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我国图书馆教育的历史及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26

  摘 要:在近代历史中,国人曾经十分重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但到了今天,除了图书馆从业人员以外,普通读者却较少意识到图书馆有社会教育的职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于图书馆宝贵资源的利用,但实际上这十分重要,值得被重视。本文追溯了我国图书馆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图书馆教育职能到了现代反而不受重视的原因,并探讨了图书馆教育如何能够更好地开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国家社会的发展繁荣而服务(本文中的图书馆教育专指面对大众的教育,而非专业培养图书馆专业从业者的教育)。

浅谈我国图书馆教育的历史及未来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教育 图书馆社会职能 未来 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职能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中国古代便有收集记录各种书籍的职能机构和藏书楼,但它们都有“重藏轻用”的特点,其教育职能只针对极少数人;而近现代图书馆大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在继承传统藏书楼文化保存功能的同时,更注重“藏用兼顾”,重视对文献书籍的整理使用,开展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普及教育。

  1 图书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图书馆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奉天提学司谢荫昌所翻译的户野周二郎的《图书馆教育》一书中,在这本书中,作者已经将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定位为辅助学校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但这只是就这个专有名词而言的,实际上的图书馆教育的概念在我国早就出现了。不过早期维新派还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而且他们心中的图书馆是针对读书人的,未免有流于狭隘之嫌,但这还是为后来图书馆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图书馆教育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发生在民国初年,这具体表现在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有了制度上的保证。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把清末学部的五司减为三司,增设社会教育司,这一司的职责之一就是管理图书馆,他还派教育司司长夏曾佑全面负责图书馆建设诸项事宜,可见其对图书馆的重视。社会教育司作为行政机关,自然就为图书馆教育的推行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的保障。民国初年还颁布了许多规章制度,其中对于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也有明确的规定,这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从此以后,图书馆不再仅仅是简单藏书的地方,更是提高民众各项文化水平的社会教育机关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奠定了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基调,这一时期也是图书馆教育的发展繁荣时期。

  但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教育有了衰落的迹象,这是由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近代国运坎坷,各机关不得不“裁员减薪或裁汰图书购置费”,图书馆普遍缺乏经费、设备落后。这对后来的图书馆的发展也有影响,后来说图书馆教育更多指的是培养图书馆界专门人才的教育,而对于大众的普及性教育则少有人提及,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不过现在图书馆教育不受重视的原因可能就不仅仅局限于此了,高校没有设置相关课程、国家政策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图书馆过于注重发展信息产业等都是原因,但其实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还是很有必要继续保留并发扬光大的,因为它能让人们获取到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的更多其他的知识,让人更全面发展。

  2 图书馆教育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成人的知识只有 10%是靠正规学校教育给予的,而其余90%则是靠工作实践获得的。因此,只靠在校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提倡“二次教育”、“终身教育”。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辅助学校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式,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实现途径之一,是社会成员主动学习、接受教育、提高能力的最好场所。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方法和技能,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需通过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获得,而这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图书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社会成员主动获取图书馆资源的普遍程度和水平是一个国家国民的信息素质水平的体现之一。

  学校教育受到升学率、课程设置、老师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很多时候只能教给学生一些表面的理论的知识,博与精很难兼顾。加之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校和家长以提高分数为教育的最高奋斗目标,而这就会反映在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多是注重知识的背诵和复述能力,把各不相同的学生往同一个标准答案里面套,而不是注重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学生学习多是被动接受,机械地执行老师的指令。而图书馆教育不同,它更多强调的是自学的能力,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而且图书馆里丰富的资源能够让学生对于他们想要深入了解的内容有足够的认识,培养自学的能力。

  3 社会化趋势下图书馆工作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

  图书馆教育不像学校的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普及性的,这就意味着,图书馆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出去,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在笔者看来,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也是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主动地配合中学教育;一种是积极主动地为离开学校后想要继续学习的人提供服务。

  3.1 如何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

  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可以体现在紧跟中、高考改革潮流和与学校合作上。有些人可能会说,图书馆应该是一个进行通识教育的场所,怎么还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呢?但是就目前而言,教育的变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应试教育一时半会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国家的文化教育总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如, “英国教育根据经济与技术发展实际,将信息技术、环境保护、国家地理作为课程重点,图书馆也与之相配合,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现在中高考改革的方向就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越来越贴近通识教育,如加大传统文化在考试中的分量等,紧跟中高考改革的潮流相当意义上就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寻得与现实的结合点,加之在图书馆自习的人以学生为主,这样还能更好地切合他们的需求,何乐而不为。

  3.2 如何积极主动地为离开学校后想要继续学习的人提供服务

  积极主动地为离开学校后想要继续学习的人提供服务,可以体现在兼顾学习型读者和研究型读者,为他们都提供继续提升的平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不是告知知识,而是引导思考,不是提供信息,而是激发思维。”对于学生而言,多多少少会有学业成绩上的压力,这也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动力,但对于离开学校的人来说,这种动力不复存在,这就更加需要图书馆教育创新的各种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让他们有兴趣和动力继续学习,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对于研究型读者而言,可以重视文献的整理,发挥图书馆独特的优势,用特藏文献推动科研和学科建设;聘请专家入馆,定时举办讲座、沙龙等专项活动,给读者们能够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给他们分享成果的机会,这样能够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4 结语

  一所图书馆,只有能够尽量满足读者合理 正当的需求,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在现代,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虽未被读者广泛了解,但是事在人为,相信只要广大图书馆从业者用心思考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更好地利用馆藏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图书馆就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户野周二郎.图书馆教育[M].沈阳:奉天图书馆发行所,1911.

  [2] 郑观应.盛世危言·藏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91-93.

  [3] 严复,原强,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74-175.

  [4] 梁启超.论图书馆为开进文化一大开关[N].清议报,1899-06-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