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减阻技术机理与应用现状
发布时间:2019-07-24
[摘 要] 针对阻力过大给飞行器带来的设计难度和使用成本问题,调研分析了当前减阻技术的流动机理与应用现状。结果表明,在减小激波阻力方面,主要将强激波变成弱激波系,或者优化压力分布,使总压差阻力最小; 在减小摩擦阻力方面,在层流区通过维持最大表面积的顺压梯度延迟转捩,而在湍流区通过改变表面几何形态或者在流体中添加大分子物质,减弱湍流强度,以上分析可为低阻力气动外形设计方法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流动减阻; 激波阻力; 等离子体; 零质量射流; 多孔压力腔; 涡流发生器; 涂层减阻
1 引 言
减阻一直是航空航天领域关注的焦点,定型、批产、装备的各类航空运输飞机、战斗机、高空飞艇以及导弹的外形,一般都是在当时技术能力下能达到的阻力最小外形,飞行器的更新换代都会尽量吸收减阻技术的新成果,对外形进行持续的优化改进。
2 减小激波阻力
2. 1 降低头部激波强度
传统的战略/战术导弹一般具有轴对称特征,优化子午面型线是减小激波阻力的主要途径。在跨超声速( Ma < 1. 5) 时,相同底部直径的条件下,冯卡门曲线阻力最小,在 Ma > 1. 5 时,3 /4 指数阻力最小; 在给定容积的条件下,Haack 曲线波阻最小; 抛物形有效容积率最高; 锥形曲线外露面积最小、压心最稳定[1],如图 1 所示。在工程应用中,一般根据需求灵活选用,比如洲际弹道导弹( 如民兵 3) ,为了减小落点散布和气动加热,一般采用球锥形弹头,而中远程格斗导弹( 如 AIM-120) 追求低阻同时还考虑机动性、战斗部空间,一般选用综合性能最高的卡门曲线。
2. 2 降低跨声速激波强度
跨声速激波会导致的阻力大幅增加,被认为是 “声障”的主因,也是当前超声速战斗机推阻裕度最小的风险点,更是民机减阻关注的重点。早在19 世纪 80 年代,欧洲就发起了 EUROSHOCK 项目,如图 2 所示。
针对大型民机、运输机广泛采用的超临界翼型,提出了多种主被动减阻方案,综合理论、计算、风洞试验,证实了鼓包降低激波阻力的有效性,在突出高度在千分之一弦长尺度下 ( 0. 175% 、 0. 35% ) ,阻力降低可达到 20 % 以上,并给出了不同升力系数需求对应不同的最优鼓包高度[5]。
3 减小摩擦阻力
3. 1 增加层流区域
由于层流粘性系数一般比湍流粘性系数低一个量级以上,通过边界层控制扩大流动壁面的层流区域,是减小摩擦阻力的主要途径,由此形成了自然层流流动控制( NLF) 、全层流流动控制( LFC) 以及混合层流流动控制( HLFC) 三类概念。
3. 2 降低湍流强度
湍流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近壁湍流拟序结构认识的深入( 如图 4 所示) ,使得湍流减阻技术取得了进展,认为通过抑制涡迁移、猝发,减小湍流边界层外部无序流动的动量交换,尤其是抑制条带破碎的急速下冲,是减小摩擦阻力的有效途径。具体实现上主要有,属于被动控制的沟槽、开孔方法,属于主动控制的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 方法,以及在水流动中的大分子添加剂方法。
沟槽减阻法: 在固体壁面开挖横向或流向微小沟 槽,长度和间距约为10 + ~ 30 + ( 以壁面摩擦速度和粘性表征的尺度) ,一般可减小摩擦阻力 10% 左右[11]。德国最早在飞机上使用沟槽,节省燃料达 8% 。空客在 A320 试验机表面的 70% 贴上沟槽薄膜,节约油量 1% ~ 2%[12]。NASA 兰利中心开展了飞行实验,减阻约 6% 。运 7 开展风洞试验,阻力减小 5% ~ 8% 。赛艇中大量采用锯齿聚乙烯沟槽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沟槽容易被油污,尤其是被尘埃等杂质覆盖而失效,需要经常清洗。
壁面运动减阻法,通过壁面运动减小阻力,运动形式包含展向振动壁面、展向波动壁面、流向波动壁面。其中,展向振动出现最早。1992 年,由 Jung 在 DNS 模 拟 中 发 现,该方法的减阻可达到 40% 以上[13],其效果也被后来大量的试验证实。其机理阐释一般从条带、流向涡以及雷诺应力结构[14]展开,但尚未形成统一结论。展向波动壁面、流向波动壁面提出较晚,减阻效果和平板展向振动相当,由于运动方式更容易实现,在工程实现上更加贴近实用。
