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论文发表刊物浅析绘画艺术的涵养
发布时间:2015-06-11
本篇文章是由《艺术市场》发表的一篇优秀论文,国家级期刊论文发表(旬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的大型艺术品投资期刊。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市场虽在不断发展繁荣,机制在不断健全完善,但却缺少一本面向广大艺术晶投资者的集权威性、实用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艺术品投资专业性期刊。随着《艺术市场》杂志的创刊,中国艺术品投资和收藏者于是有了一本可以用作“投资收藏指南”的自己的期刊。
摘要:自先秦孟子提出“养吾浩然之气”以来,“养气”便成了中国历代文人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均是创作主体内在人格、心理的外在表现,因此可以说,极端重视文学艺术家的人格塑造和精神涵养,不仅是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心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中国美学艺术精神之民族特色的重要表现。本文从拥有博大胸怀、培养书卷气、提高修为品格和涵养怡顺心性四个方面来谈艺术创作中的涵养。
关键词:绘画;艺术创作;涵养
“涵养”二字前人多有阐发,归根结底,无非是涉及主观审美心理结构和文化智能结构的建筑问题,古往今来,凡是卓有成就的作家,艺术家,对此没有不高度重视的。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绘画思想,发展到六朝时期出现了顾恺之的形神说和谢赫六法说等理论,中国画学思想成熟时期却是两宋时期。两宋时期传统绘画诸体皆备,同时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基本构架也大致确立。
一、拥有博大胸怀
《孟子》在论存养之学时尤其注意“养”出一个阔大雄强的心灵境界。《孟子 公孙丑上》云:“敢问夫子恶夫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
人生是有限的,人的形体也很渺小,要受到时空限制,然而就是这样局促而又渺小的人,却能够浩然与天地同流,这是为什么?在孟子看来,天地间最有灵气的动物是人,人的体内流荡着一股生命之气。人只要能持养其气、转扞格为圆融、变渺小为博大、克服内在的冲突,至大至刚之气就能昂然而起,从而汇同于昊天。分析孟子的养气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内在世界“扩而充之”,同时把人性中固有的善心诚意贯注到整个内在生命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内在世界由“小而弱”达到“大而刚”,大可以上下于天地而无所不在,刚可以恢宏于千里而无坚不摧。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下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宋代以来的绘画理论中实际上也存在着“大其心”的理论问题,其中受理学影响的痕迹依稀可辨。北宋的郭熙是中国画学史上第一个将儒家的涵养心性学说直接植入绘画体系的人,他的画学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重涵养。同时,郭熙让其子郭思重“进修之道”,这个“进修之道”就是理学的修养心性之道。郭熙提到的“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画家平时的修养;第二,创作时的陶养;第三,作画时鉴画陶养胸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与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时,郭熙受到传统绘画功能论的影响,觉得画是宣畅道德、有资教化的工具。作为一个画家,需要加强自己的性灵修养。通过陶把自己变成一个有德之人,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达到陶染人心的作用。因此,根据郭熙的思维逻辑,在绘画创作中,画家性灵陶养是根本,根据这个本,可以实现通过绘画陶染人心的功能。故此,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将画家涵养心性放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大哉!画之为物也。广大悉备,以天地为骨法,以造物为笔墨,以日月为神彩,以雨露为染绚,以四时为生意,以海岳为运用,以宇宙为襟度。斯画家不传之秘也。这段话说得何等痛快!画家于雨露风云中揣度绘画的式、构造、因素,画家又以天地宇宙之心为我心,发挥霞思云想,以“宇宙襟度”去营造心灵中“艺术宇宙”,这一“宇宙襟度”似乎总在中国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的胸中荡漾!
