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论文 > 正文

林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06

  摘要:本文以林业科研事业单位为研究视角,分析构建信息化内控机制的必要性,阐述林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现状,探索构建信息化内控机制的具体方法。现状为:执行预算编制内容难度大、收支账目不清晰、采购监督未发挥作用等。构建方法为:确定信息化内控机制的设计目标、梳理设计思路、设计体系功能。本文尝试分别从预算执行、收支管理、采购监管、资产管理、规范科研项目等视角,逐步完成信息化内控机制的建设,为林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工作助力。

林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采购管理;林业科研事业单位

  内控工作具体指组织机构在制度建设、管理执行等工作中,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管理,尝试规避单位经济运作的风险问题,提升资金利用率的同时,发挥资金使用价值。政府对于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给出了相应的发展方向,尝试以信息工程为辅助措施,助力科研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为林业科研项目运作提供充足资金,展现内控工作价值。

  一、林业科研事业单位构建信息化内控机制的必要性

  (1)2014年中央对于财政资金提出了管理方案的优化建议,明确指出:提升科研项目资金预算规范性,加强科研信用管理完善性,构建完整的资金使用评价监管体系,保障科研项目资金内控品质,对科研资金使用加以全面审核,坚决查处资金违规使用问题。

  (2)2016年对于科研项目资金各项工作的规定,给出了细化建议:发挥信息工程作用,组建全面内控体系,保障科研资金管理能效。

  由此可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将内控理念成功引入科研事业单位,以规范资金管理规定,尝试助力科研项目发展,以期获取高品质科研工艺,为国内现代化经济发展助力。

  二、林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现状

  1.林业科研事业单位概述

  H林业科研单位于1953年成立,收入来源包括:财政扶持、科研项目收入、资产收益等。H单位作为综合工艺研究事业单位,在国内林业工程中,发挥着科研支撑作用。截至目前,H单位设立的研究中心有19个,遍布全国省市,形成相对完善的林业科研体系。H单位致力于林业研究工作,为国内生态保护、林业建设提供科研依据。

  (1)4个林业实验组:一为热带林业研究,二为亚热带林业项目实验,三为沙漠土地资源研究,四为华北林业项目。

  (2)森林生态保护9个专业研究小组。包括木材工业、森林生态保护、森林保护新型工艺等。

  2.内控风险表现

  一是执行预算编制内容难度大。在预算规范执行期间,预算编制内容应包括单位内部的各类收支项目。财政拨款时,预算金额处于财政预算控制范围内,在财务与各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基础上,综合确定各分支类目的资金规划。然而,科研事业单位对于精准规划预算内容工作存在不重视的问题,引起预算资金使用不规范、多次追加资金等现象,削弱了资金预算工作的有效性。追加资金问题,并未严格依据预算内容进行资金管理,降低了预算内容的执行力。

  二是收支账目不清晰。收入账目问题。H林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收益,包括资金利息、固定资产收益。此种收益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同时存在收益管理灵活性问题,极易形成资金上缴不完全的问题。同时,H单位的各项收入,并未设立账目管理工作,比如利息收益、其他收益等,形成了资金管理风险。支出账目问题。H单位在研究社科项目时,存在资金使用量少、批次申报问题,占据了单位中财务工作量的至少75%,引起财务人员工作任务量较大问题。在财务人员配置不充足的情况下,将会引起岗位分离无效、支付失误等问题,无法保障账目支出管理效果。

  三是采购监督未发挥作用。H单位在进行采购工作时,以集中采购名目为依据,选择在采购标准范围内的采购资源,存在程序繁杂、资金使用风险等问题。H单位侧重科研项目运作,同时采购管理、产品验收两个岗位并未进行分离,难以保障科研采购物资的品质验收效果,极易造成采购监管不到位问题。部分科研单位人员,在采购期间,未形成较高的采购意识,在采购日常办公物资时,并未依据程序进行集中采购。此类人员自行购买的办公物资,在采购单价有所增加,在报账时,与原有消耗品采购价位对应不上,形成报账问题。H单位在采购期间,专设人员并未详细制定采购方案,对于各类采购物资的品质标准,存在认识不清问题,造成采购执行、预算资金之间存在出入问题。

  四是资产账实不符。H单位在资产管理期间,资产类别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相比其他事业单位,H单位含有若干科研小组,在资金账户方面,有科研项目的专用资金账户,保障科研项目运作有序性。由于专用资金账户,相比一般类型的资金账户,具有资金使用的便利性,相应增加了资金管理难度,极易发生账实不符现象。

