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3-03-19
0.引言:通过信息技术,不仅使得图书馆在功能上引入了电子化与数字化的概念,也让图书馆在运行机制上产生了质的变化。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某些地区的图书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有不断推广普及的趋势。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猛烈势头,使传统图书馆陈旧、低效的运行体制摇摇欲坠,[1]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管理人员势必会产生一些疑惑与问题,因此,要让图书馆的运营与信息技术完全融合,必须从本质对信息技术加以了解,认清其对图书馆运行机制带来的影响。1、信息技术对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影响
信息技术给传统图书馆带来的不光是冲击与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与转折。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流程繁琐、复杂,一旦在某一环节出现错误,往往会造成连锁反应。而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在最大限度减少这种运行机制的弊端,同时照顾到图书馆内部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回溯建库、通过网络书店购买图书、图书资源搜索系统、内部物流等等,全部都依靠计算机网络来完成,这样不但减少了各环节之间繁琐的程序,节省了成本与资源,更能彻底解放图书馆人力资源,间接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在往多媒体化、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读者与管理人员已经能够与计算机终端进行简单的人机对话,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它使得AI对图书馆的全面管理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运行机制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服务方式的改变。传统图书馆因为需要人工管理,所以信息传播速度慢,服务方式单一且不具备共享性,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以数字技术处理与存储各种图文资料、借助多媒体形成的分布式信息系统由此产生,它把不同地理位置与载体的信息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处理,供各地读者使用,给跨地图书服务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这种新型的图书馆机制是对传统图书馆的超越与突破,它在保证继承传统图书馆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成功整合了包括图书书目资源在内的各种信息,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更为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项目。
信息技术对传统图书馆影响不只体现在服务方式上,也体现在内部管理方面上。在过去,图书馆在日常维护与整理环节都是由人工处理,包括图书的编目、仓储、物流、信息搜索等等,这样不但效率低下,并且加重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在引进信息技术后,图书馆在内部管理方面可以做到控制人工化与操作智能化。如果在此基础上使用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就可以让其监管图书馆的日常运行情况,替代人工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