电磁流流动控制: 通过小型基元电磁板组装 ( MEMS) ,形成任意方向的体积力。20 世纪 80 年代后,稀土永磁材料把磁场强度提高到几个特斯拉量级,使得体积力大小和流动的惯性力相当,开拓了流动控制领域应用前景。在减小湍流阻力方面,由于施加的电磁力仍较弱,静态减阻效果最大只有 10% 左右。同时加入类似展向振动、行波壁面动态力会大幅提升效果,减阻能达到 40% 以上,但效率较低,减阻节约的能量小于产生电磁力的能量[15],近期研究显示,注入能量和节约能量的比值仍不到 1% 量级[16]。等离子控制可通过减小边界层厚度,大幅减小分离区从而实现减阻的目的。试验证实电磁力的体积力,可以消除翼型乃至圆柱绕流的尾涡[17,18]。
聚合物减阻始于实验中的偶然发现,1948 年 Toms 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加入氯苯中,发现摩阻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这个独特的现象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 1978 年形成了国际专题会议,有 200 多篇论文发表。聚合物减阻机理长期存在分歧[19],近年来 DNS 方法模拟结果证实,聚合物自身旋转会抑制湍流拟序结构生成,是减阻的主因。现今,其已经大量应用在石油开采、液体管道输运、船舶航行、消防和生物医学方面[20]。
4 抑制分离减阻
飞行器上大的流动分离会严重降低性能,带来失速、抖振、阻力突增( 可达 40% 以上) 、推力大幅下降等风险,尤其是在飞行包线的边界上。针对抑制分离流动需求,涡流发生器( Vortex Generator, VG) 概念出现最早,由 Bmynes 和 Tayler 于 1947 年提出,一般指垂直安装于壁面的小展弦比薄片,卷起纵向涡把高能量气流注入下游边界层,提高目标区域抗逆压力梯度能力,可以抑制甚至消除分离,具有设计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从而获得了广泛应用。以扩展使用边界为目标的应用有,民机短舱安装 VG 以增加失速攻角[21],如图 5 所示; F /A-18 发动机扩压器安装 VG 以降低总压畸变; 大型船舶尾部安装 VG 实现了减振[22]。以优化性能为目标的应用有,A340 在襟翼前缘安装 MVG,使得着陆状态可用偏角增加 3°,升力增加 2. 2%[23]; 近期美国涡控制技术公司( VCT) ,研发了飞机上翘后机身侧鳍,最先应用在军用运输机 C-130、C-17 上,分别实现减阻 6% 和 1. 6% ,开拓了后续的民机市场,其应用于波音 737NG 获得 1% 节油效果,并获得了适航认证。
零质量射流,通常采用活塞或压电膜的往复吹/吸,在狭小孔口外形成涡环/对,相比于传统吹/吸控制,由于无需引入气源,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成本低的特点。风洞试验中已经证实零质量射流可以使得圆柱绕流分离点推后,甚至完全消除分离区; 使得圆柱前驻点前移,形成涡对闭合包线从而起到减小钝度效果; 抑制翼型大攻角分离,大幅提高升阻比; 在不增加阻力甚至阻力小幅度减小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无人飞行器滚转俯仰力矩的控制; 控制了 F16 短舱尾迹脉动,减弱了对腹鳍的冲击[24]。
5 其他减阻方法
柔顺壁减阻法,1957 年 Karmer 最早开展了“人造海豚皮”实验,开启了柔顺壁减阻研究[25]。1984 年 Kulick 实验证实了柔顺壁能降低 17% 的摩阻和噪声。1992 年 Lucey 理论上证明了柔顺壁有延迟转捩作用。1997 年 Cooper 和 Carpanter 开展了对柔顺壁优化研究,表明了柔顺性达到一定程度能减弱第二类粘性不稳定。1997 年 Choi 发现了柔顺壁能使得粘性底层变厚。1999 年张庆利实验证实,柔顺壁主动控制能抑制转捩非线性阶段扰动发展[26]。柔顺壁减阻起源于仿生学的发现[27],但其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测量和试验难度比较大,工程上尚未见应用案例。
