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论文发表网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发布时间:2015-03-31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冠脉再通患者76例,与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 h~12 h的患者相比,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 h患者的溶栓再通成功率明显高(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医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办法,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突然发生的粥样斑块破裂,引起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导致血供中断,心肌细胞产生非常严重并且持久的缺血,从而出现心肌损伤甚至坏死等改变,患者会出现胸痛剧烈等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变化[1]。在发病早期进行再灌注治疗是当前治疗AMI的重要临床手段,快速恢复梗死动脉的血流和再灌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恢复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2]。现观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 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67例,女33例,年龄43岁~76岁(56.3岁±3.5)岁。诊断标准:超过0.5 h持续胸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症状,出现心肌酶谱升高以及心电图特异性改变,无溶栓禁忌症等。排除标准:继发性心脏破裂、腱索断裂、严重瓣膜病、心肌穿孔,肝肾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66例从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 h,34例从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为6 h~12 h。
1.2治疗入院后患者在常规扩血管、降压降脂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溶栓,溶栓前1 d给口服阿司匹林300 mg,3 d后改为长期口服100 mg/d。于溶栓前1 d给予波立维首剂300 mg口服,后改为长期服用75 mg/d,持续1年。入院后即用尿激酶1.5×106 U加入5%的葡萄糖100 mL中,在0.5 h之内滴完,根据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在5 h~12 h内给予肝素皮下注射治疗,1次/12 h,每次0.6 mL,连续注射5 d~7 d。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压以及心率等变化情况,进行严密心电监测,观测心电图ST段变化等,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等其他不良反应。
1.3溶栓评价标准在进行溶栓治疗后2 h内,胸痛缓解80%以上或者基本消失;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明显的导联下降超过50%;血清肌酸激酶峰值提前至14 h内。在进行溶栓治疗后2 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
失常。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
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与冠脉再通冠脉溶栓再通成功76例患者,与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 h~12 h患者相比,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 h患者溶栓再通成功率明显增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与冠脉再通比较
组别n再通成功数(例)再通成功率(%)
<6 h组 66 52 78.8
6 h~12 h组3424 70.6
总计10076
2.2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与T波未倒置患者相比,T波倒置患者的再通成功率明显增高(P<0.05)。详见表2。
表2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情况
T波倒置n再通成功数(例)再通成功率(%)
是64 6093.8
否 36 1952.8
2.3预后分析24例患者没有达到冠脉再通标准,其中死亡5例,病死率为5%。4例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停用肝素后好转。
3讨论
全球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而且发病早于女性10年[3]。近十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已经接近国际水平,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意义重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预后情况取决于从发病到再灌注的时间和能否完全再灌注,可以保护和促进受损心肌以恢复及左室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状态[4]。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主要有静脉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于年长者或者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效果要比静脉溶栓效果优异,早期静脉溶栓适用于患者年纪稍轻或者没有进行PCI治疗条件的医院,及时快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使患者心肌缺血的状态得以缓解,有效再灌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进行静脉溶栓的目的是重新建立冠状动脉血流,控制心肌梗死的面积,尿激酶溶栓作用比链激酶更强,可以溶解血栓,降解纤维蛋白,而且亲和力大,不良反应小,免做皮试,简便易行而且费用低廉,短期内可以重复使用,易被广大患者接受[5]。
本研究发现,与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 h~12 h患者相比,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 h患者溶栓再通成功率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及时进行尿激酶溶栓,达到再灌注的治疗时间越短,溶栓治疗效果越好,最大可能的缩短发病至再灌注时间是预后良好的关键所在;而且与T波未倒置患者相比,T波倒置患者的再通成功率高,在溶栓治疗之后发生T波倒置的患者预后良好。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办法。急救人员要提高个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积累经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为患者康复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郑君.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1.
[2]刘宇伟.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4):9899.
[3]王茂武,曲镭.心脏疾病的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
[4]魏凌.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4):5759.
小编推荐优秀的医学类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医学论文发表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的骨科专业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原天津市立人民医院(现天津医院)方先之教授(中国骨科创始人)主编的《骨科进修班通讯》,自1957年开始内部发行,于1961年改为《天津医药骨科附刊》,于1981年2月《中华骨科杂志》正式创刊。现为月刊,96页/期,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部铜版纸彩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