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普通话培训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摘 要:随着研究的深入,泛在学习不仅可以在虚拟与自然世界之间进行无缝连接,而且开始将目光转向个性化适应与情境感知上。随着技术的推进,泛在学习已经开始出现在多种教育场景之中,包括语言学习。高职院校普通话培训可以通过创建泛在学习平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界限,转变教与学的重心,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普通话培训目标。

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普通话培训模式探究

  关键词:泛在学习 高职院校 普通话 培训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章中制定了2020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普遍开展的主要维度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创新应用情况;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业务组织与流程创新的情况;在信息化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情况;科研成果转化为数字教学资源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语言文字工作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推普工作深度融合,怎样创新普通话训练模式是摆在语言文字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原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论普通话培训测试手段的现代化(代序)》一文中强调:必须重视多媒体课件在培训工作中的作用。社会一般人士的普通话学习,属自学性质,这类课件应该做到:第一,有趣味性,能引人入胜。在设计这类课件时。可以适当吸收当今电子游戏的一些元素。第二,能互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点学不同的内容。第三,可自测。学习者可以进行普通话水平的自我测试,可以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和纠错的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生源地域差异,方言特征明显;由于专业、层次有别,语言规范各异。高职院校重视学生专业素养,忽视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普通话课程被边缘化。即使开设了普通话课程,主要也是应试教学,教师一般都是围绕如何在测试中得高分来教学。既定的考试范围,枯燥的学习内容、功利性强的教学设计,失去了普通话学习原本的趣味和美感。针对目前这种教学背景,探索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普通话培训新模式,体现“互联网+”的新教学理念很有现实意义。

  结合泛在学习的优势和特点,创建普通话泛在学习平台。利用该平台极强的交互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界限,使普通话训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转变教与学的重心。让全新的教学模式带来全新的上课体验,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普通话培训目标。

  1 建立教学资源平台

  以大学城云空间为支撑,建立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平台,在多层次、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下形成阶梯式模块课程。普通话泛在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既要满足普通话泛在学习庞大的资源数量要求,还要为单个学习者满足其个性化需要的有限资源。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可以将普通话教学内容分成这几大模块:科学发音模块、人文素养模块、艺术表达模块。

  在科学发音模块中,主要是体现普通话的工具性。从一个音节声、韵、调三个要素中,对照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找出声、韵、调科学精准的发音位置和方法。根据普通话测试中声韵调发音问题比例,将容易念错的音进行归类辨正:鼻、边音的辨正,舌尖前、后音的辨正,f、h音的辨正,r、l音的辨正,单、复韵母的辨正,e、er音的辨正,前、后鼻韵母的辨正,上声的辨正等。

  在人文素养模块中,主要是实现普通话的人文性。利用中华经典诗文、60篇测试作品、方言文化、礼仪文化等展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通过选取一些古代启蒙经典,如《千字文》《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通过选取经典诗词,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气势美和意境美;通过选取特色绕口令、顺口溜、对口词、方言笑话等,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通俗性和趣味性。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礼仪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艺术表达模块中,主要的是展现普通话的艺术性。从气息运用、归音吐字、态势语、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训练,让学生实现普通话艺术性表达。通过气息训练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发声方法;通过唇舌口部操提升学生的口齿清晰度;通过动作、表情、眼神、形体等语言外部表现技巧的训练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美感;通过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语言内部表现技巧的训练增强学生语言的感染力。

  2 建设网络沟通平台

  创建普通话网络沟通平台,发挥智能手机的作用,充分利用云空间、微信、QQ、微博、教育游戏等移动通信技术平台进行师生交流互动。通过网络沟通平台,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最大化,有助于因材施教。

  3 创新普通话培训模式

  3.1 翻转课堂

  普通话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利用翻转课堂改变传统训练模式,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主体及任务,实现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普通话。尤其在基础语音训练环节,通过建立“在线互动直播课”,将发音部位、发音示范、测试流程以直观或学生非常喜欢的动漫形式呈现,满足不同方言的学生的需求。通过“在线情景展示”,将经典美文、传统文化直观呈现。翻转课堂,教师可以随时跟踪学生的普通话训练情况,给出评价和反馈。通过 “在线论坛”进行线上辅导答疑及课堂讨论,实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2 微课

  微课是普通话课程在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之间无缝连接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生源地复杂,学生普通话基础参差不齐,不同方言学生存在的语音问题各不相同,结合方言和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帮助学生纠音是高职学生普通话训练的难点。要想在集中训练的时间完成不同需求的学生的语音矫正训练,微课是有效途径。把普通话的声、韵、调的发音问题归类,制作成专项训练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音问题选择训练内容自主学习。对于综合性比较强的语言表达技巧训练方面,将教学内容转变成简约、微型的碎片化教学资源供学生使用,使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提升训练效果。

  推荐阅读:高职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摘要:江西高职教育存在招生市场混乱、投资不足、办学机制落后、校企合作举步维艰等问题。要提高江西高职教育质量,就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校企联动深度合作”机制,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高职院校办学机制。

  3.3 分级训练

  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很大,按传统的训练模式,普通话教师一般很难兼顾到不同语音面貌的人,上课基本上是“一刀切”。如果能根据学生方言的使用情况、普通话的基础分级教学,这样教学的针对性更强,训练效果更明显。

  低层级的学生训练的重点应放在语音的辩证、字词句的训练上。高层级的学生训练的重点应放在普通话的运用能力、语流训练、语感的培养上。分级教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又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

  随着技术的推进,泛在学习已经出现在多种教育场景之中,尤其是语言学习。而语言表达能力是职业的核心技能,通过在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普通话泛在学习模式的探索,能更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

  [2] 加晓昕.普通话能力提升技术路径探析——以高校普通话教学为视角[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7(4):54-59.

  [3] 柯聪.传统文化经典悦读融入高职普通话教学探索[J]. 科教导刊,2018,15(5):36-37.

  [4] 裴锦花.构建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新模式[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2-25.

  [5] 徐震宇.普通话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探索[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82-85.

  [6] 罗惜春.云空间课程教学平台设计与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1(6):46-4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