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密度对“双低油菜”菜苔营养 成分及菜籽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6
摘要: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皖油18、中油杂10号、中双8号3个“双低油菜”品种菜苔的营养成分、饲用价值以及播期、密度对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油菜苔干物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其化学营养类型属 N 型是优质青饲料。品种、密度及品种×播期对菜苔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品种、播期对菜籽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播期×密度对菜籽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分析比较发现中油杂10号、8月28日播种、密度1.2×105 株/hm 2 时饲用营养产量最高“油饲两用”经济效益最好。
关键词:双低油菜;菜苔产量;菜籽产量;营养成分;饲用价值;“油饲两用”
长江流域是我国优质油菜(Brassica)主产区由于近年来种植效益偏低导致播种面积持续下滑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不断扩大。提高油菜种植效益是促进油菜生产迅速恢复发展的必由之路[1]。随着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苷)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油菜已经突破收获菜籽榨油的传统逐渐成为油、菜、饲兼用作物。“油蔬两用”是在油菜苔期摘取主茎苔作蔬菜成熟时收获菜籽供榨油用菜籽不减产而且增收菜苔效益是传统油菜种植的2倍[2~6]。传统油菜品种高含量的硫代葡萄糖苷经芥子酶作用可产生有毒物质其辛辣味家畜也不喜食从而限制了它的饲用[7]。1999-2001年傅廷栋等[8]在西北五省开展的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研究表明饲用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鲜草产量高、投入少经济效益明显[910]。青绿期饲用双低油菜是很好的饲草料可作为饲草广泛应用对发展养殖业十分有利[1112]。关于饲用双低油菜秸秆和饼粕的营养成分、饲用价值研究较多[13~15]而有关长江流域双低油菜菜苔营养成分和“油饲两用”栽培技术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试图通过研究播期、密度对双低油菜菜苔营养成分和菜籽产量的影响建立双低油菜“油饲两用”高产、高效栽培农艺措施的技术体系延长油菜产业链为双低油菜“油饲两用”栽培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设计
试验于2006年8月-2007年6月在安徽科技学院种植科技园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前茬为夏芝麻(Eruca)土壤为黄褐土试验区0~20cm 土层有机质含量为14.3 g/kg碱解氮为98.3 mg/kg速效磷为26.7 mg/kg速效钾为137.2mg/kgpH 值6.8。供试品种为安徽省重点推广种植的甘蓝型(Brassica nap us)双低杂交油菜皖油1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中油杂10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选育)、中双8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选育)。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3个品种、2个播期、2个密度的三因子试验播期分别为2006年8月28日和 9月10日;密度分别为9和12万株/hm 2。试验共计12个处理见表1。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5m×4 m。2006年8-9月分期播种育苗2006年10月苗龄40d 时分期移栽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2007年2月下旬在苔高30cm 左右摘苔10cm计产并测定营养成分。2007年5月13日黄熟期收获5月18日进行室内考种。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菜苔样品称鲜重后于105℃烘箱中杀青30min75℃烘干至恒重粉碎后过40mm 筛供室内分析。直接灰化法(GB6438-86)测定粗灰分(CA)含量[16]用残余法测定粗脂肪(EE)含量[16]采用凯氏定氮法(GB6432-86)测定粗蛋白(CP)含量[17]用酸性洗涤剂法测定粗纤维(CF)含量[18]无氮浸出物含量(NFE)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NFE%=100%-CP%-EE%-CA%-CF%
油菜苔营养类型的划分依据 K.Nnehring 公式计算[1920]:营养比=(粗脂肪×2.4+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蛋白。
1.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 Excel 和 SPS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新复极差测验法比较各处理间的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油菜苔的营养成分比较
2.1.1 粗蛋白含量 饲草粗蛋白含量是影响饲用价值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含量越高饲用价值就愈大能够提高反刍家畜的生产性能。结果显示双低油菜苔粗蛋白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3.17%与豆科牧草粗蛋白含量相当[7821]。品种间粗蛋白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中油杂10号粗蛋白含量最高比皖油18和中双8号高7.03%和10.9%(表2)。
2.1.2 粗脂肪含量 饲草中粗脂肪含量高其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也高。结果显示各品种间的粗脂肪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2)。中双8号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比皖油18和中油杂10号高35.8%和37.8%。 3个品种粗脂肪平均含量为0.75%说明双低油菜苔粗脂肪含量高[7821]可用作补充脂肪的高能饲草饲喂家畜以提高其生产效率。
2.1.3 粗纤维含量 饲草中粗纤维含量直接影响家畜对饲草的采食和消化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愈高各类养分的消化率愈低。结果显示双低油菜苔粗纤维含量较低[7821]3个品种粗纤维平均含量为1.23%中油杂10 号粗纤维含量最高分别比皖油18和中双8号高1.6%和15.2%。
2.1.4 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 糖分和淀粉是饲草无氮浸出物的主要成分也是家畜生命活动所需的热能来源。不同油菜品种无氮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平均含量较高[7821]为4.24%。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平均含量为1.75%。
