就是学会选择正确的联系方式与他人进行联系。 这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不仅要学会选择,更要说清为什么这么选择,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比如打电话的方式, 方便快捷是优点, 但是也有可能受到时间的限制,打给美国的表姐显然不合适,我们这里白天,对方恰是半夜,因此用电子邮件方式会比较恰当,更何况电子邮件还可发送照片,而电话只能口述……同学们个个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其热烈,不仅开拓了思路,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能力。
3.课堂延伸,开放而论
课堂进行到尾声,往往会有课堂的延伸。 这个时候,常会有比较开放式的话题。 比如课堂上,当我问到未来的联系方式会有哪些时,孩子们思维活跃,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举手想要表达,但是上课时间有限,不可能人人发言。 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先是组内讨论,说明各自的理由,然后通过比较、分析,由组长统计,汇总每一位组员的意见,最终得出一致的结果,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给了每个孩子表达的机会。
四、适时评价,从“各抒己见”到“共同提高”
学生的任何表达和意见,都需要得到及时的肯定,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亦是如此。 学生有勇于表达自己的勇气,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来,这是值得鼓励的。 而教师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和赞许,那么学生会更有勇气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能更热烈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学“发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发现自我”和“自我发现”的能力, 而小组讨论则是品德发现课堂中培养学生发现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也是教师掌控课堂、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有效手段。这一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发现,在发现中培养能力。 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积极地开展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发现能力。
从讨论走向发现——小学品德课堂中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策略相关期刊推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月刊)杂志社于1937年在上海创刊。由于抗日战争被迫停刊。胜利后本刊在上海及时次复刊。解放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发行范围扩及全国。1951年,《科学大众》迁至北京出版发行,由中国科协前身中华科普协会主办。目前,主要栏目有:教海探航、科学教育研究、课堂经纬、国外科学教育动态、教师成长与专业生涯发展、科学教育课堂、科学探究园地、高等教育在线、中职教育、幼教天地、热点关注等,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在线编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