减小升致阻力法,广泛应用于亚声速民机,一般采用翼梢小翼,减小翼梢下表面高压流动向上表面的泄露。最早出现的为单翼梢小翼,在 1988 年应用于波音 747,减阻效果可达 3. 5% ,后来发展出了斜削式小翼、双羽式小翼以及最新的融合式小翼。波音 787 以及我国 C919 采用了融合式小翼,减阻效果可达 4% 以上。对于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而言,乘波体的高升阻比特征也缘于侧缘和激波面贴合减小了升力的泄露,一些试验和计算结果显示,侧缘钝度导致的泄露是其实际难以达到理论值的原因之一。
微流量吹吸法,主要应用于机翼的环量控制。 1930 年,Coanda 发现了射流的顺壁面特性,是环量控制的开端,一般采用壁面切向喷射[28]。增升装置设计中,选择前缘缝翼和尾缘襟翼缝道参数时,会利用 Coanda 效应抑制分离的作用。2004 年 Zha G G 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协同射流可以将翼型阻力系数下降到 0 以下[29]。2015 年宋文萍等研究表明,离散协同射流相比连续型增升减阻更为有效[30],但协同射流在工程上尚未见应用实例。
空化气泡减阻法,是船舶和水下武器减少摩擦阻力的重要途径。气体的动力粘性系数比水要低一个量级以上,在相同速度梯度下摩擦系数下降一个量级,在水下壁面产生气膜或微气泡,理论上能大幅度降低摩擦阻力效果。据称,超空泡技术能实现减阻 90% 以上,可突破水下武器 40 m / s 限制,达到 100 m / s 以上。工程上,俄罗斯的“暴风雪”鱼雷为典型水下超空泡武器,美国正在研发 1. 852 km / h 的高速潜艇的核心技术也是超空泡技术。
涂层减阻法,多用于管道输运中,对于气体流动,1957 年美国天燃气协会研究了 38 种涂层,得出环氧树脂为当时最适合的天燃气管道涂料。1975 年美国管道设计工程实践委员会( ACSE) ,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可以采用内壁涂层节约动力投资。阿尔及利亚-意大利穿越地中海管道,非洲马格利到欧洲输气管道都采用了涂层,这些涂层粗糙度一般为微米级别。对于液体流动,1950 年人们就发现了涂层减小管道阻力可达 10% 以上,美国石油学会 API 规范推荐了当时最优的聚阶胺固化环氮涂料。后续随着涂层减阻机理研究和涂料研制不断深入,认为减阻效果主要由材料的疏水特性决定[31]。材料疏水特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低表面能,聚合物含氟量超过 5% 后,水接触角可大于 110°,但难以超过 120°; 另一方面受荷叶微纳米双凸结构启发 ( 如图 6 所示) ,工艺上实现了接触角 170°涂层[32]。
2006 年 Choi C 等实验表明,超疏水表面流动有 20 μm 滑移,理论减阻可达 66% 以上[33]。2012 年张维珏实验显示,聚偏二氟乙烯加入适量氧化硅粒子,形成纳米微粗糙结构,减 阻 可 达 57% 以上[34]。但纳米涂层工艺尚不成熟,大量输油管道的涂层目前仍然为微米级别。
6 结 论
调研了当前主要减阻措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 1) 在减小激波阻力方面,战术导弹与战略导弹弹头及跨声速翼型做了较多研究工作,基本思想是通过激波针或逆向喷流等措施将强激波变成弱激波系; 或者优化压力分布,使总压差阻力最小。
( 2) 在减小摩擦阻力方面,亚声速民机做了较多研究,基本思想是维持最大表面积的顺压梯度,延迟转捩。
( 3) 对于湍流,为了减小湍流阻力,一般通过改变表面几何形态或者在流体中添加大分子物质,减弱湍流强度,从而达到减阻目的。
( 4) 等离子体、零质量射流、吹吸气、鼓包、多孔压力腔、涡流发生器、涂层等主被动流动控制技术一般用于抑制分离、延迟转捩或者降低激波强度。
目前减阻研究不够全面系统,一些措施多集中在低速域,讨论的速域范围较为狭窄。此外,目前减阻技术研究在机理方面较为深入,但在应用上的探讨较薄弱,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较少涉及其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的评价,这也是后续应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唐伟,江定武,桂业伟,等. 旋成体导弹头部母线线型的选择问题研究[J]. 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28 ( 2) : 218-221