2.2 油菜苔的营养化学类型
饲草营养物质的碳氮比值越小说明氮类营养物质含量越高其表观蛋白质营养价值越高[7]。通过计算得出皖油18、中双8号和中油杂10号菜苔的营养比分别为2.202.33和2.20说明双低油菜苔的营养类型为 N 型(指氮类营养物质或粗蛋白含量较高依据碳氮营养比和文献[71920]划分)与杨祁峰等[7]研究结论一致也说明双低油菜苔是一种优质饲草。
2.3 不同处理对菜苔产量、菜籽产量和总产值的影响
2.3.1 不同处理对饲用菜苔产量的影响 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品种、播期、密度及其互作效应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品种、密度、品种×播期的菜苔产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余差异皆不显著( P> 0.05)。中油杂10号的平均产量最高为4809.07kg/hm 2中双8号平均产量为3785.22kg/hm 2皖油18平均产量为3184.92kg/hm 2中油杂10号分别比中双8号和皖油18增产33.76%和21.31%。不同密度处理间菜苔产量差异显著12万株/hm 2 的平均产量为4488.9kg/hm 2比9万株/hm 2 增产33.59%;说明适当增加密度有利于菜苔产量的提高。品种×密度的互作效应为正效应最佳组合是处理8(中油杂10号9月10日播种密度12万株/hm 2 )的产量最高达到5768.44kg/hm 2 (表3)。最差组合是处理1(皖油188月28日播种密度9 万株/hm 2 )的产量最低只有2634.65kg/hm 2。可见不同优质油菜品种的菜苔生产潜力不同选择适宜高产品种并且适当增大密度能够显著提高饲用鲜菜苔的产量。
2.3.2 不同处理对菜籽产量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播期的菜籽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01)播期×密度的菜籽产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差异皆不显著(P>0.05)(表3)。中油杂10号的平均产量最高为3830.75kg/hm 2皖油18平均产量为3750.24kg/hm 2中双8号平均产量为3322.56kg/ hm 2中油杂10号分别比皖油18、中双8号增产2.15%和15.30%。中油杂10号与皖油18菜籽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中油杂10号与中双8号的菜籽产量差异显著说明中油杂10号与皖油18比较适宜当地推广种植。不同播期处理中8月28日播种的平均产量为3885.16kg/hm 29月10日的平均产量为3380.22kg/hm 2早播比迟播增产14.94%说明适当提早播种有利于菜籽产量的提高。
2.3.3 不同处理对油饲两用总产值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菜苔平均价格0.40元/kg菜籽平均价格3.3元/kg 的条件下不同处理的总产值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总产值排序为:处理6>处理2>处理5>处理1 >处理10>处理8>处理3>处理9>处理7>处理4>处理11>处理12;处理6总产值最大为15528.08元/ hm 2处理12总产值最低为9752.78元/hm 2;处理6与处理2、5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5与1、2、3、8、9、10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3)。排在前5位的处理均为8月28日播种而且多数为高密度处理排在倒数4位的处理均为9月10日播种说明适期早播种并且适当增加密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油饲两用”栽培必须做到适期早播种、适当密植。 3 结论与讨论双低油菜“油饲两用”其核心是利用油菜再生恢复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摘苔增产青饲料并促进其分枝提高菜籽产量达到一菜多用一菜多收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双低油菜苔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 粗脂肪含量较高营养价值较高是 N 型优质青饲料。油菜苔收获时正是冬末春初青饲料供应淡季有利于缓解淡季青饲料供应。蛋白质匮缺是草畜营养平衡的瓶颈和焦点[22]双低油菜粗蛋白质含量高可补充匮缺的粗蛋白满足家畜正常的生产需要。双低油菜“油饲两用”栽培能够提高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油菜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牧结合。双低油菜苔作为新型青绿多汁类饲料具有重要开发价值长江流域双低油菜“油饲两用”栽培完全可行。
饲草产量取决于饲草的遗传特性和栽培技术[23~25]密度、播种期对饲草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有显著影响[26~28]。品种、播期、密度和采苔长度对饲用菜苔产量影响很大[29]。本研究结果表明选用高产品种、适期早播并适当增加密度能够显著提高菜苔、菜籽和饲用蛋白质产量。以中油杂10号、8月28日播种、密度1.2×105 株/hm 2饲用营养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不同优质油菜品种的菜苔、菜籽产量潜力差别较大“油饲两用”栽培应该选择前期生长进程较快、分枝能力强的高产品种才能保证菜苔早收获、产量高确保菜籽略微减产或者不减产。在长江流域气候条件下适期早播有利于增加油菜干物质积累提高油菜单株主茎绿叶数充分利用冬前的光热资源有利于油菜前期营养阶段的发育和提高菜苔的产量也为菜籽高产奠定物质基础。有关双低油菜苔的矿质营养和适口性等有待进一步研究。——论文作者:李孟良郑琳杨安中牟筱玲余海兵邵庆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 EB/OL ].http://www.gov.cn/zwgk/2007-09/24/content_ 760094.htm2007-09-24/2007-10-26.
[2] 孙利祥黄惠芳管耀祖等.甘蓝型油菜浙双72菜用和油用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2):32-35.
[3] 刘凤兰杨经泽李光明等.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苔、菜子兼用高效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5(2):35-37.
[4] 王月星张冬青耿玉华等.双低油菜油苔两用高效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5(1):38-39.
[5] 胡金和马众文刘宗发等.“赣油杂1号”菜油两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115-116.
[6] 王燕王国槐.苔油两用油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94-9195.
[7] 杨祁峰滕怀渊牛菊兰等.饲用双低油菜华协1号营养成分动态及营养价值研究[J].草业学报200312(2):87-92.
[8] 傅廷栋涂金星张毅等.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研究与利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4(6):4-6.
[9] 杨瑞吉王开柏袁政祥等.不同施氮水平对麦茬复种饲料油菜生长性状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46-5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