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核心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对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22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对肺癌患者放射性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将 2015 年 2 月至 2017 年 4 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 160 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 8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时间为 1 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采用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采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评估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χ2 检验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SAS 得分、SDS 得分、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周、1 个月后,干预组 SAS 得分、SDS 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精力、情感、睡眠、社交、活动等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对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关键词:肺癌;互联网技术;综合护理管理;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肺癌患者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且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然而有研究报道,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较低[1-2]。患者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对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以及 4G 高速网络的应用与发展,互联网技术正被大规模地应用于医疗领域,尤其是移动医疗 App+微信群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3]。因此,本研究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医疗 App+微信群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探讨其对肺癌患者放射性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 2015 年 2 月至 2017 年 4 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 岁,性别不限;经病理组织切片确诊为肺癌;需接受放射治疗;预期生存期大于 1 年;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无明确病理学或影像学诊断,多发脑转移,预计生存期小于 3 个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 160 例,男性 86 例,女性 74 例,年龄为 46~65 岁,平均(52.3±15.6)岁,病程为 2~11 个月。文化水平:初中 42 例,高中或中专 82 例,大专及以上 36 例。采用区段随机化分组方法进行分组: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分为 10 个区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再对每个区段进行随机化分组。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80 例。对照组:男性 42 例,女性 38 例;年龄为 46~65 岁,平均(52.5± 15.8)岁;病程 2~10 个月,平均(5.2±2.1)个月;文化水平:初中 20 例,高中或中专 44 例,大专及以上 16 例。干预组:男性 44 例,女性 36 例;年龄为 47~65 岁,平均(52.2±14.8)岁;病程 3~11 个月,平均(5.3±2.2)个月;文化水平:初中 22 例,高中或中专 38 例,大专及以上 20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浙江省杭州市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管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管理,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宣教、放射性治疗期间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居家随访和心理干预等,干预时间为 1 个月。同时,对照组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周举办 1 次,每次 60 min,其中理论知识讲座 25 min,课堂互动 35 min。由 1 名护士协助记录互动话题内容,并整理成文字材料装订成册子,每个患者人手一本。

  1.2.2 干预组管理方法 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微信平台辅助护理,干预时间为 1 个月。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互联网技术专家组:成员由从事肺癌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理疗师等 8 名专家组成,均从事相关工作 10 年及以上,采用 Delphi 专家咨询法确立微信平台架构与内容。Delphi 专家咨询法为通过对有关专家的征询,经过多次反馈以避免各种个人干扰,最后对专家意见进行科学化处理来达到对某一问题的科学预测和决策。(2)与本院信息中心 IT 工程师合作,进行包括肺癌患者相关护理、健康教育、随访、心理干预、医患互动和护患互动等内容的微型平台的制作。同时创建“放射性治疗肺癌患者群”,由 4 名护士负责组织群内交流,同时指导患者使用微信平台。(3)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或患者家属下载安装微信,然后进行微信平台注册、完善个人相关信息并绑定用户。注册完成后,由微信平台向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每天发送肺癌放射性治疗相关知识的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组成员进入微信群进行网络视频讲座,主要以理论授课和网络课堂互动为主,每周举办 1 次,每次 60 min,其中理论知识讲座 25 min,课堂互动 35 min。由 1 名护士协助记录互动话题内容,并整理成文字材料上传至微信平台。(5)开展患者联谊活动:以 5~8 个患者为一个单元,建立互助小组,让患者互相倾诉,减低对自己病情的焦虑和无助感,激发患者直接相互帮助支持的感觉。(6)开展一对一的宣传教育: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开展一对一健康知识教育。(7)平台互动:患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分管的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进行互动,咨询相关疾病治疗知识,医生、护士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居家期间的患者进行指导。

  1.3 观察指标 (1)焦虑、抑郁评分:于干预前、干预 2 周后、干预 1 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4]。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2)治疗依从性:采用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5]对患者进行评价,量表包括综合治疗依从性(6 个条目)、生活方式改变依从性(7 个条目)和康复训练依从性(7 个条目)3 个维度,共 20 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分值 1~5 分,总分 为 20~100 分 , 分 数 越 高 依 从 性 越 好。该 问 卷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23,重测相关系数为 0.912。(3)自我管理效能:采用周英华等[6]编制的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评估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该量表包括自我决策(3 个条目)、正性态度(15 个条目)、自我减压(10 个条目)3 个维度,共 28 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分值 1~5 分,总分 28~140 分,分数越高说个体自我效能越高。(4)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和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生活质量: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7]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精力、情感、睡眠、社交和活动 5 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 100 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 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肺癌患者 SAS 和 SDS 得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 SAS、SDS 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周、1 个月后,干预组 SAS、SDS 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 2 周、1 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 SAS、SDS 得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周、1 个月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 2 周、1 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 周、1 个月后,干预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 2 周、1 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自我管理效能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组睡眠障碍、食欲减退和关节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 4。 2.5 两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组的精力、情感、睡眠、社交和活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3 讨 论

