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经济发展类评职论文范文:工业区规划及未来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3-05-02
摘要:工业区是19世纪末工业化国家作为一种规划、管理、促进工业开发的手段而出现的。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工业区在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刺激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加重,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在如今低碳环保的主题下,探讨工业区的规划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工业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然后分析了工业区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影响因素、布局和用地方面探讨了工业区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生态工业区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工业区,规划,发展,布局,生态工业区
一、我国工业区发展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区得到了迅速发展,追溯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陆续开放了4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特区以港口、工业区为发展支撑,经济开发区则明确“利用外资为主,发展工业为主,出口创汇为主”,主要功能为工业区。其主要动力来自宏观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其产业导向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我国整体经济社会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向,迈出改革与探索的艰难一步。以苏南、温州等地区为代表的乡镇工业、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区发展的较为典型的模式。
苏南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出资办企业,依靠农民自力更生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地理优势,依托城市,充分接收城市经济的辐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这种通过政府直接干涉企业的模式,在特殊的转型时期里起到了很大的正面效应,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首选形式之一。
而八十年代以来,温州地区通过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工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利用个体私营,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形成温州模式。不同于苏南模式的政府过度干预,温州模式表现出的更多的是政府的无为而治。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迈出了更远的步伐。
(二)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改革开放全面深入,开发区遍地开花。该阶段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导向下,由于结构调整、机制转换等客观因素,许多大中型城市的老工业区进行了结构调整。缩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第二产业从市区撤出,代替以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对城市老工业区内污染重、能耗大、效益差的企业,有重点、分层次、分区域、分阶段的进行搬迁改造,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区域调整中的主要内容。 “退二进三”很大程度上恢复了部分老工业区的生机,带动了郊区工业园的建设,通过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一些远郊的卫星工业城镇也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遇。
(三)21世纪以来
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作用越来越显现。各种新经济空间不断涌现,以大学城、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城等为代表的教育科研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以物流园、生物医药园等为代表的专业化园区;以民营工业园等为代表的私营经济园区,等等,显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活跃,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问题。
该阶段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面临体制创新、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而一些中小城市也开始了中心区“ 退二进三”等改造。国家提出了严格的土地政策,对各地开发区进行清理、规范化,促使工业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工业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布局问题
就一个城市而言,往往有多个开发区、工业区、或其他专业园区,分属不同行政主体。由于历史原因,或体制问题或选址问题或建设时序等复杂的原因,往往造成布局混乱、空间无序,缺乏协调发展。老工业区一般工业、居住混杂比较严重,新的园区急功近利,常常改变原有规划意图,造成新的混乱。在市场经济主导下,企业的兴衰也往往决定着工业区域经济社会的兴衰,尤以远郊的国有企业或矿区更为显著。在旧有的城市功能分区的框架下,这些地区的企业消亡衰败后,往往很难有新生力量及时注入,致使许多旧工业区数十年如一日,看不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应有的成果,和市中区、新生商业区工业区的日新月异相比,如同是被时间遗忘的区域。例如西安纺织城,建于1953年,属于苏联援建项目。纺织城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集中分布了7家国有大型企业,企业职工总数5.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8万人,离退休职工2.2万人。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其原有体制问题和布局的混乱,纺织城逐渐衰落,企业生产设备老化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长期缺乏技术改造和投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西安纺织城地区是典型的老工业区,存在的问题也具有城市老工业区的普遍共性。
(二)土地利用效率问题
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十分宝贵。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地扩张极为迅速,而园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又造成了土地价值的流失,土地资源消耗迅速。另一方面许多园区的工业发展仍处在粗放阶段,工业用地利用率低,所造成的土地浪费也十分严重。
(三)基础设施与环保问题
基础设施先行已成为园区建设的共识,但各园区基础设施差异很大,以至于投资环境差别也很大。如苏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是“九通一平”,不仅包括道路、给水、污水、雨水、供电、通讯、燃气等,还实行了集中供热,营造了优越的投资环境。但有些园区仅能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例如,截止到2007年,江苏省国家级开发区单位面积基础设施投入为2.5亿元/公里,省级以上开发区单位面积基础设施投入仅为1.18 亿元/公里,其他则更低。基础设施之一的环保设施的投入也是园区建设的关键因素。各园区政策不一,环保设施投入力度也不一样。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乡镇工业园,对水、气甚至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地区甚至相当严重。
三、工业区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影响工业区规划的因素
1、区位选址
工业区选址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工业区能否迅速而经济的起步与发展,而且对所在区域环境及自身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工业区选址不当,就会污染城市环境,成为城市的污染源。工业区的选址应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对生产发展、人口平衡、资源利用、交通条件、资金使用、环境保护和城市结构的改善诸方面进行全盘考虑,综合平衡,防止仅考虑工业区起步时用地、交通等投资大小、经济效益多少,而草率划定工业区的地理位置。
2、工业区的性质
