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学前教育中素质教学建设

发布时间:2019-01-28

  学前教学管理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前提,通过学前教学的不断完善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中重要的关键点。这篇文章也主要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做了以下介绍。

学前教育研究杂志征收学前教学类论文

  摘要:新时期,我国居民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也成为了我国家庭极为看重的教育环节。在此背景下,对学前教师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部分问题,提出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教育类论文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出生率有所下降,2017年新生儿数量约为1723万,在二胎政策的鼓励下,出生率并未出现明显的提升。同时,受到少子化政策的影响,我国的家庭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儿童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我国社会为学龄前儿童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构建了庞大的教学体系。另外,社会对于学前教师的期待也不断增强。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推荐期刊:《学前教育研究》(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主办。本刊以及时反映国内外幼教研究成果为特色,以有效指导我国幼教实践为宗旨,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学前教育专业期刊,全国惟一一本幼教理论刊物。读者和作者群主要是我国的幼教理论研究工作者、幼教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幼儿园园长以及广大的幼儿园教师。

  一、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学生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学生职业技能的集中体现。在针对学前儿童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其需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技能、基础的文化知识等。首先,学前儿童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掌握儿童可以理解的表达的方式,是向其输出知识的基础[1]。其次,学前儿童对于歌、舞等艺术形式较为喜爱,通过此类学习学生也可理解到团队合作的基本逻辑。再有,当下的教育机构通常会在早期教育中融入一部分语文、数学教学,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较为重要。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首先,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其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因此,该领域的教师应当具备更为专业的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的讲解。其次,该领域的教师应当对儿童心理认真揣摩。学龄前儿童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其思维逻辑与成年人具有较大的差异。掌握儿童的思维逻辑是对其进行教育的基础条件。再有,儿童的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其肢体比例与成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歌、舞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变形处理,以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责任感

  责任感是教师理应具备的基础素质。首先,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难以有效掌握教学内容。不具备责任感的教师,通常会以教学进度为借口,忽视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其次,部分学前儿童的课堂纪律较差,在纠正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并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天性。再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认为,学前教育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遇到耐心负责的教师,会使其学习兴趣得到增强[2]。

  4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沟通能力

  学前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其具体可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与家长的沟通。学龄前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并且对于家长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儿童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其次,在与儿童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可被其理解的语言与动作,这一技能是开展教学管理的基础条件。再有,教师应当与同事、领导共同营造出良好的沟通环境。在学前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与2—3位同事共同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良好的同事关系与有效的配合,是搭建教学平台的重要因素。

  5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有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必备的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会遇到诸多困难,合理控制自身的情绪,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同时,在当下的社会中的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帮助儿童理解这一问题,并做出合理的解读,是培养其健康心理的重要工作。受到少子化政策的影响,我国家庭的成员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于学龄前儿童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个别教师的恶劣行为也为社会所谴责。我国师范类院校应当牢牢把握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将心理健康作为本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现状

  1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得较为普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为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中部分高职院校将艺术类课程作为学生的主修课程,因此学生的艺术技能普遍较强。但我国院校的教育方法普遍较为僵化,部分课堂的学习效率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缺乏必要的关注,并认为学生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文化知识较为牢固,因此无须加强此类教学。但教学与掌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为儿童提供知识输出,必然需要其以教学的视角更为熟练地理解这部分知识。

  2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现状

  各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遍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以至学生的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首先,多数的学校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其教学重点,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但教学活动应被理解为知识输出的过程,因此学校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知识输出能力的培养。其次,部分学生对于幼儿心理教育课程的关注度不足。这一问题,将使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难以与幼儿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其教学工作也将受到影响。

  3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现状

  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于学生的责任感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部分学校缺乏此项内容的教学手段。责任感是较难量化的心理状态,学校难以对其进行评估,因此相应的教学工作也难以开展。其次,部分教育观念,将责任感与经济收入相挂钩,并认为在高收入的情况下,学生的责任感自然会得到激励,而在低收入的工作中,其工作付出也当对等。再有,部分学校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过程中,过于依赖理论教育,并将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奉献精神,与责任感相混淆,而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

