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

发布时间:2017-04-12

  高校毕业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其他劳动者相比,更具有竞争力。本篇大学生就业论文研究发现如果只是为就业而就业的话,即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们也应该有业可就。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多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入。《中国大学生就业》(半月刊)创刊于1999年,是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全国唯一的一份为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服务的专业性刊物。目前杂志发行已覆盖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校,深受广大学生和就业指导老师的欢迎。

中国大学生就业

  摘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眼下正值201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初始期,在国内各大高等院校的校园BBS上,今年就业形势的话题和跟帖登上热点排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找不准自己的职业定位。部分大学毕业生只是对自己的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并没有掌握真正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不少大学毕业生对当前就业政策、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类型、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或者不懂如何扩展求职渠道,也不掌握求职技巧,不知如何推销自己。因此,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可以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此加以分析,有利于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的认识,也有利于问题的正确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就业问题;大学生;高校毕业生

  一、就业状况

  目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二个方面:(1)从目前我国就业环境、政策着手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有困难的表现,对缓解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困难,特别是降低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化解就业难,从根本上讲,是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从大学生自身行为、价值观入手。笔者试从合理性的概念出发划分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类型,并分析其相应的特点和表现,以期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合理化。

  二、提出假设

  笔者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解释路径,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的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从理性选择的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表现在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上,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解释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自愿失业”等现象。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经济理性是根本原因,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促进地区、行业的均衡和谐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消除流动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念。选择与部分调查对象面谈、要求详细回答的深度访问的方式,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因素,结合理性选择的层次。同时采用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方法,为使重点论述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材料,所以围绕需重点论述的内容去网上、图书馆、书店找到了写这篇论文的有关资料。通过周围同学的经历、帮助,完成了在多城市的信息搜集。

  三、资料分析

  从调查的对象来看,针对独立院校、重点大学、高职技术学校就业流向,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分析。调查表现出的共性,一是希望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多数,主要流向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希望到城市就业的远远大于到县乡就业的,更不用说到农村就业了;三是希望到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远远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业的。理性选择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与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不同,社会学中的“理性”强调有目的性、有意图的行动,其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与个人的理性选择,但又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理性行为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这种行为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高校毕业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性行为”,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理性人在理性行为过程中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且其中多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理性人只能在众多因素的权衡中寻求一个“满意解”,无法达到最优。比农民工更具理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哪里就业,首先要经过经济理性的选择。如果城市里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也会迫使他们到次要市场就业。只要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凭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的可能性极大。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经济理性的考虑是主要的因素,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的影响也很大。首先,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和权益无不影响到个人的未来收益;其次,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货币收入差距悬殊,城市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再次,城乡文化差异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四、结语

  1.每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时代都有其主流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与其经济文化发展阶段相吻合。在其相应主流意识形态下人们会产生对应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的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2.从理性选择的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同于农民工流动,生存理性所起的作用很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表现在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上,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然就无法解释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自愿失业”等现象。3.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制度预设等加剧了就业流向的不均衡。4.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经济理性是根本原因,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促进地区、行业的均衡和谐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消除流动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