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艺术 > 正文

文史要览 政论文超越夢想——2013年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考研經歷

发布时间:2014-03-07

  夢具有一種荒誕的真實性,而真實有一種真實的荒誕性。——《尋找無雙》

  在回忆考研經歷的時候,不知若何,腦海里浮現出這一句話。也許,有的夢雖然看上去荒誕,可是卻無比真實,它反映出我們的希望,一種想超越現實的潛藏的巨鼎力量。

  從一個春天到另一個春天,考研是一條孤单的列車,若是沒有决心、恒心和決心,很難到達終點。一年以來耳聞目睹了不少被車軌搖醒的夢想,所以若想要最終踏進中傳,要么全力以赴,,苦中作樂,要么還是赶早掉頭。在我看來,兩個極端之間沒有折中之道。

  起首匯報一下我的成績,2013年傳播學理論标的目的,初試總分359,73,英語73,傳播學103,文史綜合110。復試外語聽力口語92,筆試91,面試85,總分88。總成績76.66(恩,很吉利的數字)。

  孔子教育學生有句話叫做:取乎其上,得乎此中。我覺得很有事理。把目標定得高一點,你會自覺地付出更大勤奋,最初即便達不到,也能退而求其次。别的,傾盡全力地去做一件事,未必就必然能成功,但至多不會留遺憾。不夸張的說,心地投入考研之后,你的身心都會获得升華。

  哎,不知不覺地就說教了這么多,就此打住。下面正式進入針對傳播學的經驗部门,但愿拋出我這塊破磚,能夠引來璞玉。此外,我再補充幾句(咦,怎样這么像開會領導發言),所謂經驗的東西其實是很個人化的,不克不及放之四海而皆準,“此人之肉彼人之毒”,所以我盡量客觀地描述我的復習過程,以作借鑒,具體的復習,還是要根據個人本人的情況來進行。

  說一下我的學習進度。2012年春節過后開始考慮擇校問題。最后的设法是四川大學,已經買了書和資料看了一個月。在3月份一次周末登山的途中與某高人交换后又開始从头考慮。這次是在北大和中傳二者之間盘桓。最終選擇了有指定參考書(曾經)、相對沒那么奥秘的中傳。

  4月份開始正式看書。鑒于從小到大寫出來的計劃從未获得執行,故這次沒制定計劃,只具有于腦海里。我根據本人的情況(三跨),把頭幾個月的重點放在了傳播學。看書的順序是,《傳播學引論》、《總論》、《傳播理論:发源、方式與應用》、《傳播學史》、《傳播學基礎》以及《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门户》。現在回頭看起來順序比較雜亂。當時第一遍只是為了敏捷成立印象,所以看的速度很快。個人認為,打基礎的重中之重是《傳播學基礎》、《總論》和《傳播理論》,劉海龍那本《大眾傳播理論》則很有助于開拓眼界,適合打好基礎之后再看。

  别的,還有《傳播學簡史》、《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傳播结果》這幾本書也很是好。我在復試復習時才看的《傳播學簡史》,這本書完全體現出傳播學交叉學科的特點,思惟艰深,我不由產生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此外,《傳播學精編》、《50題》都是必備的。《精編》框架比較清晰,內容充實,《50題》則對于論述題助益頗大。有一些書則是買了沒看,或者看了很快就忘記了。好比《受眾阐发》、《大眾文化與文化研究導論》、《前言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

  在這些書看完一遍成立了知識框架之后,就要開始精讀,即多本書對比著看,總結出一份本人的相對完整(還要不斷完美)的筆記。這種幾本書對照著看的方式來自于一位叫夏季之陽的學長的考研筆記。這本傳說中的“神之筆記”的確帶給我很大啟迪,很是給力。在八月份我還去參加了一航的集中培訓班,由學長學姐帶著梳理了一遍知識,緩解了孤獨學習的苦悶。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參考學長的筆記以及參加培訓班都不失為好方式,可是,最終決定可否考上的還是你本人,能否夠聰明,能否夠勤奋。

  關于傳播學我想特別提到的是,多關注傳播與社會,重視大題,重視學派,最好构成本人的見解,切忌死記硬背。傳播學理論這門課的壓分很是狠,必然要合理放置答題時間,否则答不完(慘痛教訓)。本年初試的“傳播學在中國30年發展”考倒了不少人,復習的時候不要有死角(復習的時候就曾聽某位仁兄說,傳播學在中國的發展應該不會考……我信以為真,坑爹)。當初考研是為了學到能夠安居乐业的本领,選擇中傳是因為更高的平臺。在對傳播學特別是學派有了更深切的领会之后,我對“理解傳播,改善世界,考研只是個開始”這句話加深了理解。我們學習傳播學,不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亦步亦趨地尾隨現代社會,而應當運用本人的知識改善本人,改良社會,反思構成我們社會根基要素的傳了什么問題,无效、合理的傳播若何成為可能。

