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期刊齐官玺“左桁正木”集释
发布时间:2015-04-10
摘要:“左桁正木”是一方齐官玺,古文字的学者们对它十分重视,对它不断地深入研究,然而对于这方古玺当时所发挥的作用,学者们却莫衷一是。本文收集各家观点作一篇集释,仅供继续研究它的人参考。
关键词:齐官玺;左桁正木;集释
孙敬明等先生认为:1964年冬,山东省五莲县王世公社迟家庄大队社员在村北盘古城边,发现了战国时期铜玺十三方。后几经辗转,现仅余八方。据发现者称,十三方铜玺的形制、面文均相同。今存八方铜玺,玺面形制均为方栏凸起,阳文四字曰“左桁(衡)正(征)木(玺)”(图1-8)。文字内容相同,字体结构互异。玺体下端近方形,稍上即变为圆筒形,筒之上端外周铸一凸箍,筒孔内壁尚存有朽木灰。玺文或读作“左桁正(征)木”,为左横关卡征税所用的玺印。石志坚先生在其《战国古玺考释十种》一文中,对《古玺汇编》中0299和0300号古玺的文字、性质和用途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新的见解:将两玺文分别释读为“右正(征)桁(横)木”、“左桁稟木”,并谓此类官玺既非秤杆所用,也不是用来钤打粮食口袋上的封泥,应是在公用衡木中间部位打印用的火烙印。他通过分析此类玺印的文字特征,据其部分出土于齐都临淄,推断它们应是齐国官玺。①
按“左”意即“东”。“桁”即“横”。《闻一多全集﹒古典新义﹒周易义证类纂》:“行读为桁,贯鼎耳横木也。……凡横木皆可谓之桁。”《说文》:“横,阑木也。阑,木遮也。”按此,“桁(横)”当与“门”、“关”之意相类,设立关卡,亦有置横木于道者。正者征也。《国语·齐语》:“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注,“征,税也”。玺文最后一字,疑为“玺”字。战国古玺文之“玺”字,有作“”、“”形者,或加金旁,或加土旁。本文介绍之八方玺印最后一字,基本作“”形,与战国之“玺”字相近,下面在左右两笔上端与中间一竖相连,可能是这些铜玺用于捶打戳印,为防止字划崩脱而为之的。但无论释“玺”还是释木,意思与“玺”相同当无疑问。因而,“左桁(横)正(征)木(玺)”即左横关卡征税所用的玺印。②
石志坚先生提出:左廩桁木玺文的“桁”即“横”,音同,可互通假。玉璜也称玉珩,可为其证。战国玺中尚有“右正(征)桁木”方形阳文四字铜玺一纽。正即征,“勿正(征)关鈢”的正字和“正(征)官之鈢”的正字可为其证。右正(征)桁(横)木,即右廩征收粮食所用木横之义。过去人们有的将其释为右正木行木,这种释文是不对的。左廩桁(横)木和右正(征)桁(横)木都是同一类型的铜玺,它们对研究战国时的度量衡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③
朱德熙先生提出:“桁”当读做“横”,是掌管山林的职官。“正(征)木”是职官名,都是林横的属官。《礼记:杂记》:“…、衡,实见间”郑注:“衡当为桁。”衡为职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应劭注:“古山林之官曰衡。”传世齐玺又有“右桁(衡)正木”玺印(0299),“左衡”﹑“右衡”,当均是掌管山林的职司。④
吴振武先生认为:“左桁”、“右桁”是一种机构。⑤
陈光田先生提出:“左桁正木”玺当为齐负责管理山泽的官吏所用之物。⑥
曹锦言先生的观点:此玺是专门用来烙印木材的。玺文称“左衡正木”,表明这是由左衡机构负责采伐的木材。传世齐玺又有“左桁(衡)廩木”玺(0300),则表明是左衡属下的仓库的木材,这对研究战国时官方采伐、管理木材制度有参考价值,也可以印证《周礼》的说法。⑦
或以为“正木”、“廩木”应是官职名,二者都是林衡的属官⑧,可备一说。
孙敬明等先生和石志坚先生认为“左桁(横)正(征)木(玺)”即左横关卡征税所用的玺印。我个人认为并非如此。
《周礼·地官·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若斩材木,则受法于山虞,而掌其政令。”可见林衡之官还掌管木材采伐之事。此玺1964年出土,据介绍,玺体下端近方形,稍上即为圆筒状,筒之上端外周铸一凸箍,筒孔内壁尚存有朽木灰。可见此玺是专门用来烙印木材的。此玺称“左横正木”,表明这是有左横机构负责采伐的木材。上文朱德熙先生、吴振武先生、陈光田先生、曹锦言先生等一致认为“左桁正木”古玺应是掌管山林的人所用的玺印。本人十分赞同他们的观点。(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朱德熙:《释桁》,《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
[2]陈光田:《战国玺印分域研究》,岳麓书社2008年出版,第047-048页。
[3]吴振武:《战国“(廩)”字考察》,《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
[4]孙敬明等:《山东五莲盘古城发现战国齐兵器和玺印》,《文物》1986年第3期。
[5]石志坚《战国古玺考释十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
小编推荐优秀的文学类期刊 《江汉文物》电子邮箱
本刊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立足长江、汉水流域,在长江中游史学研究、楚文化及简牍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在海内外拥有了相对固定的作者与读者群。作为一种地方性文物考古杂志,积极报道长江中游及南方地区文物考古新发现,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依靠专家,提携后学,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品位的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