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电子论文 > 正文

基于GIS技术的山地地形监测

发布时间:2019-10-15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趋于良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GIS技术对数字信息加以利用来描述客观实体,然后通过相关硬件与软件的运用,采集、分析以及计算空间地理中的相关数据。本文对GIS技术以及山地的定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阐述,分析了GIS技术在山地地形监测的作用,就基于 GIS技术的山地地形监测进行探讨,凭借此体现GIS技术的价值与优势,以供参考。

基于GIS技术的山地地形监测

  关键词:山地地形 GIS技术 监测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趋于良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以地籍测量工作为力,在以往工作人员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山地地形时往往束手无策,而随着技术的发展, GIS在地形监测中得到应用与普及,进而有效解决了山地地形监测所面临的一些难题。GIS技术对数字信息加以利用来描述客观实体,然后通过相关硬件与软件运用,采集、分析以及计算空间地理中的相关数据。相较于其他技术,GIS技术的优势非常突出,在山地地形监测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针对GIS技术在山地地形监测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与研究。

  1 概述

  所谓的GIS技术,就是指运用数字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对空间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进而实现管理目的的一项技术。而在山地监测中,由于其地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土地与地籍管理的关系、使用性质存在一些差异,因此作为操作人员,他们需要借鉴与处理相关数据资料,诸如比例尺截然不同的地形图,以及一些规划图、遥感影像图等等,此时选择传统的方法就难以保证工作效率,同时处理结果也不一定准确。而GIS技术的运用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于山地的定义,首先根据《辞海》可知,所谓的山地,就是指表面高度较大、地貌坡度较大的陆地。相较于高原,山地的峰顶面积不大,相较于丘陵,其高度较大。而地理学则将“许多山的统称”定义为山地,其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具有比较大的切割深度与密度。综上定义,山地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形具有多边形、复杂性,其地势差异较大,地质缺乏稳定性。其形成受到地质运动中内力板块相互作用与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山地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例如山体滑坡就是受到降水量影响。一般而言,山地的交通条件比较恶劣,人类活动也比较少,当然,在一些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的山地,也有人类居住并人造构筑物,比如重庆就是典型的山地城市。

  2 GIS技术在山地地形监测的作用

  2.1 数据存储功能

  基于GIS技术的山地地形监测,可以帮助监测人员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山地中一些物体的位置、等级以及数量等。在面对地形复杂的山地条件时,运用GIS 技术,可以将山地中数据转化为不同的格式,也可以按照设定的比例尺,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处理。此外,基于GIS 技术的空间平台系统还可以为监测人员提供更多便利,提高数据数据处理效率,使后续生产的成本得到降低。

  2.2 监测动态化

  正如上文所述,山地地形相对复杂,多变,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根据时段、位置的不同,监测结果往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处理监测获取的山地信息数据对空间逻辑处理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GIS技术则与其相适应,基于此人们可以实现对山地地形变化的动态化监测,及时掌握山地信息的变化情况,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获取到更加详细的信息数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基于GIS技术的山地地形监测探讨

  3.1 准确分析山地地形现状

  在评价土地适应性时,我们一般会选择海拔、坡度以及坡向等指标,而在山地地形中,这些指标往往与普通地形有着较大差别。其中海拔高度与该地区的太阳辐射、热辐射损失量有密切联系;坡度与坡向则影响到地面接受日照、雨水冲刷以及风吹情况。对于地形复杂的山地地区而言,在具体监测过程中需要对此予以充分考虑,而传统的监测方法难以获取到有效的数据信息,无法对其进行量化处理,此时就需要对GIS技术加以利用。

  具体而言,我们首先要对GIS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加以利用,对海拔高度范围加以确定,然后根据地形情况进行监测,并将相对应地区的海拔高度进行标注,从而绘制出山地的坡度图,在绘制坡向图时也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如果监测对象为城市规划区域,那么基于此监测数据,可以对地形、地貌以及建筑的功能等关系进行分析,如此一来,就可以按照分析结果,在区域内合理布置相关用途的建筑物。其次,通过GIS技术的支持可以绘制出坡度图,然后以此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地形与坡度的趋于对建筑形式进行布置。此外,根据GIS技术获取到的坡向分析数据,还可以对建筑形态、建筑朝向等进行合理设计。

  3.2 基于汇水分析,完善防洪规划

  山地地区的降水量大小往往决定了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因此在山地地形监测中我们有必要运用 GIS技术进行汇水分析,基于此对防洪规划进行完善。在以往,在山地监测中很多操作人员都是凭借主观意识与经验来进行判断,并通过CAD进行简单处理。而运用GIS技术,就可以克服无法量化监测数据的问题,快速、准确的获取到山地地形中的汇水数据,例如行洪容量、淹没区以及汇水径流等,如此一来,基于准确的监测数据,人们可以对山地地区的洪水容量进行准确计算,从而对淹没区、汇水径流等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减小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

  总而言之,山地地形相对复杂、多变,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获取准确数据存在一定难度,而运用GIS技术,可以提高监测效率,保障监测的准确性,同时可以帮助监测人员随时掌握山地地形的变化情况,促使监测工作趋于动态化发展。由此可见,在山地地形监测中,GIS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沙晋明,李小梅,史舟,等.在GIS支持下的东南山区土壤景观监测与制图[J].山地学报,2002,20(5):578-582.

  [2] 陈应跃,甘淑,田禹东,等.山区土地评价的GIS空间分析建模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15(2):196-200.

  [3] 周宏伟,乔相飞,陈永清,等.GIS技术在地形复杂地区城市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2):531-532.

  基于GIS技术的山地地形监测相关论文推荐:关于矿产预测中GIS应用的探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