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
发布时间:2018-04-20
设计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有较好的心境,这样才能为学生带来适合学习的环境,营造出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教师也应保持一颗童心,这样才能够融入到学生之中,受到学生的喜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有丰富的联想,进入到数学认知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造就情境,提升素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必定有充分的精力去参与,有自由的时空去探索,也会心驰神往地投入学习。在积极地参与中能够激发出诸如问题意识、研究态度、创新精神等智慧的灵光,能够彰显出自己的精彩,秀出风采,从而打造乐学、创学的理想课堂。学习是一种既要炼意又要修心的涅槃之旅,需要一种诗意的心态去探索,营造一方充满激情、洋溢智慧的乐园,让学生喜气洋洋、生气勃勃地生活著、学习着。
一、营造好氛围,让思绪放飞
好气氛,好心情,不只是理想的追寻,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需求。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愉悦的心。教师的体态语言是课堂的晴雨表,更是课堂氛围的催化剂。在课堂上用微笑面对一切,这不仅是一种表情,而是教师的人格魅力,那一丝微笑带给学生的是安全、温暖,是一种无声的奖励,是一种鞭笞,是一种鼓励。因为微笑的存在,造就了一方宁静的天地。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所以,我们要将微笑变为课堂教学的一剂良药,让学生在心情放松、状态自然的学习氛围中,敢思、敢说、敢于尝试,勇于实践,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定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学片段:
师:前面我们研究了一个两位数乘10 的口算,这里老师带来了另一道习题,你能试试吗?(出示“30×60”)
生:我的想法是,3×6=18,30和60分别有1个0,那么30×60的乘积就是18后面再添两个0,就是1800。
生:我是这样想的,30×6=180,所以30×60=1800。
生:因为3个十乘6个十等于18个百,所以30×60=1800。
……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那老师再考考你,你认为这么多的算法中哪种你最喜欢,原因是什么呢?
生:3×6=18,30×60=1800,我认为最简单,先把每个数的数字相乘,再看原来数的后面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生:还是30×6=180,30×60=1800,这个容易点,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算法是一样的。
……
上述案例给我们一种很平常的感触。但笔者认为正是这种平常,才显出那份真挚,那份自然与质朴。它没有粉饰的氛围,更没有刻意地雕琢,而是在一种娓娓道来中让学生的思维得以交汇,让学生的思想得以碰撞。这不正是我们有效教学所需要的吗?同时,这简洁的对话场景,学生踊跃发言的场景,可谓天然巧成,有无尽的韵味,让我们久久不能释怀。也许,这就是我们要努力追寻的理想教学吧!这里有我们渴望已久的对话平台,它是那么的民主,那么的平等,那么的流畅,顺畅地沟通对话渠道,收获的是学习的突破,是学生思维的飞扬,是创新学习的突破。
二、流露好心情,让激情纷飞
教师的良好心态和亲切的姿态,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遐思。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主战地,这里是师生真诚交互的精神家园。所以在一位智慧的教师带来的一节理性的课堂中,我们总能欣赏到教师愉悦的心情,看到学生舒心的笑脸和激奋的神情。
如,“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教学片段:
师:猜猜我们今天会研究什么?
生:圆柱的体积计算练习。
生: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
……
师:还真有同学猜对了。今天我们将利用圆柱体积的学习所得去研究一种新的几何体——圆锥的体积。猜猜,我们会怎样研究呢?
生:和圆柱一样,把圆锥切成若干个小块,再去拼一拼,思考出体积的计算方法。
师:是一种想法,那就用身边的橡皮泥圆锥试试看。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现切出的物体不像圆柱中的那么规则,最终没法拼出一个合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圆柱体。
生:这个方法不太好用。
师:那我们还有其他好用的方法吗?
生:我发现学具篮中有圆柱和圆锥的模型,是不是可以学着书中的做法,试一试用圆柱盛沙子倒入圆锥中,看倒满了几次。
师:不错,提前进行了预习,是好习惯。那我们就按照他的思路去做一做。
学生实验,用圆柱容器盛满沙子倒入圆锥容器中。
生:我们小组倒满了3次圆锥,还多一点。
生:不对,我们倒满了3次还少点。
生:我们正好倒满3次。
师:怪事啊!怎么会有三种不同的结论呢?难道还隐藏着什么奥秘吗?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讨论,并再度观察自己小组中的实验器具。
生:我们小组的圆柱和圆锥底面一样大,圆柱比圆锥高点。
生:我们的圆柱和圆锥底面也一样大,圆柱比圆锥矮点。
生:我们的圆柱和圆锥底面也是一样大,圆柱与圆锥一样高。
……
案例中,教者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每一种分析与交流。也许,正因为教师的包容情怀,营造了一种愉悦的探究情境,让教师的教学显得睿智。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条不紊地引领学生回顾、小结,指导学生活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等,让课堂充满情趣,也充斥着无尽的遐想,使乐学成为一种应然的抉择。
三、激发新活力,让机智迸发
善假机智,让课堂充满知趣,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让幽默走进课堂,在适宜的情境中幽默一下,不仅能调节气氛,更能生成新的生命活力,给人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如,“千克和克”教学片段:
师:巧用单位填一填。小明早上喝了一杯240( )的牛奶,吃了一块80( )的面包,拎起3( )的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生:240(克)的牛奶,80(克)的面包,3(克)的书包。
生:240(千克)的牛奶,80(千克)的面包,3(千克)的书包。
……
师:老师今天可真长见识了!谁见过3克的书包?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展开了较为激烈的辩论。
生:我的体重是28千克,小明喝一盒牛奶就有240千克,真的不敢想象。
生:是啊!240千克的牛奶我们拿得动吗?还有那个面包也拿不动啊!
生:3克的书包也太轻了,可能是七个小矮人用的吧!
生:一杯牛奶、一块面包都是比较轻的物体,所以它们应该用克作单位,书包是一般的物体,比牛奶、面包重得多,所以要用千克作单位。
……
设计一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以调侃的口吻评析学生的解答,是这个片段的出彩之处。“老师今天可真长见识了!谁见过3克的书包?”,这句话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思,也许正是这句幽默之语激起了思维涟漪,许多独特且富有个性的见解便随之而来。幽默的适时运用,开启了课堂学习的新局面,在动人心弦的刹那间,带给学生的是启迪和警醒。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心领神会、主动探究毅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旋律,课堂不再是接受的阵地,而是师生精神交汇的乐园。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让学生得到赏识,无疑就是教育最成功的之处。当然,我们对学生的赏识不只是那些激励性的言语,有时一个不经意的肯定,或是一颦一笑,也会是一种安抚。肯定学生的优势,放大他们的优点,展示他们的闪光点,就是一种去雕饰的赏识,是教学的纯美体现。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个机会,用我们的智慧去肯定、去赞美、去鼓励,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中感受到快樂,体验到成功。
总之,营造最诗意的情境,让课堂成就学生的认知,丰盈学生的情智,也让我们教师走出固有的模式,实现以生为核心、以学为中心的良好格局。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让教师走向理智、走向成熟,实现教学的新突破,能够屹立于课改的潮头永不退却,最终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理想场所。
相关阅读:《小学生导刊》小学生教育论文投稿
小学生导刊办刊宗旨:开阔视野的窗口,学习知识的乐园,全面发展的向导,健康成长的伙伴。荣获2003年获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首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