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艺术 > 正文

《平凡的世界》解析人性在苦难中升华

发布时间:2015-04-10

  摘要:文学是人学,关注人性,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在路遥的作品中,字里行间始终流露着一种“人性美”,其不仅展现了平凡人在苦难中奋斗的精神美,而且更闪烁着美好的人性,特别是在《平凡的世界》中,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沉思索,蕴含着浓郁的人性之美:在苦难中孕育高昂的人性美、在平凡人之间绽放着不平凡的人性美、在悲剧宿命中闪耀着高尚的人性美。

  关键词:路遥;人性美;平凡的世界

  1.引言

  路遥,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他的许多作品仍然被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步,在他的短短四十二年间,走过了痛苦而又沉重的人生之旅,但路遥留给后人的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陈忠实所说:“就生命的历程而言,路遥是短暂的;就生命的质量而言,路遥是辉煌的。能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出如此辉煌如此有声有色的生命的高质量,路遥是无愧于他的整个人生的,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的。”[1]7陕北那块贫瘠而又神奇的黄土地滋养了他的质朴、刚毅的气概,痛苦的生活经历非但没有消磨他的斗志,反而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就如同陕北高原上那鲜艳似火的山丹丹,努力的绽放。他似一名虔诚的宗教徒,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难,在苦难中体验并阅读着人生。

  路遥是一位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时代意识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怀着神圣的使命感,始终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正如路遥自己所说:“作为血统的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关切之情。”[2]286他以自己独特、沉重的生活体验,艰难、曲折的情感经历,以及对人生的精准把握,创造出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尤其是他用生命谱写了这一曲人性的赞歌,《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和饱满的时代情绪,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富有史诗品格的扛鼎之作,成为当代表现农村改革生活的长篇小说中的翘楚。”[3]272路遥满怀敬意地去挖掘普通劳动者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美,以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平凡人身上所闪烁的美好的人性,表现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相互扶持的细腻情感与人情美、人性美,这些美好的人性充分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美。

  2.在苦难中孕育着高昂的人性

  路遥曾说过:“生命从苦难开始,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没错,人的一生中总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痛苦与磨难,关键是要看我们怎样去对待这些苦难,当苦难降临到每个人头上的时候,每个人的灵魂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一种选择是,人性在苦难中毁灭: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从利己主义出发,人的欲望不断地膨胀,这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如果一个人还局限于个体化原理,局限于利己主义,只认识到个别事物和这些事物对他本人的关系,于是这些事物就成为他欲求的一些总是‘花样’翻新了的动机。”[4]于是苦难便成为人们不择手段地获取私利的契机,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和名誉,只要对自己有利,不仅对苦难的到来满怀窃喜,而且必要时还会蓄意制造苦难;另一种选择是,人性在苦难中升华:苦难的生活不能成为人们堕落的理由,而是成为每个人奋进的力量,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搀扶着前行,这其中散发出来的真情弥足珍贵,人性的光辉也倍加光彩夺目。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后者,在苦难中孕育着高昂的人性美。在这部百万字的巨著中,作者高度肯定与赞扬了人们在逆境中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的身上都有一股来自生命深处的抗争与反叛的激情,无论兄弟俩各自面对怎样的困境,他们从来不会向命运低头,而是勇敢的面对生活,迎接挑战,始终坚守着他们的信念,他们的本性,高昂着美好的人性。

  3.在平凡人之间绽放着美丽的人性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感动人们的心灵,最重要的就是它向人们展示了至真至

  纯的人性,如作品中作者借孙少平的感觉传达出这样的认识:“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在这个世界上,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5]56在《平凡的世界》中,无论是在亲人、朋友、爱人之间,还是在陌生人之间都上演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在平凡人之间绽放着不平凡的人性美。

  3.1血浓于水的亲情

  在《平凡的世界》中,始终让我们感动的、让我们为之落泪的是孙玉厚一家,无论这个家庭面临怎样的困境,家人之间总是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浓浓的爱。

  在这个家中,还有一位上了年纪而且浑身是病的奶奶,这位善良的农村妇人,为全家操劳了一生,如今再也干不动了,孙玉厚全家不仅没有嫌弃她,反而对她充满了感恩、关爱与依恋。孙少平和孙兰香在小的时候,每天都会到地里去寻找一些带有露水的青草叶,然后把露水珠滴在奶奶的眼睛上,因为这样可以缓解奶奶的眼疾,俩个孩子的孝心让人感动,当孙少平给奶奶买了一瓶止痛片和两瓶眼药水时,他无论多忙都要抽空给奶奶点上,并在心里暗暗发誓:“奶奶,如果我长大了,有办法了,你还活着的话,我一定叫你好好享几天福……”。[5]

  艰难的岁月,并没有磨灭人们之间的亲情,而是在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行动中,使这种至纯至善的人间真情愈加的光彩动人,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为他人着想,都把家人放在首位,奉献自己的力量,而并不是想要从这个家庭中得到什么,虽然他们在物质上是匮乏的,但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因为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是永远也无法割断的。

  3.2患难与共的友情

  在作品中,除了浓浓的亲情,还有让我们为之赞叹的友情,以及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乡情,那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真情令人感动,苦难生活中善良人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闪光的人性之美就愈加的珍贵。

  尤其是金波一家对少平一家一直以来的真诚、热情的无私帮助,特别是金波对少平更加是体贴大方、不计得失的帮助,金波和少平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金波的家庭状况比少平家要好一些,所以他总是尽量去帮助他,他们在公社上初中,每天来回二十里路,金波和润生都有自行车只有少平没有,“金波就和他共骑一辆车子,两年下来,润生的车子还是新的,金波的车子已经破烂不堪了。”[5]当孙少平在黄原城做揽工汉时,一次他去找金波,细心地金波发现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他故意把自己的头发弄乱,还换上了一套破破烂烂的工装,这样,他和好朋友少平之间就不会有距离感了,他会照顾到朋友的感受,设身处地的替朋友着想,他们之间的友谊真挚而纯洁,金波从青海当兵复员回来后,他很想念少平,强烈的希望少平能够出现在他的面前,和他讲讲自己和藏族姑娘的爱情故事,他信任这个朋友,他认为:“如果这世界上没有孙少平,他就只能把他的故事连同自己一齐葬入坟墓中。”[5]可见,他们彼此在对方的心中都非常的重要,在困境中,他们能够坚守住这份友情,实在让人敬佩。

  在孙少安办砖场发家致富后,看到乡亲们的生活仍然艰难,一种想要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的强烈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他认为:“政策是政策,人情还是人情。作为同村邻舍,怎能自己锅里有肉,而心平气静地看着周围的人吞糠咽菜?”[5]308于是,对于乡亲们来求助,他总是慷慨解囊,古道热肠,尽自己的全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3不离不弃的爱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人,真爱、真情才会感动读者的心。而爱情,更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从人们的爱情经历和生活中,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人性、人情,而至真至善的爱情也会令人性美得以展现,进而得到升华。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