  4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

  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通常较为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但由于教学模式的影响,其难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表达机会。这一问题是制约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言机会普遍较少[3]。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于课堂纪律较为关注,因此课堂气氛相对沉闷,部分学生的表达意愿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表达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其语言组织也不够规范。

  5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现状

  我国师范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个别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轨,部分学校甚至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这一问题将严重降低该教育的有效性。其次,部分学校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部分理念的影响下,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份理想的心理模型,并要求学生主动靠拢。这样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淡化了成长路径的重要性。同时,这样的教学理念,忽视了人格发展的局限性。在人类社会中,心理完全健康的个体极为罕见。多数的居民处在相对健康的范围内。因此,以理想化模型规范学生的心理活动,难以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

  三、新时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策略

  1新时期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各学校较为重视的工作,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当利用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学校可利用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在实践中,艺术教师可邀请学生共同组建歌、舞类的学生社团。通过该社团,学生的课余时间将得到更好的利用,其学习效率也将得到提升。同时,学校应当为社团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出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艺术技能将得到锻炼。其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负责运营的组织,日常的排练、演出等活动都需要学生进行调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对组织管理工作更为了解,并对各成员在团队活动中的心理变化产生清晰的理解。同时,教师可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各类表演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因此提升。在新时期,儿童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在多方面体现,因此教学活动需要采用更为平衡的教学理念[4]。

  2新时期加强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新时期的学前教育较为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并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儿童的日常生活普遍较为充实,因此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这一观念不仅是教育机构的要求,也是学生家长的主要诉求。因此,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应当加强儿童心理学的应用,并为学生提供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在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出与实践工作相近似的教学场景。通过该场景,学生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有效链接。在具体的应用中,教师可邀请部分学生模拟学前儿童,并依据儿童心理学推断出儿童的思维与行为。同时,部分学生可模拟现实工作中的教学过程,并与模拟儿童的学生开展互动。在这一过程中,课堂内营造出了现实工作的场景,学生通过角色互换,可更为清晰地理解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从而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此类教学,教师也可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反省,并以学生的视角调整教学模式。

  3新时期加强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有效措施

  在新时期,教育领域对于教师的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较为关注,此类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岗位认可度,这一观念影响了教师对于本职工作的付出意愿。其次是教师内心的责任范围,教师的责任较难考核,因此教师需对自身的行为加以约束。再有是教师的爱心,教师的日常工作较为繁杂,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教师会产生诸多的负面情绪,当教师真心热爱本职工作并喜爱自己的学生时,其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也将得到提升。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例如,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到孤儿院开展探望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怜悯心将被激发,并可了解到失去父母关怀的儿童,将逐渐偏离生活的正确轨道。同时,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本专业的社会意义,并将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这样的讲解,学前教育教师将承担起家长的托付、社会的责任以及儿童的信任等诸多责任,其责任意识也将因此得到提升。

  4新时期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表达机会,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以促进其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学校可在该专业中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在该模式中,教师首先要依据教材规定的内容,制作教学短视频并将其公布在学校的信息平台中。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预习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邀请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将得到提升。其次,学校可定期组织讲演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可根据本专业的特色以及学习心得进行选题并写出讲演稿。同时,教师可对学生的讲演稿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其讲演内容更加精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将得到加强,并养成认真思考后再进行发言的良好习惯。之后教师可针对学生讲演过程的仪态与语言进行纠正,从而使学生的表达方式更加规范。

  5新时期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培训的有效措施

  在开展心理健康培训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周哈里之窗”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周哈里之窗”将人类的内心世界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在隐秘区与未知区,存在一定的阴暗成分。由于隐藏得较为隐秘,因此该部分内容难以被及时发现,其改进过程也较为艰难。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将隐藏区的问题调整到开放区,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暴露。同时,教师应当邀请学生组建互助小组,通过相互扶助,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得到纠正。其次,学校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相关内容严格保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开放区将逐渐扩大。同时,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得到提升。例如,学校可为学生定期举办户外拓展训练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身心都将经历一定的磨炼,其抗压能力以及自控能力都将得到增强。

  结束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中,教师应当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周哈里之窗”等心理学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提高。再有,教师应当可利用学生社团的正面价值,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学前教师的职业能力将大幅提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