工业区性质是指工业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起的主要作用。性质的确定就基本明确了工业区的产业结构,确定了工业可能产生的污染量并使其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目前我国各地的工业区经济体制上主要是引进外地资金并受市场经济调节,产业结构上以发展现代工业和先进技术为主,由于工业区的建设项目很大程度受外来资金的影响,多数项目尚无明确。为使工业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正确确定工业区性质和产业结构,明确引进项目类型,作为选择适合工业区发展项目的依据,并测算发展规划以及能源、水资源的需求、基础设施的配套,进一步推算工业区环境容量。
(二)不同类型工业区的布局规划
包括两个层面:园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园区内部空间关系。城市发展应统筹考虑各新、老工业区空间整合,整体规划各类产业发展空间。对于城市边缘式、近郊式园区,应强调与城市空间整体布局、功能互补、交通衔接顺畅、设施共建共享。对于相对独立的园区,应强化主城与新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及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同时处理好内部各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关系。
那些所谓独立的工业区很值得探讨。由于这种工业区的选址多在诸如风景区、涉外区、海港、空港等地,这些地区的市政规划不具有优势,特别是对于那些从国外引进的项目,用国内规划惯用的经济技术指标和系统模式能否与之配套,还缺乏实践检验。但根据目前在建项目的特点可以看出,独立工业区的市政规划,必须强调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略有弹性的负荷指标和足够的应变能力, 这是工业区整体规划布局中应当注意的。
1、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
由于独立工业区市政条件缺乏优势, 优化的关键是因地制宜, 即研究如何
对自然条件和现有设施进行合理利用。比如给排水工程规划,对独立工业区而言,即使选择比较差一点的水源, 也比城市送水距离近, 加上工业区供水规模小,一般首先要考虑就地取水。通讯、供热、供煤气、供电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供电、通讯都是区域性的系统工程,即使是远离城市的独立小区也有可利用的条件。至于供热、供气很难利用现有设施,需要建设独立的供应系统。
2、略有弹性的负荷指标
目前工业区的水、电、热、气负荷指标尚无统一标准,只是依据国内同类工业能源负荷指标,虽然指标接近,但共同倾向是负荷指标偏大,而我国现行指标又大都是若干年以前制定的,从而造成人为的工程规模膨胀。这个潜在的超大投入问题很值得重视。
3、足够的应变能力
常规的市政工程规划是在确定的前提下做出静态优化方案。而现在工业区项目的不确定性及入区的不定时性,要求市政工程规划能有一个动态规划方案,具备应变能力,即能处理好局部和整体、近期和远期、功能和转换的关系,并且要充分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术,特别是对可能趋于成熟的新技术,在使用上应该有“提前量”。
(三)工业区的用地组织
以往城市规划中,对工业区内部用地缺乏比较细致的考虑。除掉工业用地,工业区规划应将仓库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共福利设施位置、教育及科技活动中心、绿化及卫生防护地带、其他预留发展用地都做细致安排,明确的画在图纸上,根据建设前后次序,“对号入座”,建设项目暂时没有计划的,其用地也应加以控制,以保证工业区的建设能有秩序的进行。
四、我国工业区未来的发展趋势——生态工业区
早在1996年,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对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这样的定义:一个有计划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工业系统,寻求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最小化、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并力图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生态工业区是产业生态思想在区域层面的重要实践形式,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综合运用产业生态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把一定区域内彼此相邻的企业、社区等主体有机联系起来,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延伸资源加工链,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等的闭路循环,达到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最小化排放,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最终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解决工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同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模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的发展之路,沿用“三高”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这只能阻碍我国进入真正的现代化的速度。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区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新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工业区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生态工业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 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
现有工业园,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生态工业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 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 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工业区对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2、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生态工业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生态工业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生态工业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生态工业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3、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二)生态工业区的规划要点
1、规划方法
生态工业区规划应建立在传统的城市和区域规划、生态工业区规划和环境规划方法的基础上。传统的规划方法, 如系统规划法、数学规划法、空间规划技术( 如GIS工具) 等均能在生态工业示范生态工业区规划中发挥作用。
2、生态工业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确定工业区的位置、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工业区规划范围;进行用地布局,规定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或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规定用地的使用强度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确定各项交通、市政设施的规模,用地界线,综合协调并确定供水、排水、供热、供气、防洪、供电、通讯、消防和环卫等发展目标,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控制点标高;确定工业区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目标,提出具体措施;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建筑管理和环境管理规定。
生态工业区应对物质资源配置和自然资源配置生态效应进行兼顾。工业区规划建设工作必须在工业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追求产业和环境的生态化。工业区生态规划应能引导基于人类活动所引发的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及产物,能均衡、顺畅、持续地融合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物质代谢之中,而绝非表面化的铺装和美化。
结语
综上,工业区建设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随着工业用地的迅速扩张,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传统工业区在进行规划时应重点考虑生态环保问题,将生态建设纳入工业区的整体规划设计中,将我国工业区的发展引领到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王红原.工业园区规划的价值取向──以浙江省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05.11.
[2]关凤红.生态工业区规划探讨[J].科技资讯,2008.20.
[3]吴新纪.工业区规划之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