  五是科研运作不规范。科研项目运作时,具有研究规模大、时间周期长、研究流程繁杂、科研环节众多、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成为事业单位经济犯罪的高风险地带。H单位科研项目资金运作,潜在的不规范问题,具体表现为:在确定科研项目时,并未有序完成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于科研项目中的各项问题,并未制定有效决策,存在盲目运作、超标开发、资金浪费等问题。科研项目采购方案操作性不强,由此造成各项预算与实际关联性不强,形成项目资金管理不受控问题。科研项目中各项运维优化工作,采取的项目管理方式,具有松散性,难以全面管控资金支出行为。

  三、林业科研事业单位构建信息化内控机制的具体方法

  1.确定信息化内控机制的设计目标

  结合H单位现阶段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全面规划、高效执行、信息实时共享、动态化资金监管等视角,完成信息化内控体系构建,以提升业财信息数据的融合效果,便于集中开展资金管理工作,顺应事业单位对预算工作的需求,有序落实预算指标合理设计、高效监管核算体系、加强资金使用结果的监管、预警资金使用异常问题、自动获取资金决策内容等,以保障资金管理有效性。健全资金内控体系,能够有效控制资金浪费问题,准确识别违规经济行为,深层次分析各部门财务信息的内在价值,以此保障财务内控有效性,增强资金运作安全性,提升科研项目进展的规范性,以管理会计视角,精细化落实内控工作。

  2.梳理信息化内控机制的设计思路

  H科研单位在构建信息化内控体系前期,应明确内控体系的设计思路。因此,以H科研单位的内控标准、内控步骤、内控制度等内容,准确编辑添加在信息系统中。同时,体系的设计思想,应保持内控层次的构建效果、各流程运行的顺畅性、资金规划的全面性,以提升内控体系构建有效性。内控体系在运作时,核心内容为资产预算管理,分别从预算指标、资金使用、预算执行、成本报销、报表形成等各程序中,有序落实资金监管工作,让各类资金数据均处于内控信息体系中。

  信息化内控体系的构建,是以项目资料库、内控标准为运行基础。内控流程包括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核算、资金运作决策三大主体,能够对于项目各项资金活动,有序落实内控管理工作,比如资金收支、资产、采购等,以保障内控程序运行的标准性、规范性。

  3.设计信息化内控机制的各项功能

  (1)预算与绩效关联,增强预算编制执行能力。

  一是编制合理的用款方案。H单位在编制预算内容时,应有序开展资金使用交流工作,采取预算与绩效相关联的方式,保障预算编制内容的真实性,提升预算执行能效。H单位整合了业财内控资源,让每个员工拥有系统的账户与操作权限。在H单位开展资金预算工作时,借助系统向每个员工账户发送通知,让每个部门认真确定预用款项,制定合理的用款方案、资金使用的绩效达成目标。

  二是业财沟通细化预算内容。在各部门预算汇总完成时,财务部门对于预算方案内容,与科研业务申报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提升各部门预算方案的完善效果。最终,由财务部门整合各部门的预算资金总数,再将预算指标进行细致划分,便于各部门负责人员明确自身预算监管职责。在预算编制科研项目收支时,编制人员以内容编制准确性为核心,让全体科研项目小组人员,在内控体系中,完成科目资金申报的填写。申报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资金需求、项目预计收益、年度内收支预算等。针对各项收支内容,项目负责人给予收支概率的评价,便于系统自动获取预算收支金额,保障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

  三是增强预算执行能力。在执行预算期间,应坚持的原则为:预算为前提,支出为结果;预算主体与资金使用主体对应。换言之,如若预算编制内容中不包括的资金使用项目,不可随意进行资金申领与报销。在资金使用时,应保障预算申报部门、资金使用部门的一致性,预算资金不可挪用、串用,维护预算编制对资金使用监管的约束性。由于在科研项目运作期间,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每个部门可在年中时,对预算方案进行一次调整,以此保障科研项目运作有序进行。

  相关知识推荐:林业系列职称评审间隔期

  四是发挥信息化预算管理作用。借助业财融合的体系,完成各项财务数据交互使用,形成一体化内控机制。针对项目变更、收支等情况,自动生成报表。项目责任人,在内控信息化体系中,能够实时查询项目进展情况,对于超预算、预算执行等工作,给予有效控制。预算编制完成时,对项目个人形成了预算指标。在初期预算工作时,分别从项目绩效期望、成本支出、经济收益等视角,进行细化,以定性表述形式,完成预算规划。同时,在项目资金使用达到50%,或者项目完成时,由项目责任人对绩效收益进行阐述。