二、培养书卷之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先贤的杰作名篇中吸取养料,是滋养主体文气的重要形式。明代董其昌的这一作画主张是对此前许多类似论画主张的总结,被后世画坛奉为圭臬。论画强调读书和书卷气并不是从董其昌才开始的,这在两宋画坛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另外,作画需要读书支持的观念也受到了宋明理学的影响。宋代画院多重读书,在画院的选拔中非常看着读书。在入学考试中,除了测试绘画的基本功外,还要专门考察学生的读书情况。《宋史 卷一五八 选举志》云:“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说文》则令书篆字、著音训,余书皆设问答,所解义观其能通画意与否。”
宋代以后,伴随着文人画创作风气的兴起,读书被绘画界视为提供个人涵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明代董其昌提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被视为画学中强调画家自我修养的纲领。画家读书并非要将书中之知识移之于画,读书主要在于涵养心性、净化灵府、扩充胸宇,而知识的探求则在其次。理学发展了原始儒学的和顺积中、英华发外的思想,发扬圣外王之道,强调由内达外之学,这正是画学中读书论的立论之基。“观古今画家,骨格气势、理路精神皆在笔端而出,唯静穆丰韵、润泽名贵为难。若使四善皆备,似非读书养气不可,不但有关画中之学,实有关此人一生之穷通贵贱、福寿长促耳。”清代松年视读书为修养之主要门径,认为读书是一辈子的功夫,一刻也不能忘记。他说:“我作画,必当读书明理、阅历事故。胸中学问须深,画境自然超凡入圣,似非由内达外不能入六法三昧。”他反对由外达内学,认为那样做“仅知腔调板眼,至于曲之优劣细微,恐亦茫然。”他的“由内达外之学”正是理学的内圣外王之学的另一种述。松年曾作诗云:“万里行程万卷书,画才画学分清楚。”这形象地传达了他的这种观点。
三、提高修为品格
人的道德修养被视为立身处世的第一等大事。只有树立光明正大之人格,才能从事画艺,才能担当弘道之大任。这种观点在宋代画学中就已经基本形成,提出并论述了“人品”和“画品”这两个重要概念,这也是理学画学之间的一个契合点。人品和画品之间虽然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并一种必然的联系。人品的高下将会影响绘画水平的高下,但不代表人品高尚的作者的画作就一定会气势流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在画坛中一直被视?我想,这和中国人的艺术观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文化中有一普遍的观念,就是文以载道。道,本也;艺,末也。艺不道,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具体到绘画中,从唐代张彦远开始,画家就将儒家的依仁游艺思想作为绘画创作的根本原则,到宋代更成了一种普遍的观念,郭熙、郭若虚、刘道醇、李成、韩拙、邓椿之辈无不重视之。他们认为,绘画之人必“志于道”,道本末,以艺窥道,这是绘画的纲领,这个纲领不能忘。书画以人重,信不诬也。历代工书画者,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吾辈学书画,第一先讲人品。
四、涵养怡顺心性
怡顺心性主要是“养气”,画道寂寞,非一意专心者不能精也,排除世欲杂念,保持心态超逸。中国画学提倡静心养气,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平素注意修养心性,养得气顺神和;另一个是创作之顷要注意调理内气脉,使心无滞碍,进入最好的创作氛围。明初画家王绂本是儒学中人,于儒学深有研究。《王舍人诗集》后附有《故中书舍人孟端王公行状》,其文称:“以名教自尊,一染指而不为其累也。”他对儒家的养气之说十分重视,认为养气乃作画之本。他所谓养气,主要是以儒家的道德思想来颐养自己的心性,同时也包括静体悟、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灵境界。他在《题悦心卷》的诗中写道:“人生贵有养,所养将如何?惟以养吾心,一善靡有他。……仁义譬刍豢,千载吾师轲。”他要将孟子的养气之说贯注到自己的修养心性的“功课”之中。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掩卷坐忘言,见此前草。晴光宿雨收,远色连天杳。
咄咄刍豢徒,胡为养其小?”这里以仁义养心,以“庭前草”的生意来陶养自己的性灵,以冲和宁静的心态融入到大自然的节奏之中,从而获得性灵的提升。他认为,“心闲体常逸,神旺气弥充。唯以适所适,宁烦计穷通?”在他看来,贵有所养是画家成功的关键。修身养性之说在宋代以后的中国画学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虽然不少论述没有郭熙和沈宗骞那集中,但却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这一理论的内涵。这里,不妨举画学中的养诚说和养兴说来申说此旨。宋、元以来,画学中提出养诚说,这也是从理学中沿用而来的。强调涵养心性要立其诚,有了诚心仁意,方能同于天地之道。董逌《广川画跋 卷五 书颜太师画像后》说:“鲁公气盖一世,其养于中者,本以配义与道,故能塞乎天地之间而无憾也。”王绂的《书画传习录》在摄述二程思想时提出:“夫敬也、诚也,学圣者不可一日违者也。”绘画中一定要有这种诚、敬之心。是书云:“古之所谓画士,皆一时名胜,涵泳经史,见识高明,襟度洒落。”中国的养气理论内容宏富深邃,养气,仍偏重于感性心理整体和谐的性质。总之,有涵养的绘画艺术创作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创作,极端重视文学艺术家的人格塑造和精神涵养,不仅是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心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中国美学艺术精神之民族特色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话语图解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