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管理 > 正文

经济职称论文评定对公存款业务市场

发布时间:2015-10-24

  本篇文章是由《集团经济研究》发表的一篇经济期刊,(旬刊)创刊于1989年,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报道集团经济发展战略和研究企业集团改革发展问题的大型财经杂志,是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会刊,并于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暨全国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本刊系指定每期送呈国家领导人阅读的刊物。

  摘要:对公存款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低成本资金的重要来源,在负债业务的竞争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原有的企事业单位资金分布及再分配模式被打破,出现了客户关系不牢、存款稳定性差的情况。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县级行对公存款业务拓展现状,~并就如何提升市场占有率、尽快实现建设“县域领军银行”目标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经济论文投稿

  对公存款作为银行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金额大、.成本低、效益好,一直是商业银行竟相争夺的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增存形势,如何拓展更多的企业客户、提高对公存款业务市场占有率,为实现“县域领军银行”的奋斗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一、县级行对公存款业务拓展现状多年来,市、县级农行在抢抓对公存款的过程中,虽建立健全了考核、管理和激励等一系列机制,并加’大了公关力度和宣传攻势,成功拓展了一批有价值的、单位客户,有力地促进了对公存款业务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客户存款含量不高。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支行优质客户群体少,虽经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同业相比差距仍很大。对公存款客户中绝大多数是散、小客户,存款含量低,结构单一;而大中型企业客户较少,有发展潜力的中等客户和高端客户匮乏,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和存款波动加剧。根据业务经营多元化的需求,县级行必须拥有一批优质稳定的信贷客户、对公存款客户及中间业务客户群体,才能为业务经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员工市场意识缺乏。市场在变化,客户需求在变化,同业竞争手段也在变化,这就对一线的客户经理、营销拓展人员在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捕捉信息的敏感性、营销技巧的灵活性、营销理念的超前性和营销行为的主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一些行缺乏激励机制、缺乏市场意识,重政策轻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客户经理缺乏市场观念,尚未完全摆脱坐等客户的思维和行为定式,往往靠面子、靠关系拓展客户,而不是靠产品、靠服务来营销客户。’。

  (三)对等营销层次缺乏。根据帕累托定律,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的优质客户所创造。

  在细分市场、细分客户、依据客户贡献度大小来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情况下,系统性、源头性客户一直是各商业银行营销的重中之重。在市场份额重新再分配的格局下,县支行通过上层营销来争取系统性、源头性大客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目前的基层系统性大客t户其资金上收省级机构,如邮政、电信、保险等企业。对基层行来说,抢挖省级系统性客户资金鞭长莫及,给对公存款稳定增长带来了一定影响。目前,农行吸收的临时过渡性单位存款占有很大比例,在月末、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上优势难以显现。

  (四)业务拓展效率低下。现行运行体制下,客户经理在营销客户时,往往充当普通的业务员或者市场调查员、联络员等角色。在拓展业务时,由于缺乏一定的权限,说话和办事受到制约,在与客户洽谈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答复,要反复请示与汇报,等级管理环节多。因此,对公存款拓展效率十分低下,对客户缺乏说服力,往往事与愿违,丧失战机,使银行在营销客户时经常处于竞争的劣势。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机制灵活,自主权限较大,审批决策环节减少,办事效率高,形成了强大的比较优势。

  三、商业银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弊端分析

  虽然会计主管委派制度获得了种种的实践肯定,但是它还是有种种的弊端,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的问题也逐步体现出来,下面我们简要进行分析。

  (一)在经营上,会计主管委派制不利于下级机构的独立自主经营    任何制度有利必有弊。会计主管委派制度也一样,在会计主管委派制度中,会计主管在监督本机构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也干涉了经营管理层的独立经营权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会计主管在监督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然对经营管理层的行为产生了分权行为,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是一个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这其中就强调了独立核算,而在会计主管委派制度下,各个下级机构的独立核算将受到约束。其次,很多的会计主管由于和下级机构的业绩无必然的关系,会计主管就缺少以主人翁角度看下级机构,因此其主要是管理下级机构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准确性,对会计和财务的其他功能并没有太大的关注,例如对财务中的投资和理财功能比较排斥,不想承担风险,这其实就不利于下级机构的发展,也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这样最终也是对整个银行利益的侵害。

  (二)会计主管委派制容易不利于组织协调,容易多头领导

  会计主管委派制度的实行在实践中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不利于组织的设置优化。首先,会计主管主要工作是保证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委派行并没有赋予会计主管太多的权力,而且由于会计主管和下级分行的经营层的思考角度不一样,这就不利于二者相互间的沟通,最终影响了二者协同效应的提升。其次,很多的会计一线人员对会计主管也有一定的戒心,无法和会计主管拧成一条绳。很多的会计一线人员由于处于上级委派的会计主管的监督下,并且会计操作人员的错误可能会让本机构受到上级机构的惩戒,同时会计操作人员和会计主管由于编制不同,所属的机构不同,因此会计操作人员对会计主管有一定的戒心。这最终将影响了这一制度的效果。再者,对会计主管的再监督体系的缺失也不利于制度效果的体现。很多会计主管是对下级机构进行的监督的角色,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再监督,因此这些主管容易发生受贿行为,让会计监督流于形式。

  另外,组织上的多头领导也是会计主管委派制度不可避免的难题。首先,在下级机构中,由于很多的会计一线人员和委派的会计主管没有一致利益,这些会计一线人员一般和本机构中的其他部门和管理层沟通较多,这让会计核算部门同时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和管理。其次,在与上级机构的沟通中,由于时间和工作量的限制,很多的委派主管无法及时和上级机构中的会计部门汇报,但是下级机构的管理层和上级机构的管理层沟通较多,容易导致下级机构的管理层利用一些机会报复委派主管,造成委派主管不仅受到会计部门的考核,还受到下级机构管理层的变相考核。

  (三)在考核上,会计主管委派制在人员流动和考核指标上存在劣势    目前,会计主管的考核上主要是上级机构的会计部门进行考核。一般是以会计核算工作及会计基础工作为考核的内容。但是,目前的委派制度中人员流动较为快速,同时指标设置上也不是非常合理,这影响了考核的实现。

  一般制度规定委派会计主管的流动按1-2年轮换一次,这种更换期间的年数太少,快速的变动不利于充分执行其职责,同时也不利于下级机构的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持续性提升。一般这种高速的流动使得委派会计主管难以有效、充分地了解受派行的工作氛围、受派行存在的影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主要问题,这样自然就会难以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

  同时,会计主管的考核指标还比较不合理。首先,会计主管的工作比较难以衡量其质量。毕竟会计主管的工作还是支持性的职能工作,因此难以从定量的方式衡量,这本身就不利于科学衡量会计主管的工作。其次,银行系统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论资排辈现象。这自然是不利于优秀的会计主管脱颖而出,最终也将不利于会计主管委派制度的实施。

  四、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所处的行业,以会计主管委派这一制度进行论述,主要是探讨其利弊。这种论述可能限于作者的经验和理论水平有所偏颇,希望能对完善这一制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霁雯. 完善建设银行会计主管委派制若干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7期.87-88.

  [2]张爱祯. 对会计委派制的利弊分析与建议[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5月.67-69.

  [3]王晓卿. 商业银行委派会计主管制度的现状分析[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5月.86-8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