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Paper常见问题 > 正文

CCF中国软件大会2023

发布时间:2024-02-02

1.论坛嘉宾:卢苇 (北京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人才培养途径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简介: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曾任北京交通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现任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理事长,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二十年卓越成就奖,荣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

2.论坛嘉宾:邬向前(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产教深度融合打造关键软件领域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

摘要:中国软件的发展趋势正在朝着自主化演进,哈工大软件学院聚焦关键软件领域问题,开展产教深度融合,改革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复合型领军人才。

简介:教育部长江学者,哈工大软件学院院长兼计算学部副主任、智慧医疗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视听觉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专家,国际顶级期刊IEEETIP编委,IEEE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杰出会员,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专委会副主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计算机类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三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人工智能2030重大专项等项目(课题)的研究。已在IEEETIP/TMM/TIFS等国际刊物和CVPR/ICCV/ECCV/ACMMM等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获三十余项国内外专利。曾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等,连续七年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多模态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医学图像分析、生物特征识别等。

3.论坛嘉宾:胡春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题目:关键软件领域卓越工程师能力标准与核心课程

摘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合在软件工程学科优势和航空航天特色,按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四共四通”的要求,在与相关高校和企业讨论的基础上,结合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目标,提出关键软件领域卓越工程师的能力标准与核心课程体系。本报告汇报我们对关键软件领域人才培养的思考,及与国内兄弟单位共同制定的能力标准与核心课程,以及国内相关高校在核心课程建设上的工作进展,共同研讨关键软件特色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软件学院院长,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系统软件专委会常务委员、候任副主任,计算机历史工委主任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分布式系统、数据中心资源管理与调度、图计算查询优化、安全攸关的软件开发方法等。

4.论坛嘉宾:杨珉(复旦大学)

报告题目:智能化时代软件人才多元化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当前,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其中,软件作为一种万能集成器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模型则为其提供了新的智能化底座。这样一种智能化时代也对高层次软件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过程中,围绕智能化时代新型平台软件的发展需要开展多元化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报告将介绍学院在相关方面的探索和初步效果,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简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网络安全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操作系统安全、恶意代码检测、漏洞分析挖掘和AI系统安全等,在网络安全四大顶会S&P、CCS、Security、NDSS 发表论文40余篇,在TPAMI、TKDE、ICML等机器学习顶会顶刊发表论文10 余篇。研究发现曾多次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成果入选973 重大成果和突出进展、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

5.论坛嘉宾:文俊浩(重庆大学)

报告题目:价值塑造引领、开放融合驱动、典型领域赋能,造就特色化软件创新人才

摘要:针对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实践“价值塑造引领、开放融合驱动、典型领域赋能”人才培养理在育人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实践体系、师资队伍、教育管理、保障机制等方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特色化软件创新人才。

简介:重庆大学教授,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CCF杰出会员,CCF重庆分部主席,CCF服务计算常委,CCF软件工程专委委员。重庆市名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工科等科研、教改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服务计算、软件工程。

论坛主席

1.论坛主席:邬向前(哈尔滨工业大学)

简介:教育部长江学者,哈工大软件学院院长兼计算学部副主任、智慧医疗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视听觉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专家,国际顶级期刊IEEETIP编委,IEEE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杰出会员,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专委会副主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计算机类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多模态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医学图像分析、生物特征识别等。主持三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人工智能2030重大专项等项目(课题)的研究。已在IEEETIP/TMM/TIFS等国际刊物和CVPR/ICCV/ECCV/ACMMM等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三十余项国内外专利。曾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等,连续七年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论坛主席:彭鑫(复旦大学)

简介: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工委主任,《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联合主编(Co-Editor),《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Autom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学报》等期刊编委。2016年获得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智能化开发、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泛在计算软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等。研究工作多次获得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年度最佳论文奖、ICSM最佳论文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IEEE TCSE杰出论文奖等奖项。担任2022年与2023年CCF中国软件大会(ChinaSoft)组织委员会主席与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ICSE、FSE、ASE、ISSTA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3.论坛主席:张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候任主任,软件工程专委常委。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教育部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101计划编译原理课程负责人,北京市教学名师。曾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多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4.论坛主席:文俊浩(重庆大学)

简介:重庆大学教授,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CCF杰出会员,CCF重庆分部主席,CCF服务计算常委,CCF软件工程专委委员。重庆市名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工科等科研、教改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服务计算、软件工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