  后期要多關注熱點。能够操纵雜志、網絡、業界名人的博客、導師博客以至微博。復試筆試有一道大題是講平面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我正好在前一天晚上看了胡正榮老師的網站,里面有相關內容。答題的時候就感覺很自傲。

  别的真題永遠是最主要的法寶。多做題,多練筆。有時候你看書看得自以為很純熟了,其實合上書本去答一道大題,你會發現無法把那么多知識融會貫通,輸出成條理清晰、有深度有廣度的谜底。所以,在讀書的時候千萬不克不及只讀書,放空位讀書,而是要時刻思虑,這些我讀的內容能若何體現在我的答題上。打個例如,李特約翰的《人類傳播理論》艱深晦澀,雖然有很高深的理論,可是很難運用到答題上去,這種書你在復習的時候就要學會舍棄。(這只是個人愚見,也許有高手懂得運用也說不定)

  在準備復試的期間我看了大量的東西,包罗幾大雜志的論文、導師論文,以及胡正榮的《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21世紀初大眾傳媒發展戰略》,趙月枝的《傳播與社會》、《和諧社會:社會與大眾前言》等等。以及一些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為了應付面試,裝一下逼,苦逼的是導師底子沒問)。但這些書十分有價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會科學其實是相通的。推薦幾本,有空看看沒有壞處:吉登斯《社會學》、《現代性的后果》,孔飛力的《叫魂》,《想象的配合體》,《社會學的想象力》,《烏合之眾》。.

  導師的論文真的是一個很是有價值的東西。好比說胡正榮對廣電政策、公共好处的研究,周亭對前言生產的研究,隋巖論述的“群體傳播的風險性”,李良榮對新媒體的研究,胡翼青對傳播學研究的社會向度和文化向度的反思……理解了這些導師的觀點,運用在考卷上,將會是很大的加分要素。

  有了這些書裝在肚子里,復試筆試的時候感覺决心十足,一氣呵成,跟初試不成同日而語。傳播學這幾年既在追逐不斷出現的熱點,也愈發添加了學科的反思性,所以學習傳播學其實是十分幸福的,退可做學術,享受思辨的樂趣,進可逐潮水,影響實踐。

  復試面試的時間很是短,之前準備的長篇大論都沒有获得用武之地,老師都挺和藹,還锐意制造笑點來緩解緊張氛圍……閑聊了幾句后介紹,然后抽題回覆,然后老師提問。我被問到了“你看過了哪些傳播學專業書籍,對傳播學哪個領域比較感興趣”。整個面試5分鐘摆布吧,估計老師對我也沒多大的興趣,還是早點下班回家包餃子吃吧……

  復試的外語聽力口語還是比較簡單的。聽聽力的時候留意不要出神,口語盡量多說,連貫的說,必然要開口,問題不大。

  再說說文史綜合。我文史從暑假開始看,九十月份開始集中記憶。本年《文史要覽》改版,考的古文是新版的,完全沒復習到的我丟分了。别的的題都答得感覺优良,以為能有120,沒想到才110。看來政論文改的是越來越嚴格了,大师必然要加以重視。PS:背文史的經驗是比較疾苦的,記憶却是不難,可是比較不了《文史要覽》作者對歷史、文學人物評頭論足,搞什么,美满是按照階級、思惟斗爭的線在臧否人物、評論藝術嘛……沒辦法,背完就忘了吧。

  公共課。公共課雖然我考的挺高,但反而對大师的參考意義不大。因為我從小文科就比較好,英語從不認真背單詞,語法一竅欠亨,全憑語感,這個,大师不成盲目仿照。就是按照大綱,紅寶書、肖、任、啟航20天20題,按部就班地來就行了。

  大师在復習的時候最好給本人定一個總分的目標,然后根據本人情況去分派分數。好比當時我根據本人的情況,給本人定了380的目標,公共課150,傳播學110,文史120.那么你復習的時候,就根據這個目標來放置時間。復習得估計差不多能拿70了,就擠出點時間到其他科目。

  考研最終塵埃落定了,可是追尋夢想、奮發向前的腳步還不會遏制。相信大师在認真學習傳播學的過程中,會加深對世界、對人生的理解,找到實現本人人生價值的标的目的。加油!

  這篇東西寫得有點趕,邏輯有點散,廢話比較泛濫,列位見諒!

  最初,愿所有夢想的同党都能夠展翼高飛!!!

  更多資訊請訪問中國考研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