  3.1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对肺癌患者的 SAS 和 SDS 得分的影响 肺癌患者在接受放疗和化疗时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采用尊严疗法[8]、预见性心理干预[9]、聚焦解决模式[10]等不同的护理模式均能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 2 周、1 个月后,干预组 SAS、SDS 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问题。可能原因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如微信平台、微信群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积极鼓励患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微信群等与医护人员、其他患者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强患者的社会交往,维持患者自身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让患者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加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以较乐观的、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

  3.2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对肺癌患者放射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治疗依从性是患者的服药行为、康复锻炼、饮食及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放疗是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放疗不仅可以弥补手术的不足,还可以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11]。然而放疗方案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依从性下降。提高肺癌患者放疗依从性是临床医务人员关注的一个热点。常俊梅[12]研究报道,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 1 个月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能原因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如微信平台、微信群开展综合护理管理,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从更加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疾病,正视疾病现实,认清自我存在的价值和生存意义,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增强自信心,使患者发自内心地提高治疗依从性。

  3.3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对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自我管理效能是指患者在应对疾病过程中,对相关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等作出的一系列改变的能力。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体现了患者管理疾病的能力,患者对疾病治疗、生理和心理进行有效管理,能减少或避免疾病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张婷婷等[13]研究报道,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平均分为(41.04±7.78)分,属于低等水平。张苏梅等[14]研究报道,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对 149 例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得分为(84.84±27.29)分,属于中等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92.4±8.4)和(93.2±7.6)分,两组相差不大,均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经过为期 1 个月的干预,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112.6±10.5)和(130.8±15.8)分,两组均有所提高,且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肺癌放射性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可能原因是微信平台、微信群多种方式的综合护理管理模式改善了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疾病及治疗,提升患者自信心,积极参与治疗,提高疾病的自我管理水平。

  3.4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由于放疗时的照射及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15]。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大部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因此,减少肺癌患者放射性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当前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精力、情感、睡眠、社交、活动等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肺癌放射性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可能原因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强调了对患者的综合干预,通过健康教育、随访、心理干预、医患互动、护患互动等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树立抵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实施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有利于提高肺癌放射性治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论文作者:冯惠春,洪菊芹,周秋萍,郑香琴

  参考文献

  [1] 侯黎莉, 李玉梅, 张贵芬, 等. 聚焦解决模式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上海护理, 2016, 16(4):13-17.

  [2] 杨杰, 李树霞, 邢志军, 等. 自我效能感在肺癌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 33(3):220-222.

  [3] 朱琴, 颜巧元. 互联网用于老年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10):1221-1225.

  [4] 杨艳杰. 护理心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8-254.

  [5] 杜娟, 邱丽, 严馨, 等. 舒适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的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23 (1):117-120.

  [6] 周英华, 钱会娟, 袁长蓉. 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在肺癌人群中的信、效度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7):31-33.

  [7] Ibrahim M M. The Egyptian National Hypertension Project(NHP): preliminary results[J]. Hypertension, 1995, 26(1):880-885.

  [8] 李莹, 周建国. 尊严疗法对肺癌晚期患者希望水平和心理状况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5, 30(8):82-83.

  [9] 沈琴, 杨文梓, 祝玲, 等. 预见性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10): 1129-1131.

  [10] 侯黎莉, 李玉梅, 张贵芬, 等. 聚焦解决模式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上海护理, 2016, 16(4):13-17.

  [11] 朱小玲. 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0):133-135.

  [12] 常俊梅.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36(6):286-287.

  [13] 张婷婷, 冯新玮, 刘玉萍. 肺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48(32):3966-3968.

  [14] 张苏梅, 李小妹, 高苗, 等. 肺癌患者焦虑抑郁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肿瘤医学, 2015(9):1221-1223.

  [15] 杨雯霞. 肺癌放射治疗中常见并发症的种类及个性化护理[J]. 上海护理, 2017, 17(7):128-130.

回到顶部