.[2] 罗金玲,徐敏,戴梧叶,等. 高速飞行器等离子体减阻的数值模拟研究[J]. 宇航学报,2009,30( 1) : 119- 122.
[3] 王得强,许晨豪,蒋崇文,等. 高超声速流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飞航导弹,2015,( 4) : 24-29.
[4] 洪延姬,李倩,方娟,等. 激光等离子体减阻技术研究进展[J]. 航空学报,2010,31( 1) : 93-101.
[5] Fulker J L. The Euroshock programme( a European programme on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of shock waves) [C]. AIAA-99-3174.
[6] 李沛峰,张彬乾,陈迎春,等. 减小翼型激波阻力的鼓包流动控制技术[J]. 航 空 学 报,2011,32 ( 6) : 971-977.
[7] Michimasa Fujino.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ondaJet[C]. AIAA-2003-2530.
[8] 朱自强,吴宗成,丁举春. 层流流动控制技术及应用[J]. 航空学报,2011,3( 26) : 765-784.
[9] William S S,David E W,Matthew W T,et al. Flight test experiments on discrete roughness element technology for laminar flow control[C]. AIAA-2015-539.
[10] Chan Yong Schuele,Thomas C Corke,Eric Matlis. Control of stationary cross-flow modes in a Mach 3. 5 boundary layer using patterned passive and active roughness[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2012,( 718) : 5- 38
.[11] 王晋军. 沟槽面湍流减阻研究综述[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1998,24( 1) : 31-34.
[12] 封贝贝,陈大融,汪家道. 亚音速飞行器壁面沟槽减阻研究与应用[J].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52( 7) : 967-972.
[13] Jung W J,Mangiavacchi N,Akhavan R. Suppression of turbulence in wall-bounded flows by high-frequency spanwise oscillations [J]. Phys Fluids,1992,4 ( 8) : 1605-1607.
[14] 黄伟希,许春晓,崔桂香,等. 壁面展向周期振动的槽道湍流减阻机理的研究[J]. 力学学报,2004,36 ( 1) : 24-29.
[15] Berger T W,Kim J,Lee C,et al.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control utilizing the Lorentz force[J]. Physics of Fluids,2000,12( 3) : 631-649.
[16] 蔡红华,聂万胜,丰松江. 临近空间表面波等离子体减阻性能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2014,34 ( 3) : 304-312.
[17] 黄乐萍. 壁湍流的展向运动减阻机理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2012.[18] Chen Z H,Aubry N. Active control of cylinder wake [J].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05,( 10) : 205-216.
推荐阅读:如何研究碱硅酸反应的机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