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发表动态 > 正文

张伟丽团队在《安全与环境工程》成功发表黏土抗侵蚀性能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6-19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工程学院联合安徽建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张伟丽、李明依、李俊等团队成员,围绕这一技术展开深入探索,其研究成果《基于 MICP 技术的固化黏土抗侵蚀性能研究》发表于《安全与环境工程》2025 年第 01 期(第 201 - 210 + 232 页)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1302232) 等多项基金资助,目前网刊阅读次数达 13 次,网刊下载 257 次,cnki 下载 257 次,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基于MICP技术的固化黏土抗侵蚀性能研究

  团队采用新型的单相法和传统的两相法,对黏性土表层进行 MICP 处理。在研究过程中,他们细致分析环境 pH 值和胶结液浓度对 MICP 反应过程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处理次数的土样开展冲刷试验,通过记录土样在冲刷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来精准评价两种加固方法的实际效果。​

  试验结果令人惊喜。研究发现,经 MICP 技术加固后,黏土颗粒间形成了牢固的胶结,就像给松散的土壤颗粒穿上了一层 “铠甲”。对比两种处理方法,单相法加固土样中碳酸盐生成量虽少于两相法,但土体整体水稳性更胜一筹。在关键的冲刷试验中,经过单相法和两相法加固处理 5 次后的试样,在冲刷 40 秒后的侵蚀量分别仅为 0.43g 和 0.11g,而相同条件下未加固试样的侵蚀量竟高达 54.63g。更值得一提的是,加固后的土样即便经过 24 小时的持续冲刷,表面依然几乎完好无损,这直观地证明了 MICP 技术能让黏土的抗侵蚀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这项研究为土体加固和抗侵蚀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相关领域专家高度评价。张伟丽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明确了 MICP 技术在黏土加固中的显著效果,还对比分析了单相法与两相法的优劣,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该成果的推广,有望在道路建设、边坡防护等工程中,大幅提升土体稳定性,降低水土流失风险,为土木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双重效益。

  期刊与项目背书:权威平台助力绿色岩土技术创新

  《安全与环境工程》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期刊,长期关注岩土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交叉研究。本论文的发表不仅凸显了张伟丽团队在MICP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2232)、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B2021003)及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曙光计划项目(2023020201020344)的阶段性成果提供了高水平展示平台,对推动我国绿色岩土工程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