  五是年终资金使用的预算控制。年终时,如若项目预算执行未达到70%,或者存在年末时资金突增使用情况,则在次年预算中进行扣减处理。

  六是预算绩效信息化运作的积极作用。在预算与绩效相关联的内控系统运行时,能够提升预算编制目标的明确性,增强预算执行监控针对性,合理评价预算结果,实时给予预算评价,最大化发挥预算绩效信息化管理能效。

  (2)引进新型技术,提升收支管理有效性。在收支管理体系中,引入新型信息技术,构建电子办公体系。内控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目标是:缓解财务人员工作压力,由信息化程序代替重复性、人为失误问题多的财务工作,保障经济管理运作的规范性,以制度为依据,有序落实内控管理工作,分别从事前支出规划、事中资金监管、事后绩效总结等视角,全面开展经济管理工作。针对收支管理成效,合理调整财务人员工作范围,使其侧重业务资金使用方面,提升内控信息化运行能效。

  一是在内控信息系统的首页位置,展示H单位制度标签,实时共享国家级、省级的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以电子版形式,便于全员知晓。在公开透明的资金管控体系下,保障H单位的收支管理标准性。

  二是在线申报模块。在信息系统中,报销人员上传报销凭证,以电子化票据管理形式,提升账目查询便利性。电子发票在开具时,完成发票编码的填写,在系统终端识别编码的唯一性,减少票据重复申报问题。针对单位中各重点事项,比如会议经费、培训成本等,在事前审批程序中,完成费用申报。在审批完成时,进行费用发放。

  (3)建立采购一体化管理机制。在H单位采购程序中,完成内控系统引入,形成采购内控一体化运作流程,对采购全程序开展有效监管工作。采购全程序包括:制定采购方案、执行采购工作、采购物资品质验收、采购资金支出、采购物资使用效率评价等。H企业在使用采购信息化内控管理程序时,完成了全程序的信息化融合,形成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对于各项采购活动,开展了全面内控工作。依据前期预算、合理规划、采购实施等方式,在年初时,合理制定采购预算,结合部门采购需求,完成采购方案设计,确定采购各项需求,细化采购类目与数量,严格依据预算计划,开展采购工作。在年底时,对比预算与执行的偏差情况,为次年采购编制作依据。

  (4)开展资产管理,提升资产账实匹配性。资产管理时,借助内控信息化体系,在线完成各项资金活动,减少现金交易,保障资金安全。在规划资金内控体系时,开展职务分离管理工作,针对资金审批、资金使用执行、会计核算等各项工作,分别设立工作人员,提升职务分离效果,保障内控效果。与此同时,会计、出纳等工作人员,采取阶段性轮岗方式,在轮岗交接时,保障账实匹配,减少账实混乱问题。

  (5)加强数据共享,提升科研项目运作顺畅性。借助数据共享技术优势,对科研项目全程序进行全面监控。H企业现有的信息交互平台,可分别从项目收益、资金使用、项目运作状态、资金报表等模块中,调取可用信息,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同时,项目预算、项目资金使用、报销申报、数据统计分析等程序,能够有效处理各项财务数据,对项目进行动态化内控监管,有效规避项目资金风险问题,提升科研项目运作顺畅性。

  (6)提升合同管理全面性,增强内控标准性。科研项目中的合同管理作为内控关键项目,需要加强管理。H单位的内控信息化系统,对于合同约定、预算规划、费用报销进行了信息整合。同时将合同约定内容,作为内控的预警标准,为各项目负责人、内控部门提供了合同管理权限,包括合同内容查询、合同内容提醒等,便于项目责任人实时查看合同进展情况。同时,内控系统中,分别从类别、年度等方面,为合同建立了检索体系,便于合同查询,为科研项目有序运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内控体系下,提升科研项目合同管理全面性,切实保障内控运作的标准性。

  综上所述,信息化内控体系的构建,有效整合了内控思想、内控机制、内控方法等各项资源,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作用,对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有序落实精准控制工作,保障内控工作规范性执行。在林业科研事业单位中,在运作信息化内控体系时,应分别从事前预算、事中采购收支、事后监管等视角,构建管理会计体系,以期提升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有效性,助力科研项目发展。——论文作者:姜丽娜

  参考文献

  1.仇永红.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3).

  2.张惠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几个重点问题.财会学习,2020(7).

  3.耿月华.关于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财经界,2020(25).

  4.唐晓萍.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问题的思考.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0).

  5.童竟婧.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探索.环球市场,2020(3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