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火热发表晚播小麦高产栽培
发布时间:2015-03-23
摘要 从适时播种、科学管理、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晚播小麦获得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适期播种是小麦高产的有效措施,但生产中往往有一部分麦田由于腾茬晚、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等原因而延期播种,形成晚播小麦[1-2]。晚播小麦有自己的生育特点,常规栽培很难获得高产。笔者根据晚播小麦发育特点,并结合生产实际,经多年实践,探索出如下生产技术,对于提高晚播小麦产量很有帮助。
1 适时播种,打好丰产基础
所谓适时播种,泛指播前准备及播种工作,包括创建高产土壤环境、选用高产优质良种等一套种麦技术。播种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苗、壮苗、群体结构和个体生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量的高低。
1.1 选用春性品种
晚播小麦较适播小麦麦穗分化持续时间短,不孕小穗增加,穗粒数减少。春性品种生长快,春化时间短,春季麦穗分化开始早,进程快,易形成大穗大粒,可以弥补上述缺陷,并能充分利用后期光热条件,发挥穗大粒重优势[3]。
1.2 配方施肥,增施磷肥
晚播小麦根系小,环境温度低,土壤释放磷也少,容易产生小、老苗。土壤严重缺磷的地块,应增施磷肥,促进根系发育。此外,还应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一般底施45%含量小麦配方肥600~750 kg/hm2或尿素300 kg/hm2+16%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120 kg/hm2。
1.3 精细整地
整地要按照“秸秆还田地块必须深耕,旋耕地块必须耙实”的要求,提高整地质量,夯实麦播基础。一是扩大深耕面积,耕深要达到25 cm以上,切实做到机耕机耙相结合,深耕耙透,达到上虚下实,没有明暗坷垃。二是针对旋耕田块容易造成深播弱苗、缺苗断垄和冬春易旱易冻等问题,旋耕后一定要耙实。三是秸秆还田时,秸秆要充分粉碎切细,结合深耕掩埋,耙耱压实,使土壤达到松紧适宜,以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下扎。
1.4 适当加大播量
晚播小麦分蘖和成穗率少,为保证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应酌情增加播量。实践证明,超出适期范围播种的,每晚播1 d,播种量应以增加0.25 kg为宜,但基本苗不宜超过450万根/hm2。一般来说,10月底至11月初播种的播量为225 kg/hm2左右,11月中下旬及以后播种的播量为262.5~300.0 kg/hm2。种子籽粒大、发芽率低、整地粗糙地块可适当加大播量,种子籽粒小、发芽率高、整地精细地块可适当减少播量。
小编推荐优秀的农业类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农业报刊投稿邮箱
《麦类作物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独有的一份学术性麦类作物专刊,1997年更名为技术性中文期刊《麦类作物》,2000年又被科技部批准更名为《麦类作物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