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文史核心期刊论文
发布时间:2013-05-10
摘要:小说《呼啸山庄》可谓英国文坛的一朵奇葩。作者艾米丽·勃朗特更赋予了男女主人公双重的性格。凯瑟琳在林顿带给她的虚荣和希斯克厉夫带给她的真实感受与快乐中徘徊,而希斯克厉夫经历了歧视、人性的压抑和爱情的背叛后,变成了采取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来面对他的人生的方式。正是男女主人公独具魅力的双重性格特征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现实-资产阶级人类的不平等,也由此导致了人性的扭曲。
关键词:凯瑟琳,希斯克利夫,人物性格,文史论文,核心期刊论文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一部描写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的浪漫主义作品;是作者的神秘主义哲学观的阐释;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呐喊;是穷人对富人的斗争;是情欲压抑后的爆发。这部小说写的是一出发生在荒野山地上的爱情悲剧,以及座落在这荒野中的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两户人家前前后后近半个世纪的恩怨纠葛,体现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异教徒精神。
这部小说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她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刚问世时极受冷落,更遭到评论家们的漫骂和讽刺,称之为“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由于写作上的失败,还有由此所带来的巨大舆论压力,艾米丽死于肺病。作者因为《呼啸山庄》而被戴上非常荣耀的桂冠是在她的作品发表近半个世纪之后,人们充分认识到了作者非凡的创作天才,这部巨着也被公认为英国文坛上独一无二的奇书。初读此书可能会使人感觉到惊讶和恐怖,但经过仔细的推敲,就会发现和其他小说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呼啸山庄》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这种浪漫主义避开现实主义的世俗、呆滞,放纵主观想象,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意气消沉,沉湎于神秘而强大的激情和狂暴行为。这使这本书完全区别于当时的文学主流。
凯瑟琳与希斯克厉夫从小就志趣相投,相知相爱。她与希斯克厉夫生死攸关,希斯克厉夫对凯瑟琳的爱则更加执着专一以至疯狂可怕。他们的爱情如浓烟烈火直冲云霄,如狂风暴雨席卷大地。尽管他们的爱情极端狭隘和自私并且带有太多的病态,及其狂热和歇斯底里,然而他们的爱却是超凡脱俗的精神之爱。小说中两个具有双重冲突个性的人物-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一、凯瑟琳性格的双重性
凯瑟琳-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她不是维多利亚时期传统意义上的美人。虽然漂亮、苗条,但她叛逆、任性、脾气暴躁而且随心所欲。孩提时的凯瑟琳就野性十足,倔强大胆,身上充满了反叛精神。她最喜欢玩鞭子,喜欢在荒原上自由地嬉戏。要是有谁不如她所愿,她就会不吃不喝折磨自己直至生病。当辛德利让凯瑟琳读《圣经》时,她却将圣书踩在脚下、扔进狗窝。但凯瑟琳也不完全是个反面角色,她有其进步意义。她把男人和女人至于相等的高度,不愿听命于男人,有自己的思想。
有评论家认为凯瑟琳是整部小说的中心,认为真正的魔鬼般的情人是凯瑟琳而不是希斯克厉夫。凯瑟琳的性格具有双重性。在凯瑟琳决定嫁给林顿之前,她对耐莉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林顿英俊、富有,我会成为方圆数英里最尊贵的女人。”“……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树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木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可见,在她的内心,凯瑟琳拥有着与她哥哥(辛德利)一样的贵族优越感,想嫁给一个体面而又富有的绅士过着浪漫的生活。“我这么爱他(希斯克厉夫),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我在这世上最大的苦恼就是希斯克厉夫的苦恼,我生命中最大的思念就是他。即使其他一切都毁灭了,独有他留下来,我依然还是我。假使其他一切都留下来,独有他毁灭了,那整个宇宙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陌生人,我再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凯瑟琳接着说到。她是从灵魂深处爱着希斯克厉夫的、是根深蒂固的。事实上,她的婚姻选择是她一生中致命的错误,是对自己人性的背叛。三年后,希斯克厉夫的归来使凯瑟琳欣喜若狂。然而,她与希斯克厉夫之间的情爱是她的合法丈夫所不能容忍的,林顿坚持要凯瑟琳做出选择。她一直到死也没有在希斯克厉夫与林顿之间做出抉择,她也不愿意,因为两个人能够满足其不同层面的爱。凯瑟琳的一系列行为都暗示着她充满了矛盾冲突、倍受折磨的精神世界,她那性格自我分裂的深重的悲剧生涯。事实上,凯瑟琳有两个自我,两个本性。这就是凯瑟琳的悲剧,具有感人肺腑的悲剧魅力,展示出小说无与伦比的丰富内涵。
