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论文 > 正文

张洪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_农业产业化论文

发布时间:2014-07-18

  他辛勤耕耘,换得桃李满园芬芳,培养出一批批农业战线的科研人员。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农民爱戴的“泥腿子教授”。40年的辛苦,终换来汗洒田间惠乡亲,春华秋实问收成。

  5月25日,江苏分社新闻大厦。一个皮肤黝黑、中等身材者登上江苏农业十大新闻人物的颁台。他就是不仅受扬大师生、也广受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爱戴的农学院教授张洪程。

  大学毕业40年以来,张洪程先后主讲作物栽培学、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进展等课程,潜心致力于农学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相结合,培养各类硕士生、博士生110多人。他先后承担完成国家与部省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教学、科研与示范推广一体化推进,并贴近生产实际,推广科技,把课堂拓展到广阔天地,形成了课堂教学、实验室试验、校内田间试验与校外大田综合研究一体化运作的创育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农业复合型人才。

  学生眼中的严师慈父

  1.01的365次方=37.78,而0.99的365次方=0.0255。每年入学之初,张洪程都要为学生们演算这个算式,他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一年中每天努力一点和每天偷懒一点的区别。他与学生们约法三章:既然立志学农,就要心投入、全天候付出。不少学生把算式贴在自己案头,每天学习、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专心于试验与探索。

  他常说,每个人要作百分之一百零一的付出,累积起来,必有大成。每天高效学习工作10个小时以上,这是他对学生的要求,更是自己行动的准则。“一年三百六十日,都付教学科研中”,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这是张洪程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即使是大忙的农业生产季节,白天奔走田间地头,指导农技人员和农民,晚上还要到办公室,和学生就试验的每个细小环节反复沟通交流,力求规范合理;就学生写成的每篇论文初稿,字斟句酌,力求科学严谨。

  为了鼓励学生勇于科技创新,他设立了科技创新,用来励在学术上有较大创新和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并以往届杰出,如就业于中国农科院,曾经在兴化数年,成功探索稻田养蟹并为农民培训、示范的“窝棚博士”杨勇等为典型,发挥榜样教育作用。他还将习总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断到每个实验室和学习室,鼓励学生将“科技强国”的要求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

  学业上他是一位严师,生活中却像慈父一样,对学生关怀备至。一位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立志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但家境困难,困扰着他的学业。张洪程知道后,特地为该名学生设立了助研岗位,既帮助他缓解了经济窘境,又加快了他锻长。有些同学因病住院治疗,他在百忙之中前往看望,嘘寒问暖,让孤身在外求学的学生感受到了慈父般的关怀。平时田间试验的时候,学生们早出晚归,难免有赶不上饭点的情况,他总是为学生们订上工作餐,生怕亏待了他们的身体。

  他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教学第一线。针对原有教材中部分内容不适应现代农业及产业化的要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状况,他从作物栽培学内容与教学特点出发,着重解决以往理论与实践教学难以平衡和有机结合等难点,对教学体系进行整体性与优化,逐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在教学内容与时间上二者分段又互为衔接、有机结合的“三段教学模式”。同时配套制定了集知识传授与创育为一体的学大纲,确定“厚基础、重应用”能反映时代需求的教材及参考书。

  他始终把课堂(学术讲坛)——实验室——校内外试验田——农户生产大田紧密联系起来,把精力聚焦到解决作物生产现代化的重大科技难题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结合上。每年都要安排学生轮流在苏、浙、皖、赣等,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张洪程却常年在生产第一线。他一边指导研究,一边手把手教学,从科学问题提出、实验方案设计、实施与测定,到文章的撰写,师生共同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由于他培养的学生既基础理论扎实,又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产生良好的信誉与社会影响,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

  科技创新的登攀者

  张洪程深知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互相促进,两者统一于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只有实现科技创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40年来,他洞察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动向,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多项,实现一个个攻关与突破,不辞辛劳,耕犁远识,始终站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潮头。

  他致力于精确化、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创新,上世纪十年代在扬州湾头做了大量的稻麦叶龄促控试验。每天起早摸黑,骑自行车来回40多里,协助著名栽培学家凌启鸿教授创立了按照作物生长叶龄进行群体质量调控的栽培新理论,并被编入高教国家规划教材广泛普及。

  他把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攻关作为项目实施的龙头,与兴化等的技术人员开展百亩攻关,创立了“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的12字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先后在姜堰、兴化实现亩产903.8及937.2公斤的超高产,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水稻高产的世界纪录。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他主持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大协作攻关,率先在江苏按不同农区建立了以少耕为主体,少免交替、定期耕翻的轮耕新体制。并以阐明多种简化、省力体制下稻麦高产规律为基础,集成了简化、省力、节能、高产、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在江苏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如天女撒花般的水稻抛秧,是他于1985年以来在国内最早系统研究的又一。目前南方应用近亿亩,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获江苏省、教育部、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

  农民爱戴的“泥腿子教授”

  他是农民的儿子,跳出农门后,又常年从事农业科技的教学、研究和推广,情系农业、农村、农民,倾力农学、农艺、农作,奔走农时、农田、农间,一辈子与“农”结缘。“农”情浓、“农”心长,仿佛与生俱来,他始终带着一份献身“三农”的厚重情怀与抱负。

  针对江淮中下游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籼改粳后迟熟稻茬不断扩大,造成小麦晚播后品质与产量下降的严重问题,他研究创立了迟熟稻田适期套播小麦栽培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15年以来,他精心建设江苏兴化、姜堰、常熟、东海与江西上高等典型农区设立的攻关试验—集成示范—规模推广一体化运作的重点,并构建了相应的示范推广网络,为的就是能让成熟的技术畅通无阻传送给农民,促进粮食的增产增收。

  水稻精确定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他主持的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的核心技术,2007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技术,并在贵阳举行了示范推广启动仪式,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全国20个水稻主产省(市、区)因地制宜开展示范应用。在水稻生产各关键时期,他组织专家组及项目科研人员分赴各省(市、区),进行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不仅创造了当地高产纪录,而且各地在不同土壤、不同栽培方式与水稻品种上均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江西省创造了双季稻亩产1322.2公斤的超高产;安徽等不少地区还创造了万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以上的高产。

  去年6月,东海县发生少有的涝灾,万亩连片方水稻秧苗严重烂根,重新播种又耽误生产时节,农急如焚。一个电话,他就立马赶到田头诊断,采取排水、通气等措施,此后又七、八次到现场诊断,进行施肥与技术补救指导,恢复正常长势,最终万亩连片亩产获700多公斤的高产。

  一年365天,除了教学科研,其余时间他都泡在田头为农技人员、农民做技术指导和培训,从没有休息日。基层的农技人员和农民,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和朋友。水稻生长期,高温酷暑,有时一天要奔走几个县市的,解决技术问题。每下一次田,衣服都要湿透一次,挤得出汗水。前年一次在田间中暑,仅在树荫下休息了半小时,又到下一个。

  他的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主产区10多个省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撸起袖子看苗,脱下鞋子下田。当地农民都亲切地称他是“咱们庄稼人的泥腿子教授”。一条晴纶薄被是他出差必带的随身物品。途遥远,常常日夜兼程,车上睡觉,第二天一早他的身影又出现在田间。农疼“张老师太辛苦了”,总是关照他注意休息。

  汗洒田间惠乡亲,春华秋实问收成。他先后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章、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称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