二、希斯克历夫性格的双重性
正如小说开头所描写的荒野之树,它是扭曲变态的,却是最不加修饰、自然生成的。希斯克厉夫的一切都是环境造成的,他就是那荒野之树,努力地生存,抗拒着狂风暴雨,在变成了这样的丑态之后,用丑恶对抗、报复这制造丑恶的严酷环境。而希斯克厉夫这个名字由“长满蔷草的荒原”和“陡崖”组成,由此可见,作者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是揉合了很多自己的个人色彩进去的。希斯克厉夫原是利物浦街头的弃儿、私生子,被呼啸山庄庄主老恩肖先生收养。他从小受到周围人们的歧视和虐待,又被小主人亨德利贬为奴仆,不许和凯瑟琳接近、说话,常被饿饭、关押和毒打。在离开呼啸山庄的那个晚上,希斯克厉夫一无所有,除了被一场激情折磨得痛彻心肺,被一场绝望的爱撕裂得身心俱碎。希斯克厉夫回来了!带着财富。他开始疯狂地复仇,复仇才是他全部生活的唯一理由。他利用手段让辛德利倾家荡产,又连踢带踩弄死了他。他甚至把魔掌伸向辛德利的儿子-无辜的小哈里顿,让他变成一个目不识丁、粗俗无知、傻乎乎的庄稼汉;希斯克厉夫对于伊莎蓓拉,这位深爱着他的姑娘毫无爱意,他骗她私奔后又冷落、厌恶她;希斯克厉夫对凯瑟琳的女儿凯茜和自己的儿子小林顿也要折磨毒打,他扬言要把凯茜和小林顿两个人来个活体解剖。他用圈套和暴力强迫凯茜和奄奄待毙的小林顿成婚。希斯克厉夫用两代结亲的骗局把两个家族剥夺得一无所有,又焚毁书籍,企图造成年轻一代的精神荒漠。他不是冲着个人,而是冲着整个世界说出那样可怕的话:“我不懂得怜悯!虫子越是扭动,我越是恨不得挤出它们肠子来。”希斯克厉夫的罪行十恶不赦,但是最终他却得到了大多数读者的原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读者深知他不仅是一个报复狂而且是一个痴情的恋人,他对周围一切人的憎恨和报复来自他那受挫折的爱。他曾说:“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在地狱里。“凯瑟琳自始至终控制着希斯克厉夫的感情,正如她曾经对希斯克厉夫说:“但愿我能一直揪住你,知道我们两个都死了为止!我可不管你受着什么样的罪”。希斯克厉夫认为,林顿是山庄的窝囊废,他贬低林顿对凯瑟琳的爱:“他八十年的爱抵不上我一天的爱。”不论是活着还是死去,她对希斯克厉夫的影响都是同等重要的。他咒骂她,带着绝望、痛苦的火焰和泪水不肯宽恕她,甚至在她死后十八年,希斯克厉夫掘开凯瑟琳的坟墓去查看她的脸,当看到她安静地躺在坟墓中时,希斯克厉夫深深感到一种安慰。他诅咒她灵魂永无安宁,永远追随他、纠缠他、折磨他,直到他生命终结。
希斯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主要体现在他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的爱和深切的恨之中,他爱凯瑟琳胜过他自己,却又是一个残暴的人。他长期以来一直渴望在天堂同凯瑟琳重聚,最后带者微笑死去。正是这种爱使他变成了一个怪物!地狱的恶棍,也正是这种爱扭曲了他的一切,使他具有了一种可怕的世界观甚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死不后悔。由此可见,希斯克厉夫的性格是矛盾的、复杂的,是具有双重性的。
最后,希刺克厉夫终于离开了人世,他们的灵魂不再孤独,黑夜里在旷野上,山岩底下散步。爱到用恨来维系爱,爱到用怨念来维系思念,爱到用幽灵来维系生命,何其悲凉!
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体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现实的残酷复杂。人对现实幸福的渴望出于人的本性,然而社会现实使这些被压抑的欲望畸形滋长,其恶果是使人性中那些健康的、积极的因素畸变为病态的、消极的因素。希刺克厉夫正是这样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所扭曲的灵魂,他的双重性格完全是当时社会摧残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同乐,毕铭.《呼啸山庄》—一部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1999,(01).
[2]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3]弗.伍尔芙.论小说与小说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Emily Bronte1947:Wuthering Heights.London:C
[6]Jia Hong1999.9:Comment On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of EmilyBronte'sDual Personalitiesin Wuthering Hei ghts.Journal of Bing TuanStaff Members'University1008-8768(1999)03-46-04.
[7]Walter Allen1955:The English Novel:Ashort Critical History.NewYork:Harper&Row.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期待您的到来,您的核心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职称论文发表之路从我们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